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相信
作 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編
叢 書 名: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27802
出版時間:2011-11-01
版 次:1
頁 數:358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 能源與動力工程
內容簡介
《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11-2020)》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的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之一。這一系列研究報告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為不斷促進本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面向未來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著力解決我國工程與材料領域中的重要科學和技術基礎問題,增強國家原始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而精心組織出版的系列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11-2020)》的撰寫站在國家利益和學科總體的高度,綜合考慮國際學術發展動向和中國實際,論述了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的內涵、戰略地位以及各分支領域的界定,詳細分析了各分支領域,包括工程熱力學、內流流體力學、傳熱傳質學、燃燒學、多相流、可再生能源等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趨勢及科學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研究中的中、近期發展方向和目標,擬定出了2011~2020年期間的優先發展方向、資助領域和發展思路。
本書作為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內容既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可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遴選2011~2020年期間優先領域提供依據,同時也可供從事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研究的科研人員、管理人員閱讀和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教師、研究生的參考資料。
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總論
1.1 概述
1.2 戰略地位
1.2.1 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
1.2.2 能源結構最佳化、推進節能減排的必然趨勢
1.2.3 資源和生態安全的雙重壓力
1.2.4 高新科學技術的推動促進
1.2.5 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科技保障
1.2.6 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基礎研究發展的需求
1.3 學科體系
1.3.1 學科分支
1.3.2 內涵與作用
1.4 基金資助現狀
1.4.1 面上項目
1.4.2 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
1.4.3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創新群體科學基金項目
1.5 基金支持原則
1.6 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發展思路
參考文獻
第2章 工程熱力學
2.1 學科內涵與套用背景
2.2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2.2.1 非平衡態熱力學及計算統計熱力學
2.2.2 熱物性
2.2.3 熱力循環與總能系統
2.2.4 製冷與低溫工程學
2.2.5 交叉學科
2.2.6 工程熱力學的發展與比較分析
2.3 研究內容與科學問題
2.3.1 非平衡熱力學及計算統計熱力學
2.3.2 熱物性
2.3.3 熱力循環及總能系統
2.3.4 製冷與低溫工程學
2.3.5 交叉學科
2.4 近期優先領域和重點支持方向
2.4.1 非平衡態熱力學及計算統計熱力學
2.4.2 熱物性
2.4.3 熱力循環和總能系統
2.4.4 製冷與低溫工程學
2.4.5 交叉學科發展方向與目標
參考文獻
第3章 熱機氣動熱力學與流體機械
3.1 學科體系、研究範圍和任務
3.2 戰略地位和國內外發展現狀
3.2.1 燃氣輪機與蒸汽輪機
3.2.2 航空發動機
3.2.3 流體機械
3.3 目前和今後10年本領域科學研究牽引動力的分析
3.4 重點基礎研究內容建議
3.4.1 葉輪機械中的計算流體力學
3.4.2 葉輪機械中先進的實驗技術
3.4.3 葉輪機械的非定常流動及流固耦合機理
3.4.4 葉輪機械氣動聲學基礎問題
3.4.5 非定常流動體系下的葉輪機械設計理論
3.4.6 葉輪機械中的流動控制技術
3.4.7 非常規葉輪機械及其流動機理
3.4.8 其他研究方向
3.4.9學科交叉與拓展方向
3.4.1 0近5年來論文發表情況分析
參考文獻
第4章 傳熱傳質學
4.1 學科內涵、學術意義與套用背景
4.1.1 概述
4.1.2 學科內涵
4.1.3 前沿背景與動機的演變
4.1.4 機遇與挑戰
4.2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4.2.1 概述
4.2.2 導熱
4.2.3 對流傳熱與傳質
4.2.4 輻射傳熱
4.2.5 傳熱傳質測試技術
4.2.6 交叉研究
4.2.7 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
4.2.8 差距分析
4.3 研究內容與科學問題
4.3.1 研究內容
4.3.2 科學問題
4.4 近期優先領域和重點支持方向
4.4.1 支持總體考慮
4.4.2 基礎創新探索優先方向
4.4.3 經典內涵基礎研究優先方向
4.4.4 重點重大項目支持方向
4.5 建議
參考文獻
第5章 燃燒學
5.1 學科內涵、學術意義與套用背景
5.2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5.2.1 基礎燃燒理論
5.2.2 燃燒化學反應動力學
5.2.3 氣液燃料燃燒
5.2.4 固體燃料燃燒
5.2.5 火災燃燒
5.2.6 燃燒診斷
5.2.7 論文發表情況分析
5.3 科學問題及優先資助領域
5.3.1 基礎燃燒理論
5.3.2 燃燒化學反應動力學
5.3.3 氣液燃料燃燒
5.3.4 固體燃料燃燒
5.3.5 火災燃燒
5.3.6 燃燒診斷
參考文獻
第6章 多相流
6.1 學科內涵、學術意義與套用背景
6.2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6.2.1 多相流數理模型及數值模擬方法
6.2.2 極端條件下的兩相流
6.2.3 多相流與傳遞參數測試方法研究發展趨勢
6.2.4 我國多相流學科的重要研究進展
6.2.5 論文發表情況分析
6.3 研究內容與科學問題
6.3.1 多相流基本現象與規律
6.3.2 數值模擬理論與方法
6.3.3 能源高效轉化和清潔利用的多相流
6.3.4 多相流的實驗與測量新技術及方法
6.3.5 多相流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及交叉
6.4 重點支持方向
6.4.1 多相流基本現象與規律
6.4.2 多相流數理模型與數值模擬技術
6.4.3 高新科技中的兩相流
6.4.4 多相流及傳遞問題的測試方法
6.4.5 常規能源高效節約的多相流理論基礎
6.4.6 能源可再生轉化利用的多相流理論基礎
6.4.7 CO2地質封存研究中的多相流問題
6.4.8 多相流與其他科學的相互滲透及交叉
參考文獻
第7章 可再生能源
7.1 學科內涵、學術意義與套用背景
7.1.1 學科內涵
7.1.2 前沿背景與動機的演變
7.2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7.2.1 太陽能
7.2.2 生物質能
7.2.3 風能
7.2.4 地熱能
7.2.5 海洋能
7.2.6 論文情況統計與分析
7.3 研究內容與科學問題
7.3.1 太陽能
7.3.2 生物質能
7.3.3 風能
7.3.4 地熱能
7.3.5 海洋能
7.4 近期優先領域和重點支持方向
7.4.1 太陽能
7.4.2 生物質能
7.4.3 風能
7.4.4 地熱能
7.4.5 海洋能
參考文獻
附錄1 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資助重點項目一覽表(2001~2010年)
附錄2 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部分重要國際學術會議
附錄3 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相關重要國際學術期刊列表
附錄4 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科有關實驗室簡介
附錄4.1 國家重點實驗室
附錄4.2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