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岩摩崖石刻

位於陽春市城西崆峒岩洞內。 從明代至民國時期,其中摩崖石刻37題,碑刻7通。 “崆峒岩”三字,每字徑0.52米。

明—民國 陽春 崆峒岩摩崖石刻 位於陽春市城西崆峒岩洞內。原有石刻近百題,因年久風化剝落和人為的損害,現保存較完好的44題。從明代至民國時期,其中摩崖石刻37題,碑刻7通。陽春崆峒岩,又名“第四崆峒山”,因“黃帝問道於崆峒”而得名。它與河南汝州,陝西臨洮、嶺東定安的崆峒諸山並列。洞內石鐘乳奇特,岩洞寬廣,歷代文人騷客紛踏而至,宋代著名理學家周敦頤親臨探勝。崆峒岩摩崖石刻,分布於各景點,有題字、題句、題詩、題銘,內容有描情寫景、狀物記人,字型有篆、隸、楷、行、草等。最早的是“崆峒岩”三字及其聯語:“洞開重門虛曠中,景物千端呈本色;丹成一點隱冥處,變態萬種透天機。”石刻高1.8米、寬1.4米。“崆峒岩”三字,每字徑0.52米。刻於明萬曆五年(1577年)。作者王許之,高安人,萬曆元年官電白令。其次為明萬曆十三年刻於岩洞後廳右側岩壁的陽春知縣張文浩題詩。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禮部尚書曹秀先游崆峒岩,為姜山重修崆峒岩題“岩亭”二字,字大0.47×0.58米,筆墨雄渾。曹秀先還撰寫“慧石銘”,寥寥數語,盡將岩洞生新、眾人驚異等情景描繪得活靈活現。“千岩表”三字,蕭丙堃摹,橫書楷體,銘語、落款為楷體陰刻,是摹仿韓愈於唐貞元十九年(803年)在陽山縣城北部朝陽洞側一巨石的題刻。岩洞內還保存了明清二代各任知縣的題字、題句、題詩等,由於年代久遠,有些石刻已風化剝落,字跡模糊不清。
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