巨變時代

巨變時代

至今近58年,寫了122冊,千餘萬字,用心挖掘,或可淘出些有用的東西。 11月10日,共和黨人艾森豪,當選美國第34任總統。 原來我的日記,不只是個人活動記錄,也是經歷的時代和社會的不少掠影與印記。

書籍介紹:

書名:巨變時代

作者:鮑厚俊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字數:110千字
頁數:365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作者序言:

緣起序言
1952年2月18日傍晚,武漢一中初二學生鮑厚俊、張務本從武昌乘小划子渡長江回漢口。
船至中流,日落西山,晚霞映天,兩岸景物都鍍上了金紅色。宏偉的江漢關,像一座金殿,熠熠生輝。從小船平視,長江如延向天際、隨風抖動的萬頃紅綢,身猶在紅綢中飄蕩。剎那間,我們到了童話世界,震撼不已。
當晚記下了這段感受。從這天起寫日記,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一年兩年……,無論在學校、在家、在崗、出差、出國、生病,乃至在嚴酷歲月,一天不落地寫下來。
至今近58年,寫了122冊,千餘萬字,用心挖掘,或可淘出些有用的東西。
某日讀到朋友電郵轉來的一則寓言,曰:甲乙二山,各有一廟,各住一僧,僧甲和僧乙。二山無水,二僧每天到山下的溪邊取水,常相遇,打招呼說閒話。
幾年後的一天,不再見僧甲,僧乙疑惑思忖,或許他去雲遊,或許生病,便轉道探望。到了甲山,道友正在廟後小井旁淘米洗菜,輕鬆愉快。
僧乙問道,這山素來無水,什麼大神看顧,給你弄來一口井?老友笑答,我每擔一次水,就在這裡挖一鏟土,天長日久,鑿出了這口井,不再跑上跑下弄水了。
讀後忽有所悟,我不就是那甲和尚么!我每天寫一頁,半頁,幾頁,幾行。幾十年下來,日記本超過身高,不就是一鏟一鏟刨出的水井嗎,我可以淘米洗菜了。
於是從第一冊開始閱讀。
近六十年前的小本子,不知多少次的輾轉遷徙,已殘破老舊,墨色褪變,文字潦草粗糙,簡直是天書。但畢竟是自己的筆墨,不那么抗拒。耐心破解發現,記錄的除學校、家庭、親朋、鄰里、思緒、情感、困惑,還記了一些社會動盪變化,人的跌宕起伏,命運變遷,及一些軼聞逸事,如1952年的幾則記錄:
8月23日,全長360公里的天(水)蘭(州)鐵路,鋪軌到蘭州,隴海路全線通車;
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曾希聖任省主席;
9月9日報導,7月28日的發生在香港的大事:香港政府劫奪我在港的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飛機70架,交給美國人陳納德的民航空運隊(實為已撤到台灣的國民政府行政院所屬─筆者注)。全副武裝的軍警千餘名,逮捕拘押護產職工二百餘名,30日方獲釋,多人被毆傷。
11月10日,共和黨人艾森豪,當選美國第34任總統。
五月,滿腔激情謳歌荊江分洪工程。
……
原來我的日記,不只是個人活動記錄,也是經歷的時代和社會的不少掠影與印記。便決心淘米,整理,當一項使命去做。
面對一百多冊、近千萬文字,怎樣淘呢?
思慮再三,理出了一個頭緒:在時間軸上,把不同時段互不關聯的事件和故事,分類整理。類別中,用時序串接,史料佐證,使之有故事,有可讀性。
本著這種思路,便從有記憶的幼年、童年開始挖掘,直到成年,約18年時間經歷的人和事清理寫出。按五個方面歸類編排:
改天換地追憶1938年武漢會戰、失守和淪陷、抗戰勝利後的短暫和平、國民政府潰敗和解放的往事,老百姓在劇變時代的生活、痛苦和熬煎。

文中節選:

…… ……
新四軍將武漢外圍的日偽軍分割為數塊,造成威脅平漢鐵路南段、粵鐵路北段,控制長江中游的戰略態勢。在武漢郊縣開闢的陂安南、陂孝禮、漲渡湖、漢孝陂、漢沔、鹹武鄂、武鄂等抗日游擊根據地,形成了對武漢的深層包圍和戰略包圍,先後抗擊了15萬日軍、8萬偽軍,對日偽軍主要戰鬥1262次,斃傷俘日偽軍和投誠反正官兵4.3萬多人。
新四軍積極協同國軍正面戰場作戰。1940年,棗宜會戰,日軍攻占宜昌,並以宜昌為基地,不斷向重慶等地實施戰略轟炸。在緊要關頭,剛誕生不久的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果敢地揮師西進,於6月下旬一舉攻擊了偽軍據守的鄂中交通樞紐平壩鎮,繼而在七八月間連續開闢了京山南山、襄西和天(門)西敵後戰場,把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火燒到了敵軍的後方。
何應欽評價道:“東南的各方游擊隊,對突入宜昌之敵,時時予以打擊,不但使宜昌之敵在側背上感受最大威脅,而且使宜昌之敵陷入進退維谷之境。”
在日、偽、頑夾擊中,第五師主力和地方武裝發展到5萬餘人,民兵30餘萬人;邊區擴大到鄂豫皖湘贛5省9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和1300萬人口,38個縣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
……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