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縣神墩遺址

巢縣神墩遺址

巢縣神墩遺址位於巢縣槐林鎮東約500米處,總面積1萬5千平方米,是一個成橢圓形的高台大土墩。遺址所含的文化層比較厚,暴露可見的部分就在1.5米以上,層次也較為清楚,可分3層,屬於新石器時代,距今至少有4千年以上的歷史。巢縣文化部門已於1982年報請縣人民政府批准,把神墩遺址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神墩遺址出土文物
巢縣神墩遺址位於巢縣槐林鎮東約500米處,北距巢湖1華里,距巢城約40公里。
遺址高約5米,南北縱長150米,東西寬100米,總面積1萬5千平方米,是一個成橢圓形的高台大土墩。遺址表面布滿陶片和瓦礫,通過考古調查得知,這裡是古人曾經生活過的場所,也即人們常講的“古文化遺址”。
這個遺址所含的文化層比較厚,僅暴露可見的部分就在1.5米以上,層次也較為清楚,可分3層。第一層厚30公分,為耕土層。第二層厚40公分,發現大量的陶片,有紅陶、灰陶、黑陶,按質地劃分有泥質陶、夾砂陶、印紋硬陶,夾砂陶最多。陶片的紋飾,主要有繩紋、各種類型的印紋附加堆紋。陶片厚薄不一,燒的火候也不一樣,有的厚近1厘米,薄的不足3毫米。還發現大量的鬲足和鼎足,有的殘鬲足內還有水銹的痕跡。雖然尚未發現完整的陶器,但從陶片上分析,陶器就有鬲、鼎、豆、盆、罐、碗七八種之多。第三層厚40厘米以上,也有許多陶片,文化性質接近第二層。以下的文化層由於未經鑽探,還有待於進一步調查研究。
當地民眾在遺址附近發現磨製石斧、石錛各1把。磨製精細,是當時人使用的生產工具。
遺址的周圍是糧田,根據自然環境變遷和當時人類的生活能力可以斷定,當時遺址附近是一遍汪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才開始會鑿井,在此以前他們不得不依賴自然,尋找就近有水源的地方生活。為了不至於被季節性洪水淹沒,所以常常住在近水的高地上,即河岸的二階台地。今遺址距離巢湖只有1華里,充分反映先民們在居址選擇上的聰明智慧,再者住在高地對於防禦野獸的侵襲也有幫助。
根據出土文物和地理環境的觀察,神墩古文化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距今至少有4千年以上的歷史。
神墩遺址的發現,為考古工作研究和了解當時的自然環境以及古人類的生活能力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它對於研究巢湖的起源以及有關學科也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巢縣文化部門已於1982年報請縣人民政府批准,把神墩遺址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