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特色
凌霄岩岩高100米,遊覽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分三層遊覽,有凌霄大廳,凌霄寶殿和觀景台。其中底層凌霄廳高60米,寬34米,長105米,有一岩底河長320米,可泛舟。可沿“百步雲梯”至凌霄寶殿,有“壽星迎賓、靈芝巨柱”等景觀。再到觀景台俯瞰洞內景物,“仙女思凡”、“八仙過海”、“群獅起舞”等,更為氣象萬千。尤其是“吉星高照”、“一線天”、“水中印月”、“滴水明珠”等四大天然奇景,實為世間罕見。洞內19條如樓宇般高大的鐘乳石柱直撐岩頂,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天然形成的一線天、一顆星、水底月為三大奇景。
凌霄風景名勝區旅遊設備齊全,賓館,餐廳,卡啦OK,夜總會,桑拿,麻雀館等一應俱全,冬季還有跑馬場、夜總會等。
凌霄岩風景名勝區位於陽春縣城西北66公里的羅陽峰林之中,面積36.7平方公里,是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為特徵,自然山水溶洞為主的風景名勝區,是廣東省頒布的第一批風景名勝區之一。
凌霄岩分為正岩、東岩、西岩三大洞,今開放正岩。正岩高約100米,長、寬近200米,遊覽面積3萬多平方米,分五層遊覽。洞內19條如樓宇般高大的鐘乳石柱直撐岩頂,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天然形成的一線天、一顆星、水底月為三大奇景,神奇奧妙。
距凌霄岩兩公里的玉溪三洞,由漠江上游穿過三個大石溶洞而成,總長3公里,今開放一、二洞。洞內清泉叮咚,溪水清瑩,景色別致,洞內層林疊翠,景物萬千。且凌霄岩和玉溪三洞內均可泛舟。 凌霄岩被譽為南國第一名勝。岩高100米,分三層遊覽,遊覽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其中底層凌霄廳高60米,寬34米,長105米,有一岩底河長320米,可泛舟。
岩內有罕見的自然奇景一顆星、一線天、水底月、水成珠。該局區旅遊配套設施完備,有餐廳、旅館、商場、舞廳、跑馬場。岩洞距三茂鐵路春灣站28公里,柏油汕公路直達。
景點介紹
陽春凌霄岩是省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南國第一洞府”。洞內童乳石千姿百態,神奇變幻,加上旅遊部門用彩燈裝點後,更顯得七彩繽紛,維妙維肖。
詳細介紹
2004年3月19日,中國國土資源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揭牌儀式,陽春市的代表走上主席台,領取了凌霄岩國家地質公園的金屬銘牌。
同一天的下午,廣東省羅定市雲浮縣的村民在陽春的集上買完東西,依然沿著凌霄岩的暗河撐著小船回家,這條路,他們走了幾百年,但是今天,這條路,這條暗河,已經發生了變化。也許他們弄不明白,一條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岩洞暗河,怎么一夜之間變成了國家地質公園。
凌霄岩位於陽春北部的河朗鎮,周圍十幾座秀麗的山峰環繞,山間是平整的秧田和農舍,一條小河蜿蜒流過,在高大的凌霄岩前並沒有止步,而是穿山而過,向北流到了鄰縣雲浮。在與另一條名叫玉溪的河水匯合後,又返回河朗,從此一直向南,一百八十公里之後,進入南中國海。
凌霄岩的外貌與其他相鄰的山峰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隨著河水走進山洞,再爬上三十多米高的一個陡坡,你就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熔岩世界。凌霄岩的溶洞從地下暗河的河面算起,有177米高,全洞分為四層,第一層是一條縱貫全洞的暗河,這條河發源在陽春境內,流過山洞後便進入了另一個縣境。陽春和鄰縣的鄉民,來來往往都要從這條暗河上通過。溶洞的第二層是一個有60米高的熔岩大廳,19根巨大的石筍、石柱矗立在大廳周圍,這些石柱,有的如高達數十米的“羅漢松”,有的像層層疊疊的“蘑菇山”,更有銀光閃爍的“玉柱瓊台”,現在,這個大廳被命名為凌霄大殿,是凌霄岩溶洞的核心部分。
在凌霄大殿的上方,還有第三層、第四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熔岩景觀。凌霄岩經過億萬年河水的沖刷、地下水的侵蝕,凌霄岩內部的岩石被水一點點吃掉了,形成了這個高不可測的山洞。在這個高不可測的山洞內部,到處都是石鐘乳、石筍和石柱,這些名稱都是根據它們生長的位置以及形狀命名的,石鐘乳長在洞頂,形狀像倒垂的銅鐘或乳房。
採訪:陽春市鐵礦公司地質工程師鍾耀清
“它的生成特點是從洞頂往下生長,那么地下這個,這個叫石筍,為什麼叫石筍呢?它像平常春天在竹園裡地上冒出來的竹筍一樣,所以由此而得名。那么石鐘乳生長,慢慢往下沉積,石筍是從地上往上生長,經過漫長的地質歲月以後,它們慢慢連成了石柱。”
鐘乳石、石筍和石柱,都是由石灰岩的裂縫中含有碳酸鈣的水流和水滴,緩緩地從洞頂往下滴落,在空氣中水被蒸發了,碳酸鈣慢慢地生出結晶,經過數十萬年時間,逐漸形成的。那么,它們的生長速度又多快呢?
“中國有句俗話叫水滴石穿,而在凌霄岩岩洞裡面,它卻是水滴石長。凌霄岩只要有滴水的活動,鐘乳石就會不斷地長長,根據專家研究,鐘乳石的增長速度大約在每一百年,才生長1-20厘米。大家可以看一看,這是一塊普通的樓梯欄桿,這上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碳酸鈣沉積物。這個欄桿到今天已經修建有十年了,它上面的沉積物大約只有一毫米厚,那就可以看出來,我們這種洞穴此生化學沉積物,它的生長速度是非常緩慢的。再看一看我們後面的這個擎天玉柱,據我們用雷射測量儀所測的高度,有42米高,大家可以想一想,它要多少年才能長成這么高呢?”
這就是那根擎天玉柱,誰能想到,這樣高達四十二米高的巨大石柱,就是由那些晶瑩剔透的水珠,一滴一滴的緩慢形成的。如果按照每一百年生長一厘米的速度計算,長到四十二米的高度,最少也要四十多萬年。換句話說,當北京猿人用火燒烤食物的時候,第一滴含有碳酸鈣的水珠,就濺落在凌霄大廳的平台上了。
在熔岩結晶中,擎天玉柱算得上一位年邁的長者,凌霄岩中還有許多年輕的鐘乳石,它們的出生年齡,比擎天玉柱要晚得多。
這是凌霄岩中最年輕的石筍,僅有十五厘米高,但是它的開始形成年代,也是在一千五百年前了。當它出生時,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叫陽春的城市呢。
實際上,凌霄岩真正算得上滄海桑田。現在凌霄岩的暗河河床,是在幾萬年前形成的,地殼運動的結果,是把幾十萬年前的河床抬升到溶洞的頂層。這是一段凌霄岩的古代河床的遺蹟,地質學家稱為古河床剖面,在這十多米長的河床剖面上,保留了陽春地區幾十萬年前重要的氣候信息。
“從這個剖面可以反映出一個東西,上面這曾是鈣華層,是鐘乳石碎塊與石灰岩碎塊,還有砂礫石,中間這一層是沙性土,在這一層也是鈣華層,是鐘乳石碎塊那些東西,再下來也是沙性土,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東西呢?這反映了當年的沉積環境、時間等東西,出現過河流斷流,所以才出現這么個東西。”
這些厚厚的碳酸鈣,覆蓋在沉寂下來的河沙上,形成了堅硬平整的岩層。幾十萬年前,這條穿過凌霄岩的河流,最少出現過兩次長時間的斷流。那段時間可能發生了氣候大變化,使這片溫暖潮濕的土地飽受旱魔的侵擾。又過了幾千年,陽春迎來了豐水期,乾裂的河床上流淌起清澈的河水。在早期勘測凌霄岩溶洞的時候,地質人員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採訪:凌霄岩風景名勝管理區幹部梁海翔
“在這河床上方,可以看到有一層古代河水沖刷岩壁所形成的波痕,這種波痕可以指示古代流水的方向,我們從凌霄岩這一組波痕可以看出來它的古代流水方向,與現代流水方向是相反的。那么是不是說明在古代某一段時期凌霄岩暗河的流水方向出現過倒流?還是在這個溶洞大廳里有一個巨大的漩渦呢?這還是一個謎。”
在凌霄岩岩洞深處,還有許多不解之謎。所以有的地質專家說,如果把凌霄岩的生長、發育、形成這些自然的不解之謎研究透了,就可以為我們國家培養兩個地質學的博士。
從南向北與凌霄岩暗河並行的,是一條名叫玉溪的河流。在河朗境內,這條玉溪連續穿過了三座山峰,形成了三個長度不等的山洞。山洞內可以劃著名小船自由來往,洞頂以及兩側的岩壁上,倒懸的石鐘乳千嬌百媚,洞外的明河兩岸翠竹依依,芭蕉叢生,舟行其間,似乎有置身“世外桃源”的幻境。
這片酷似雲南元陽梯田的景觀,叫金盞疊泉,它位於玉溪第一洞的一側。金盞疊泉由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魚鱗坑組成,圍堰上長滿了翠綠的苔蘚,圍堰內泉水清澈見底,當夏秋季節雨水較大時,流入圍堰的泉水就會沿著堤堰溢出,發出淙淙的聲響。
金盞疊泉上方的溶洞石壁,有許多從隙縫中流出的泉水,這些泉水沿暗河邊緣的斜坡緩緩流淌,由於空氣的氧化作用和水流速度發生變化,導致泉水中碳酸鈣形成結晶,逐漸在斜坡上形成魚鱗狀的小水坑,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水坑擴大、合併,形成層層疊疊的鈣華堤堰。
乘船經過玉溪二洞,洞口有一個生長在水中的鐘乳石,人們叫它三變石。小船由遠到近經過三變石,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可以轉變為不同的景物。曾經有一位詩人寫下了他的觀感:“遠似漁翁釣清流,近如獅子滾繡球。忽變犀牛望明月,一石三景迷輕舟”。
在第三洞的底層,玉溪河水穿洞而過,河面寬闊,河水平靜,但同凌霄岩一樣,這條河流淌的河床,也是在幾萬年前才剛剛形成。而幾十萬年前的古河床,被劇烈的地殼運動,抬升到遠離現在河床的40米高處。幾十萬年的地質變化,都在玉溪三洞中留下了歷史痕跡。
在玉溪第三洞內,有一個形狀酷似紡錘的石筍,它兩頭是尖的,中間粗大,地質學家講,這是由於洞內早期的滴水較少,中期滴水增大,晚期滴水又變小,所以才形成了這種形狀。地質學上,稱它為玉溪三洞沉澱結晶環境變化的樣板。
這些看似柔弱的溪流,是如何穿透重重大山,最終在石灰岩的腹部,鑽出這寬大幽深的溶洞呢?首先,要有石灰岩的地層結構,因為石灰岩容易被水中的酸性物質所溶解,第二底層要有破碎的結構帶,雨水開一沿著破碎帶,進入到石灰岩內部。
採訪:陽春市鐵礦公司地質工程師鍾耀清
“第三個是地下水,沿著這個已經形成的破碎帶不斷溶蝕,最後一個是溶蝕和剝蝕作用。 地質工作者經過長期的野外考察,他們發現,陽春凌霄岩、春灣地區,主要是石灰岩形成的地層結構,由於若干億年前地殼活動異常強烈,造成陽春地區的地層隆起和抬升,形成了一系列山脈和丘陵,地表也因此出現了斷層和隙縫。陽春又處在亞熱帶地區,降水充沛,地面上的降水順著斷層和隙縫滲入地下,在水的溶解和剝蝕下,在地面形成了形體秀麗的孤峰,而在地下,就產生了溶洞和暗河。在國際地質學上,把這種地表景觀稱為喀斯特地貌。”
陽春凌霄岩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範圍,就在凌霄岩與春灣一帶。而在地質公園的外圍,還有大量的自然、人文歷史景觀。這個單獨聳立在稻田中的石峰叫獨石仔,1960年,廣東省文物工作者曾在獨石仔的溶洞中,發現了大量史前文物遺存,特別是出土了一顆人類牙齒,證明獨石仔遠在一萬四千多年前,曾是遠古人類的居住場所。
崆峒岩,春城西郊的一座山峰,山上有一個東西貫通的溶洞。早在北宋年間,溶洞就曾有僧人、道人常年居住,洞中現在還存有那個時期的古老建築。洞中的石壁上,刻滿了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題詞。其實,陽春最早的摩崖石刻還是在春灣。
北宋熙寧二年,漠陽江的下游來了一條船,船上的人來到春灣,在地方官員的陪同下,遊覽了通天蠟燭和通真岩景區。臨走,這位官員打扮的人在眾人的要求下,寫下了一幅文字。地方官員如獲至寶,派人在通真岩的石壁上,鐫刻下這位官員的墨跡。這位官員就是時任廣東轉運判官的周敦頤,就是這位周敦頤,他為讚頌荷花而寫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篇,九百多年後,編入了中國當代中學語文課本。
這次,周敦頤沒有寫詩歌或散文,只是像今天的人一樣,題寫了到此一游之類的句子。也許,他的前任祖無擇十九年前春灣留下的簡略題字,對周敦頤產生了很大影響。周敦頤和祖無擇的題字,都刻在通真岩的石壁高處。為了尋找這兩篇題詞,我們爬上了陡峭的崖壁。但是很遺憾,不知道是否因為年代久遠風雨剝蝕了那些石刻,還是後人塗鴉把周、祖二人的題字覆蓋住了,我們最終沒有找到他們的墨跡。現在的畫面,是二十年前陽春文物普查時,在石刻上拓印下來的。
地殼運動的結果,在陽春境內形成了許多溫泉。無論冬夏,總有人來到流淌出來的泉水中,享受地層深處水的問候。陽春的溫泉,是富含稀有元素氡的優質礦泉,人們稱為氡泉。近幾年,精明的陽春人開辦溫泉旅館,讓豐富的地熱資源為旅遊休閒服務。另外,馬蘭風光、魚王石影、白水瀑布、冠溪松濤等,都是地質公園的重要景觀,為凌霄岩地質公園增添了更多內容。
這一切,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春灣—凌霄岩岩溶地貌景觀,是由距今三億五千萬年至兩億八千萬年間沉積的碳酸鹽岩層,在經歷了印度支那和燕山運動的反覆作用下發生了褶皺隆起,並遭受長期風化剝蝕,在喜馬拉雅運動的間歇性上升活動中逐步形成。不同時期構造運動在岩溶地貌景觀中所遺留的形跡,對研究區內地質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春灣-凌霄岩地區在距今5億年前,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海水逐漸褪去成為陸地,在今天地質公園的溶洞內,還能看到那時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不過,這些生命體早已變為了化石,靜靜地躺在堅硬的岩石中。
地質公園是個視窗,深藏著億萬年來的地球演化秘密。要認識我們生活的地球,就要通過這個視窗,來探視裡面的奧秘。這是一所陽春的完全中學。由於學校建在春灣,學生們的地理教學,就多了一些實際內容。教師們甚至把課堂搬到了野外,在岩石下、溶洞裡講述課本上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地球從它誕生算起,如今已經46億歲了,這位生活了四十六億年的老人,臉上溝壑縱橫,覆蓋了層層疊疊的岩石,這些岩石保存了地球幾十億年發展演變留下來的大量信息,這些信息對於地球的形成過程、地球遠古時期氣候的變化、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都有重要的意義。建立地質公園,就是為了保存地質遺蹟,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地球人類的家園——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