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金石[“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崆峒山金石校釋]

崆峒金石[“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崆峒山金石校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崆峒山金石校釋》 一書,以期讓世人對崆峒文化底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並使崆峒文化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崆峒山金石校釋》全面收集了以崆峒山碑刻、墓誌、摩崖、鐘鼎、造像等為主的崆峒境內所藏或出土的三百六十九份歷史碑銘資料,以碑銘照片、拓片圖片、文字校釋等形式,真實反映了崆峒碑銘的悠久歷史,見證了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我們學習研究碑銘文化、運用碑銘資政育人提供了一部彌足珍貴的教材,必將對崆峒文化的繁榮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崆峒山金石校釋》一書,以期讓世人對崆峒文化底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並使崆峒文化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此書即將出版之際,謹向在編輯工作中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的蘭州大學吳景山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品介紹

崆峒金石[“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崆峒山金石校釋》] 崆峒金石[“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崆峒山金石校釋》]

該書是作者歷時數十載,對崆峒山區現存的金石碑刻資料進行的一番系統而嚴謹的研究與介紹工作的集大成之作。全書共收錄崆峒山區秦代至中華民國時期的金石碑銘共一百一十餘種,收錄的碑銘一般均按其刻鐫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本書前半部分為圖版,後半部分為釋文,每種碑銘的釋文之後均附有按語,同時簡要引錄一些與本碑銘文字相關的研究資料。

作者介紹

崆峒金石[“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崆峒山金石校釋》] 崆峒金石[“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崆峒山金石校釋》]
王大睿,男,漢族,1963年2月生,甘肅天水市人,198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甘肅工業大學石油礦場機械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政工師。 現任中共平涼市委常委、中共平涼市崆峒區委委員、常委、書記。
吳景山,男,漢族,生於1954年,北京市人,蘭州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出版有《慶陽金石碑銘菁華》《絲綢之路交通碑銘》等書。

吳景山,蘭州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歷史學教授,被學界譽為中國金石第一人、中國金石鬼才,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留校任教迄今。先後訪碑長達四十餘年,考察足跡遍布絲綢之路沿線各地。曾騎腳踏車考察絲路沿線金石文獻若干次,完成了考察金石碑銘文獻“千里走單騎”的壯舉。

吳景山先生終生從事金石文獻輯佚工作,收集金石拓片數萬種,潛心研究,厚積薄發。他主持的《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全30冊),是國內首次以絲路沿線各縣為單位,分門別類搶救、整理、校釋金石文獻的標誌性學術工程,被列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重點出版項目和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項目。

作品目錄

1.周 顯 德 金輪佛頂真言殘經幢(九五八年)

2.宋建中靖國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一一〇一年)
3.金 大 安 金大安鍾(一二一〇年)
4.金 泰 和 明慧禪院智瓊和尚碑(一二〇六年)
5.元 至 元 創修崆峒山寶慶寺記碑(一二七八年)
6.明 嘉 靖 郭登庸題記碑(一五二六年)
7.元 至 元 重修崆峒山寺漢文碑(一二九三年)
8.元 至 元 重修崆峒山寺藏文碑(一二九三年) 9.明 天 順 重修崆峒山寺碑碑側題字(一四六一年)
10.元 至 正 重修崆峒山問道宮碑(一三五七年)
11.明 永 樂 永樂敕碑(一四一六年)
12.明 天 順 重立永樂敕碑官佐人等題名碑(一四六一年)
13.明 嘉 靖 新建南天門鐵索記碑(一五四五年)
14.明 嘉 靖 韓王夫人郭氏重修金城碑(一五六〇年)
15.明 嘉 靖 建三天門鐵索記碑(一五四五年)
16.明 嘉 靖 宿崆峒詩殘碑17.明 隆 慶 奉使關西回登崆峒詩碑(一五六七年)

18.明 萬 歷 新建飛仙樓記碑(一六〇一年)

19.明 萬 歷 新建飛仙樓功德主名錄碑(一六〇一年)

20.明 代 皇帝詔諭碑

21.明 萬 歷 新建藏經閣碑(一六〇三年)
22.明 萬 歷 黃帝問道處碑(一六一二年)
23.明 萬 歷 雷祖殿買磚碑(一六一五年)
24.明 萬 歷 霍真祥重修雷祖殿碑(一六一五年)
25.明 萬 歷 助緣題名記碑(一六一五年)
26.明 萬 歷 重修三官雷祖殿碑(一六一六年)
27.明 萬 歷 雷祖殿刊名碑(一六一六年)
28.明 萬 歷 雷祖殿施財助緣碑(一六一六年)
29.明 萬 歷 韓府施財碑(一六一六年)
30.明 萬 歷 韓府賜經資碑(一六一六年)

(等)

序言

翻開中國浩如煙海的史冊不難發現,崆峒雖然地處西北一隅,但在華夏古國光華四射的文明史上,卻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先後發掘出了仰韶、齊家、商周文化遺址等一百五十餘處,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十五處。以道教文化、崆峒武術、養生文化等為主要內容的崆峒文化獨具魅力,秉承了華夏文化的傳統,是華夏文明起源和繁榮發展的重要見證和典型標誌。
崆峒文化以崆峒山命名,其產生和形成得益於久遠的歷史、優美的景色和優秀的人才。崆峒山傲然兀立於西部黃土高原,物華天寶,地靈人傑。涇河、胭脂川交匯環抱,古蹟、勝景遍布於層巒疊翠之間,既有北國山勢之雄,又兼南國山色之秀,相傳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問道於此。山上的道教宮觀與佛教梵剎比比皆是,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氣勢宏大,蔚為壯觀,被稱作“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和“道源聖地”。崆峒山的奇觀美景和深厚底蘊,使許多王侯將相、文人墨客為之折腰,秦皇、漢武西巡登臨崆峒覽勝,司馬遷、杜甫、白居易、林則徐、譚嗣同等人也留下了大量傳頌千古的優美華章,為崆峒人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文化財富,賦予崆峒文化無與倫比的高貴品質。
金石之屬,乃華夏民族之國粹。崆峒境內遺存的金石碑銘也是崆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挖掘、整理和利用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對於傳承和發揚崆峒文化意義非凡。二〇一三年一月,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獲得國務院正式批覆,這是迄今為止國家批覆的唯一以文化為主題的發展平台,崆峒區作為創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悠久燦爛的崆峒文化傳承下來、介紹出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基於這一考慮,特編輯《崆峒山金石校釋》一書,以期讓世人對崆峒文化底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並使崆峒文化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崆峒山金石校釋》全面收集了以崆峒山碑刻、墓誌、摩崖、鐘鼎、造像等為主的崆峒境內所藏或出土的三百六十九份歷史碑銘資料,以碑銘照片、拓片圖片、文字校釋等形式,真實反映了崆峒碑銘的悠久歷史,見證了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我們學習研究碑銘文化、運用碑銘資政育人提供了一部彌足珍貴的教材,必將對崆峒文化的繁榮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此書即將出版之際,謹向在編輯工作中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的蘭州大學吳景山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謝!
崆峒之寶,願天下人共賞之。是為序。

系列叢書

“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全30冊)對遠古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前的絲綢之路民間金石文獻作地毯式整理,製作影印金石拓片,同時對現有金石文字進行點校考釋,首次全方位蒐集、整理、搶救了絲綢之路金石文獻,為絲綢之路研究提供原始可信的基礎史料。
全叢書所輯金石文獻,涉及絲路沿線各地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典章制度、文化生活、民族融合等方面,各冊內容囊括金石碑銘拓片、文字點校、文字考釋、按語說明四大板塊,逐一對各個金石文獻進行採錄考證。鑒於諸多金石拓片尺幅大、文字模糊難辨,採取8開本精裝形式出版。
是迄今為止首次對甘肅各地金石文獻進行系統性搶救、挖掘、整理和點校出版;使瀕臨散失湮沒的金石碑銘以全新的面貌重現於世;甘肅地方歷史文化、社會生活、民情風俗研究最原始、最真實的史料載體;金石文獻保護髮掘和史料學建設的標誌性學術成果重大工程。
金石文獻鑄刻於金屬器物或磚石之上,被譽為“活體史書”,是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載體包括青銅器、石片、玉片、石鼓、石碑、摩崖等,弘文記事、宣功樹德,堅固耐久、傳承久遠,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散布於絲綢之路全境的碑刻、摩崖、鍾銘、題壁,是不可再生的珍稀史料。
從商代至秦漢時期,歷代先賢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學界稱其為鐘鼎文。
秦漢以來,開始在石經、碑版、墓誌、石闕等材料之上刻寫文字,石刻逐漸取代了金刻的主要地位。《墨子·明鬼》有言:“鑄之盤盂,鏤之金石。”與傳統史籍相比,金石文字一旦刻成則無法更改,因此,其具有其他資料無法比擬的原始性和真實性。
但殊為遺憾的是,由於這些摩崖碑刻都散布于山村野地、崇山峻岭之間,蒐集整理難度大,迄今為止仍有大量金石文獻不為學界所知,已經面世的金石文獻僅屬鳳毛麟角,且金石文字點校及考釋錯訛百出,資料可信度較差。鑒此,我們策劃啟動了《絲綢之路金石文獻匯釋》出版工程,全方位蒐集整理散佚於絲路沿線的民間金石文獻,製作影印金石拓片,同時對現有金石文字進行點校考釋,以繼往開來、傳揚文明。

著錄特點

分布地域廣、版本珍貴
書中所輯金石文獻均蒐集自絲路沿線各市、縣,分布地域極廣;同時全部文獻上至遠古時期,下迄1949年,時間跨度極大,版本價值極高。
門類齊全、內容豐富
全部文獻囊括鐘鼎文、經幢、碑刻、摩崖等金石碑刻資料,其內容涉及城池、衙署、寺觀、書院、橋樑、道路、悼文等各個方面,堪稱絲路金石文化的百科全書。

原始完整,殊無遺漏

全套叢書是鉤沉索幽、探古訪碑三十餘年的學術成果,絲綢之路沿線各類金石文獻悉數收錄,可以說,全書是迄今為止最原始、最完整的金石文獻。

校、釋結合,翔實可征

因風化、人為毀壞等原因,書中所錄金石拓片出現多處文字模糊難辨的情況。為此,作者經過查閱大量歷史文獻,對文字缺失的地方做了增補復原,對全部金石文字逐一進行點校,同時對相關艱澀難懂的內容做了詳盡的考釋,學術價值極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