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
《西遊記》外景地嵖岈山天磨湖生態旅遊景區四季風光如畫。陽春,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盛夏,綠樹成蔭,泉水潺潺;金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隆冬,銀裝素裹,潔白如玉。山上眾峰崢嶸,奇石突兀,洞壘幽邃,古樹參天,層巒疊翠,雄奇壯觀,兼具華山之險、泰山之崴、黃山之奇、峨嵋之秀、雁盪之幽;山下流水潺潺、湖光倒影,既有南方青山之靈秀,又有北方峻岭之雄渾。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游此山後親書“別是洞天”。明代禮部尚書、詩人許贊曾在此寫下了“嵖岈山秀尋仙蹤,隱隱雲闕十萬峰”的著名詩句。當代大書法家李鋒的《登嵖岈山》為:“漫道黃山天下奇,嵖岈峭麗世間稀。千重瑰壁嵯峨甚,絕獻峰看欲迷。”
嵖岈名勝山風景區歷史悠久,人文旅遊資源璀璨奪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代吳楚在此爭雄,吳王死後,葬於天磨蜂下,雖歷經滄桑,“吳王墓”仍在;隋朝名將竇建德兵敗嵖岈山,戰死後葬在鳳鳴谷中;唐代王仙芝部將尚讓曾屯兵於此,後與黃巢合力守山,現有“黃巢洞”;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的舅父高迎祥進駐嵖岈山,現有“點將台”及“高官亭”;清代乾隆皇帝曾三上嵖岈山,現存“乾隆探險洞”和供乾隆安寢的“順天宮”為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朝,劉少奇、李先念、範文讕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發展革命根據地,留下了輝煌的戰鬥足跡。1958年,這裡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一代偉人毛澤東曾親臨遂平視察,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嵖岈山名勝風景區文化底蘊豐厚,與西遊文化、石猴文化密切相聯,源遠流長。著名高僧玄奘早期在嵖岈山一帶頌經修行,他的大弟子道全、三弟子道一就是嵖岈山人。淮安才子吳承恩為避禍遠行,途經嵖岈山,從嵖岈山石猴、唾唐僧、碎八戒、白龍馬、定海神針、老君花園、黑風洞、高老莊、流沙河等天造地設、惟妙惟肖的奇石景觀中汲取靈感,撞開了醞釀已久的藝術閘門,創作了千古巨著《西遊記》。隨著中央電視台代《西遊記》續集在此的拍攝和在全國的播放,使嵖岈山風景區飲譽全國,名冠天下。
在主景區外,還有鬱鬱蔥蔥、枝繁葉茂、鳥語花香的風鳴谷景區;瀑布飛瀉、泉水叮咯、游魚嬉戲的龍天溝景區和奇峰異石、峽深洞幽、野趣濃郁的紅石崖景區與嵖岈山相映相成,和璧生輝,組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曾經影響一個時期歷史進程的我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就誕生在這裡,今天的嵖蚜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館作為歷史的見證,正在向遊人展示著昔日的悲壯與輝煌,使人們在這裡品嘗公社文化,重新認識歷史,感受共和國發展的艱辛歷程。
交通信息
火車
從北京、上海、廣州、鄭州、廈門、西安、太原、重慶、成都、武漢、長沙、石家莊、宜昌、懷化、銀川、貴陽、無錫、南京、蘇州等地均有列車經駐馬店火車站
公車
在汽車站乘坐到遂平的班車,遂平有至嵖岈山的班車。
自駕
鄭州、安陽、焦作、許昌、新鄉、開封到駐馬店嵖岈山的行車路線:
京珠高速→(遂平)出口下→嵖岈山方向→約25公里即到景區
漯河到駐馬店嵖岈山的行車路線:
107國道→(遂平)→嵖岈山方向→約25公里即到景區
洛陽、濟源、三門峽到駐馬店嵖岈山的行車路線:
(連霍)二廣高速→南洛高速→(在漯河東)轉京珠高速→(遂平)出口下→嵖岈山方向→
約25公里即到景區
平頂山到駐馬店嵖岈山的行車路線:
平頂山→舞鋼→107國道→西平→遂平→嵖岈山
信陽到駐馬店嵖岈山的行車路線:
京珠高速→(遂平)出口下→嵖岈山方向→約25公里即到景區
主要景色
蜜蠟峰
蜜蠟峰是一座石奇壁峭、絕崖聳峙、陡不可攀的山峰。它是一塊完整的石體,海拔400多米,在全國也絕無僅有。由於地殼構造運動,形成北東向的嵖岈山張扭性斷裂與東西向的蜜蠟峰斷裂,而蜜蠟峰恰恰處在兩斷裂交匯處的上升盤部位。新生代的地殼構造運動,使嵖岈山斷裂的北盤和蜜蠟峰斷裂的東盤不斷地相對下降,而處在兩斷裂交匯部位的上升盤不斷的相對上升,加之花崗岩體長期球狀風化,最終形成高聳挺拔、陡不可攀的圓柱形山峰。峰巔之背陰處,每逢雨季,常有風化裂隙水,沿裂隙呈線狀流下,恰似蜂蜜塗壁,故名蜜蠟峰。
飛來石
飛來石,即天外飛來石之意。據說它是從天空飛來的一塊仙石。傳說每年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召開一次蟠桃大會,孫悟空跑到蟠桃園把蟠桃都吃光了。當王母娘娘宣布上蟠桃的時候,一個仙女只好把揀來的一盤蟠桃核戰戰兢兢地送給她,王母娘娘怒髮衝冠,抓起一把仙桃向悟空砸去。悟空何等聰明,眼明手快,翻了個筋斗,跳出天宮。桃核飄散著落向地面,其中一顆正好落在嵖岈山上,由於王母娘娘惱怒之極,用力過大,造成嵖岈山山崩地裂,落在第一塊巨石上砸開個一線天,然後又彈到這塊巨石上,把此石一劈為二。形成現在的飛來石模樣。故名“飛來石”。
包公廟
包公廟是座古樸典雅、綠樹掩映、遠近聞名的綠色建築。包公出生在安徽合肥,一生大部分時間供職於河南開封府,為紀念這位先賢,在合肥和開封都建有規模宏大的包公祠。之所以在嵖岈建包公廟,因為當時包公在汝寧府微服私訪時曾經救了一位民女,村民感激涕零,在此山中修建三件草屋,內供包公以作紀念,後在清代發展到幾十間瓦房,香火旺盛。在1997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嵖岈山風景區將此修建成“包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