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育單位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品種來源
2002年在四川青川縣採集的野生毛木耳,通過組織分離和多次栽培出耳試驗篩選,獲得農藝性狀優良菌株川耳3號(Ap11)。
特徵特性
菌絲體白色,絨毛狀,具鎖狀聯合;耳片形狀為片狀或耳狀,顏色為褐色,柔軟,耳片直徑14.2厘米~23.0厘米,厚0.13厘米~0.24厘米,表面具棱脊,絨毛白色至褐色,密,長。乾耳樣品中粗蛋白7.64%,粗脂肪1.07%,胺基酸總量5.2%。菌絲體生長溫度範圍為15℃~35℃,最適生長溫度30℃;耳片生長溫度範圍為18℃~30℃,最適生長溫度為22℃~28℃。
產量表現
2006~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生物學轉化率為95.25%,較對照品種781、琥珀木耳和黃耳10號分別增產14.27%、25.23%和30.18%。在崇州市、什邡和郫縣示範栽培2萬餘袋,平均產量達到0.9公斤/袋,生物學轉化率達到90%。抗病能力較黃耳10號、781和琥珀木耳高,在生產上川耳3號表現沒有感染“疣巴病”,781和琥珀木耳“疣巴病”感病率達到30%左右,黃耳10號達到80%。
栽培要點
①栽培方式:熟料袋栽。②栽培原料:栽培主料以棉籽殼、木屑和玉米芯,輔料為麩皮、玉米粉等。③栽培季節:自然條件下適宜在4月~9月生產。④栽培管理要點:出耳期間溫度控制在18℃~30℃,空氣相對濕度85%~95%,乾濕交替管理,光照強度50~300勒克斯,通風良好,空氣新鮮。⑤採收標準:耳片平展,擔孢子彈射出來之前採收。
適宜種植地區
四川盆地夏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