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鎮

嶗山鎮

嶗山鎮位於山東省榮成市境內1989年12月18日,撤銷嶗山鄉,設立嶗山鎮,是一個具有歷史文化的小鎮。

簡介

位於山東省榮成市境內,1989年12月18日,撤銷嶗山鄉,設立嶗山鎮。2001年,撤銷尋山鎮、嶗山鎮,所屬區域併入崖頭鎮。

所轄村

嶗山大疃明洪武年間建村,因村臨嶗山,故以山為名。清順治年間分為兩村,該村稱嶗山大疃。490戶。
嶗山二疃明洪武年間建村,因村臨嶗山,故以山為名。清順治年間分為兩村,該村稱嶗山二疃。169戶。
北埠清康熙年間,董姓徙此建村,因地處小河北岸土阜之上,此地南、北、中同建三村,故該村以方位稱北
埠。120戶。
中埠清康熙年間,于姓徙此建村,因地處小河北岸土阜之上,此地南、北、中同建三村,故該村以方位稱中埠。121戶。
南埠清康熙年間,李姓徙此建村,因地處小河北岸土阜之上,此地南、北、中同建三村,故該村以方位稱南埠。150戶。
鮑家莊明洪武年間,鮑姓建村,故名。200戶。
地寶圈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周圍地勢較高,中間平坦,取聚寶之意,故命名地寶圈。154戶。
船塢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臨海岸,古為停船和修船之地,故名。169戶。
閻家莊清雍正年間,閻姓建村,故名。128戶。
寧家清順治年間,寧姓建村,故名。541戶。
嶗山屯明永樂年間建村,因村處馬安寨之西,故以寨命名。後以村近嶗山,更名嶗山屯。652戶。
八畝地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處八畝地,故名。屬嶗山屯村委會轄。
斜口島清乾隆年間建村,因地處斜口流南岸之半島,故名斜口島。155戶。
脈埠明崇禎年間建村,因地處河岸且村東、北兩面有幾座土山,形成一條山脈,故名脈埠。190戶。
雨夼明崇禎年間建村, 因村處夼地,土地肥沃,取名裕夼。後演變為雨夼。298戶。
古塔明洪武年間建村,因村臨古塔,故名。415戶。
古塔東莊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處古塔之東,故名。114戶。
西牢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處古牢之西,故名。199戶。
羅家莊清康熙年間,羅姓建村,故名。89戶。
魯家明崇禎年間,魯姓建村,故名。152戶。
柳家莊清康熙年間,柳姓建村,故名。224戶。
畢家屯清康熙年間,畢姓建村,故名。100戶。
神道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南海邊曾潮上一尊關帝神像,故命名神到。後演音為神道。175戶。
煙墩?明嘉靖年間建村,因村處古煙墩前之土?上,故名煙墩?。163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