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嶽麓書院是中國文化史、中國教育史上的驕傲,她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培養了眾多傑出的人才。縱覽嶽麓書院發展的輝煌歷程,我們將會看到這所千年學府,如何從簡陋的書院萌芽,發展成為聞名天下的書院,如何不聞書聲的戰火廢墟中,一次又一次地再創輝煌,如何由一所古代書院,發展成為今天的湖南大學……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嶽麓書院創辦、歷經宋、元、明、清辦學至今的歷史,及其學術源流、人物風貌、書院建築等,以向讀者展示這個獨具魅力的精神家園與文化聖殿。
目錄
壹北宋創建
一文化名山
二書院創建
三四大書院
貳南宋鼎盛
一張栻主教
……
書摘
一文化名山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嶽麓書院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坐落在嶽麓山下。古人視嶽麓山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是衡山之麓,因而得
名嶽麓。傳說在上古時期,就曾為“神禹開疆”。嶽麓山近市而不喧,林深
而泉甘,因而為文化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
名山多佛道,嶽麓山早已成為宗教活動的中心。西晉以前,這裡是道士
修煉的“福地”。禹王碑下蒼篦谷上有一個幽靜的“蟒蛇洞”,又名“抱黃
洞”,傳言是當時道士修煉之處,曾建有萬壽宮、崇真觀等道教建築。以後
,傳說有道士鄧郁父子及徐靈期到此修煉,這些都說明當時嶽麓山有相當規
模的道教活動。
自西晉佛教傳入、麓山寺創建以後,嶽麓山的佛教勢力日益發展。著名
的“湘西二寺”之一的麓山寺(原名慧光寺),建於西晉泰始四年(公元268年
)。它比佛法傳入三國東吳只晚20多年,為湖南最早的佛寺之一,有“湖湘
第一道場”之稱。唐開元十八年(730年),大書法家李邕寫了著名的《麓山
寺碑》。李邕(678—747)工文善書,取法二王(羲之、獻之),而自成一家。
《麓山寺碑》為其代表作品,文詞華茂,字型秀勁,加之刻工傳神,因此人
稱“北海三絕”(李邕曾官至北海太守,又稱李北海)。與麓山寺並稱的道林
寺,起於六朝,盛於唐。唐代名書法家歐陽詢曾題寫了“道林之寺”的門額
,有“道林三百眾”之稱。“鄰居盡金碧,——梵王家”的詩句,真實描述
了唐代麓山佛教的發展,已形成寺庵林立、殿閣相望的景象。
嶽麓歷來為文人騷客所眷顧,自神禹開疆以來,文士們寄寓隱居、游息
讀書,為麓山增添了光彩,為開創書院創造了文化條件。如陶侃、馬燧、裴
休、杜甫、沈傳師、劉長卿等人開舍結廬,雲蒸星璨。晉代陶侃曾居麓山“
杉庵”,其址就在書院之內。道光十五年(1835年),兩沮總督陶復建“陶桓
公杉庵”一間,並刻制麓山寺碑於內,以為紀念。唐將馬燧(726—795)曾建
道林精舍於道林寺旁,作為文士活動的地方。當時亦有稱道林精舍為“書院
”的,因它是隱居讀書之處,故也是儒家的活動陣地。
儒、佛、道之間的交流融合,為嶽麓文化的新發展開闢了道路,也為岳
麓書院的創辦奠定了文化基礎。當然,只是在嶽麓書院創建後,作為文化名
山的嶽麓才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以儒學為中心的嶽麓文化的新局面。
二書院創建
唐末五代戰亂,文教事業遭到嚴重破壞。北宋王朝統一全國,結束了唐
末五代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政治穩定,生產發展,為文化教育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