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莊鄉

峨莊鄉

淄川區的峨莊鄉、柏樹鄉、楊家鄉、十畝地鄉、東石鄉的石溝、石安峪。1956年,合併為峨莊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同年 11 月由博山縣劃為淄川區。1960年,區行政村調整,原太河公社所屬西石村、魯子峪村、海上坊村劃歸峨莊鄉,是年公社所轄32個大隊。1984年4月,撤社設立峨莊鄉,是年轄32個村。1995年,海上坊村整建制搬遷。2002年,峨莊鄉轄31個村。 峨莊屬泰沂山脈北麓中低區。地質岩層以寒武系石灰岩和雜色岩為主,區內地形複雜,山巒疊嶂,溝壑交錯,危崖峭壁,奇峰怪石。共有大小山頭446 座,山溝241條,自然形成24條小流域。

基本信息

轄區村莊

下轄村:
峨莊鄉峨莊村 峨莊鄉山橋村 峨莊鄉楊家莊村 峨莊鄉上雀峪村 峨莊鄉下雀峪村 峨莊鄉後紫峪村 峨莊鄉前溝村 峨莊鄉後溝村 峨莊鄉紗帽村 峨莊鄉王家莊村 峨莊鄉羅圈村 峨莊鄉秦家莊村 峨莊鄉響泉村 峨莊鄉土泉村 峨莊鄉柳花村 峨莊鄉西東峪村 峨莊鄉東東峪村 峨莊鄉上端士村 峨莊鄉下端士村 峨莊鄉十畝地村 峨莊鄉上島坪村 峨莊鄉下島坪村 峨莊鄉西島坪村 峨莊鄉東坡莊村 峨莊鄉柏樹村 峨莊鄉孫家坪村 峨莊鄉石溝村 峨莊鄉石安峪村 峨莊鄉東石村 峨莊鄉魯子峪村 峨莊鄉西石村
峨莊鄉十畝地村 峨莊鄉孫家村 峨莊鄉石溝村 峨莊鄉東石村 峨莊鄉魯子峪村 峨莊鄉西石村 峨莊鄉上島坪村 峨莊鄉下島坪村 峨莊鄉西島坪村 峨莊鄉東坡村 峨莊鄉柏樹村 峨莊鄉 石安峪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5315
7475
7840
家庭戶戶數 5828
家庭戶總人口(總) 15291
家庭戶男 7465
家庭戶女 7826
0-14歲(總) 3149
0-14歲男 1635
0-14歲女 1514
15-64歲(總) 10233
15-64歲男 4866
15-64歲女 5367
65歲及以上(總) 1933
65歲及以上男 974
65歲及以上女 95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5000

地形地貌

峨莊鄉 峨莊鄉

全區為獨立流域,無外來水源。整個區域成“豐”字形排 列,南北長15.3公里,東西寬6.11公里,地勢北低南高,最高峰黑石寨932 米。另有懸羊山、鳳凰山、潭溪山、太平山、昭陽洞、二郎山、雲明山、三佛山、海上坊等名山10餘座,有溶洞口4處,溝谷縱橫交錯,構成了若干小地貌類型,為生物多樣性創造了條件。

基本簡介

峨莊鄉 峨莊鄉

峨莊鄉地處淄博市淄川區東南部,與青州、臨朐、沂源、博山等區縣接壤。泰山以東150公里,距淄博蒲松齡故居40公里。全鄉總面積93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人口1.8萬,耕地面積1.9萬畝,林木覆蓋率達46%以上,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是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單位 ,全國小流域治理先進單位,全國最大、最完整的流域治理單元,淄博市自然生態恢復區。

氣候水文

峨莊屬暖溫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2.9℃,極端最高氣溫40.5℃,極端最低氣溫-20.2℃。 無霜期180天,一年平均日照時數2564小時。 年平均降水量730毫米,地下水資源豐富,山泉水長年不斷流。鄉內建有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三座,塘壩78處,水面總面積50公頃,庫塘成串,山泉清潭,瀑布垂漣,素有“北方九寨溝”之美稱。另有樂佛泉、齊天大聖泉等99個“神山泉”。 由於水質好, 全鄉已建山(礦)泉水廠15家,年產大桶水400萬桶。

動植物資源

峨莊鄉 峨莊鄉

峨莊山林密布,有高等植物1203種,低等植物235種,森林覆蓋率達69%以上,在魯中地區首屈一指。鄉內有國家重點植物一、二級保護植物7種,裸子植物2種,被子植物5種,流蘇、旱蓮木、水曲柳、黃鳳梨、紫椴為自然珍稀樹種。各種古樹1萬餘株, 森林植物資源140種,野生食用菌12種,野生蔬菜20餘種,中草藥160餘種。

人文資源

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太子小白懸羊擊鼓舊址,有建於隋唐時期的三教堂,有明昭陽太子隱居讀書處的昭陽洞,在崮堆懸崖和海上坊擱筆寨處有大鐵環,傳為古代海邊繫船用;抗日民族英雄劉奉山曾在五畝地崖大槐樹下一塊大石頭上舉刀抗日被日軍殺害;明唐賽兒卸石柵石寨為大營內有環山石牆跑馬場、點將台、烽火台;有呂劇“王定保借當”的古樓古廟等人文景觀10餘處。

鄉辦企業

淄川第二製藥廠作為鄉辦龍頭企業跨入了全區工業50強,現生產6個劑型、50餘個品種。其中鎮銀膏、首明山膠囊等已列為國家級三類新藥,市場前景廣闊。利用當地中草藥、林果、“雙無”蔬菜等資源優勢和外部資金、技術等進行聯合開發潛力巨大。

峨莊風景—劉慶楊攝影作品《收穫》 峨莊風景—劉慶楊攝影作品《收穫》

淄博潭溪山水業有限公司座落在中國礦泉水之鄉,峨莊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是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的現代化專業飲用水生產企業。

旅遊資源

隨著自然生態資源的保護,峨莊旅遊業逐步得到開發,經有關專家規劃,設有景點八處:三教堂景群、昭陽洞景群、鳳凰山景群、草峪溜景群、石安峪景群、雲明山景群、懸羊山景群、響泉溪景群。雲明山、響泉溪(瀑布群) 和昭陽洞已得到開發。

峨莊鄉 峨莊鄉

峨莊鄉小流域治理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先後被評為全國小流域治理先進單位,全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示範小流域,淄博市生態示範鄉,省級風景名勝區,山東省水利風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08年又被市政府認定為市級森林公園。 峨莊有美好的發展環境和投資環境,峨莊鄉黨委、政府歡迎各界人士到峨莊投資開發。

經濟作物

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大豆、綠豆等10幾種。峨莊鄉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形成了黃煙、林果、中草藥三大農業主導產業。全鄉黃煙種植面積6000餘畝,是山東省最大的黃煙種植基地。 中草藥種植面積已達到3000餘畝。年產杏仁10萬斤、柿子150 萬斤,山楂100萬斤,花椒50萬斤。

峨莊鄉風景 峨莊鄉風景

經濟狀況

建國初期,農村經濟總收入94萬元,主要以糧食、林果為主。1955年集體化後,興修水利改變生產條件,積極發展林果生產。196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2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6萬元。80年代推廣科學種田, 增加農業投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興辦集體工副業。198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17萬元。進入90年代充分利用扶貧開發政策,最佳化產業結構,壯大鄉村集體工副業,扶持個體、聯合體興辦餐飲、服務、種植、養殖、運輸、加工等多種經營。199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09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0323萬元,第一、二、三產業結構比重分別為37:33:30。

第一產業  主要種植小麥、玉米、高粱、穀子、蔬菜、黃煙、瓜類、果樹等。1949年,糧食畝產123公斤。1952年,魯子峪村辦起全鄉第一個農業合作社,定名為東石鄉明星農業生產合作社。1954年,糧食畝產136公斤。1955年春,開始興修水利改造自然,兩年已育苗22公頃,營造三八、青年突擊隊林100公頃,綠化荒山320公頃,閘山溝57條,壘谷坊1500座,至1965年,先後建起山橋、前進、賽龍、湖泊爭鳴、土泉、青年等6座水庫,2座塘壩,8個蓄水池,總蓄水量19.8萬方,截潛流2處,修環山乾渠3條總長38600米,控制灌溉面積193公頃,整治三保田41公頃,育苗 14 公頃, 封山3453公頃,植樹造林2000公頃,嫁接大棗100萬株, 搬動土石方3.6萬方,沿河打壩6公里。1966年,生豬存欄量達3100多頭,糧食畝產245公斤,農業總收入135萬元。1965年7 月14日,突降暴雨,洪水泛濫,剛竣工的紫峪水庫跨壩,沿河下游部分糧田樹木及響泉北莊被沖毀,沿河6 公里大壩所剩無幾,153名同志蒙難,直接經濟損失56.8萬元。1971 年,新建紫峪水庫一期工程竣工蓄水。1973年,搬動土石方1980萬立方,沿河打壩5250米,墊地100公頃,整三保田466公頃,同時辦起草峪、鳳凰、康寨等7處社隊林場,育苗23 公頃,培育松柏苗木350多萬株,植樹造林1113公頃。198 0年,西石、東石等7個大隊劃為區礦柱林場,東峪、柳花、 紗帽等15個大隊劃為林果基地專業隊,是年紫峪水庫二期工程竣工,容水量由原來的80萬方增加到110萬方,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全鄉32個大隊全部落實以大包乾為主要形式的生產責任制,是年果品總產1173噸,養豬5784頭、兔15000隻、 蜜蜂4620箱,糧食畝產162公斤,農業總收入242萬元。1981年,轉入栽植營造經濟林為主,新建十畝、後溝、秦家3 處社辦苗圃21公頃,培育山楂、花椒、杏等經濟苗木340 多萬株,32個大隊都設立專業隊,常年造林管樹,至 1984 年已造林2333公頃,植樹50萬株,建果園87公頃,栽藥用金銀花3 00萬株,是年果品總產5057噸,糧食畝產418公斤, 農業總收入872萬元。1985年,菸草試種成功, 列入農業開發重點,培訓技術員32名。是年鄉辦土泉畜牧場成立,飼養山羊 500多隻。1991年停辦。至1990年已開發黃煙230公頃,總產 24萬公斤,農業總收入932萬元。同年引種西洋參成功, 越夏西紅柿開發獲市科委獎勵,以大白菜為主的蔬菜制種畝純收入1000元以上。借沂蒙工程造林之機,對1857公頃深山、遠山、疏殘林完成補植綠化,經省政府檢查驗收合格,提前二年完成“八五”綠化達標。1995年,黃煙開發種植面積 145公頃,佛手瓜等蔬菜140公頃,藥材66公頃,糧食畝產331公斤,農業總收入1951萬元。1996年,著力特色農業鄉建設,年內黃煙面積發展到153公頃。1999年,完成第二輪土地延包。29個村簽訂延包契約書。2000 年, 黃煙開發種植面積670公頃,實現萬畝黃煙生產基地規劃。至2002年, 黃煙面積670公頃,藥材200公頃,新建苗圃6公頃,栽植仁用杏240公頃,是年林果總收入767萬元,糧食畝產94公斤,總產101.5萬公斤,農業總收入3546萬元。

1949年,峨莊開始封山造林、綠化荒山,閘山溝,修塘壩,建水庫,打壩造地,大搞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1年被列為小流域綜合治理重點社,首先對境內93平方公里流域,在實地勘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深翻整平地三保、封造育管喬灌草、水庫塘壩排灌渠、三大措施一齊上。以流域為單元,自上而下集中連續綜合治理的當年計畫與長遠規劃,至1984年,已深翻整平三保田800公頃,打機井12眼,建揚水站32處,修排灌水渠7.1萬米,谷坊塘壩377座,環山連村道路330公里, 挖魚鱗穴、臥牛坑630萬個,水平階300萬米,植樹造林2333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平方公里,是年授予全國小流域治理先進單位稱號,其經驗做法載入《中國水土保持》刊1984年第10期。1985年年底王家水庫主體工程竣工蓄水,至1988年已累計有水庫7座,谷坊塘壩599座,機井14眼,揚水站32處,總容水3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35公頃,深翻整平三保田800公頃,補植營造防護林帶3300公頃,乾雜果林帶400公頃,水果林帶270公頃,用材林帶 1067 公頃, 綠化荒山灘6392公頃,四條林帶林木總株數3300萬株,總值3500萬元,人均占有1700株,年木材蓄積量1.8萬立方米, 森林覆蓋率達46%,植被覆蓋率達93%,水蝕泥沙淤積量由治理前的36萬立方米減少到4萬立方米,侵蝕模數由治理前的2500 噸/平方公里,減少到729噸/平方公里, 是年通過國家級評審驗收,定為“全國最大最完整的流域治理單元。同年被市政府命名自然生態恢復區。1990年至2002年,新修環山路2條,總長20公里,坡改梯田100公頃,新建塘壩23座,蓄水池 14個,砌體3760立方米,加高加寬土泉水庫,淨增庫容量8 萬立方米,新建揚水站4座,水窖420個,沿河築護堤3500米,鋪設引水管道1萬米,高標準深化治理流域29平方公里。

第二產業  解放前僅有少數紅爐、木工、紡織、印染、釀造、糕點加工等私營小手工業。1958年,建立鐵木業社,從業人數102人。1966年,成立制修廠。1969年, 與黑旺公社合辦鋁土礦,年產值27.3萬元。1972年,在寨里公社建鄒家煤井,同年先後成立鄉建築隊、拖拉機站。1973年,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建果脯廠,主要生產山楂餅、水果罐頭和果脯,產品曾遠銷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3個國家與地區,最高年出口創匯200萬元。1973年,有社辦企業3家,從業人數450人,產值48.5萬元。1976年,投資43萬元,建起了中成藥廠,生產30 多種中成藥品, 是全省唯一社辦中成藥廠。1983年,分別投資26.3萬元、34萬元新建制箱廠、泡沫塑膠廠。1984年,新建楊寨鎮瓦村煤井、花木盆景公司,是年全鄉從業人數998人,年產值389萬元。1985年,鄉、村、戶、集體、個體、聯合體一齊上,形成大搞工副業生產的局面。至1991年,新建果酒廠、冷藏廠、社會福利化工廠、南定、夏莊兩個採煤承包隊,並由西石村建起化工廠,東石村針織廠,西峪村制箱廠、磚瓦廠,紫峪、羅圈聯辦磚廠,十畝地磚廠,紗帽、峨莊等十個村地毯廠等村辦工副業項目。1996年,有鄉、村辦企業12處,從業人數1110多人,鄉村工業產值3688萬元,隨之企業進入改制階段。2002年,有鄉辦企業4家,民營企業12家,其中礦泉水廠7家,年鄉村工副業產值5036萬元。

第三產業  建國後,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太河區供銷社在峨莊設立公私合營商店。1962年,改為中心門市部。1972年,建立峨莊供銷合作社。先後在楊家村、王家村、東石村設立3個生產生活資料門市部。1975年,有村級代銷點32個。1958年,建農村信用社、食品店、糧管所各一處,由來已久的東石、楊家兩集文革期間中斷後,分別在1980年、1985年恢復。1996年,新建秦家集。2000年,通過招商引資,齊魯藝術學校投資70萬元開發了瀑布群風景區。2001年,開業運行良好。雲明山、昭陽洞、三佛山等旅遊景區相繼開業,旅遊開發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2002年,已有美術寫生基地8處,工商服務大戶500 戶, 三產從業人數1803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17%,產值174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量30.2%。

科教文衛

人民公社成立初即注重“優良品種,科學種田”,對水澆地推廣小麥畦田化,碧馬一號優良品種,施用肥田粉(即硫酸銨)。1960年,公社設立農科站。1974年,推廣小麥良種“紅釉包、白釉包”。1978年,成立村級農科隊32個,同年,夏玉米普及“煙三六號”良種,建立自繁自育雜交玉米良種基地26.7公頃,年繁育良種6萬公斤,除自足外,年外調玉米良種2.5萬公斤。1984年, 先後創造並推廣“山旱田松柏育苗法、山楂斷根嫁接法、果樹穴儲肥水、密植果園栽培”等科學方法,套用“非重力壩內拱結構”新技術建成王家水庫。1986年,農業廣播學校峨莊教學班成立,培養技術員68人。1990年,藥廠開發研製的新產品“小兒增智膠囊”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引進節水灌溉技術建西石、秦家噴滴灌果園8公頃。1996年,黃煙地膜覆蓋率100%。2002年,1000 戶菸農已全部掌握“三段五步式”黃煙烘烤新技術。是年有初級以上技術職稱人員123人, 中級職稱34人。

建國前,峨莊只有幾處私塾學校,在校生200人。 建國初期,以掃盲為主,村村建起“農民夜校、婦女識字班”,使大部分文盲青年脫盲。1950年,西石中心國小成立。1953年,土泉、楊家中心國小成立,3處完小共在校生120人。20世紀60年代中期,隊隊辦起了國小,公社辦起楊家、西石、峨莊、土泉4處高小和林業中學。1970年,辦起 8處聯中、1處高中、2處高中教學點。1981年停辦。1984年,投資15 萬元新建峨莊中學,1985年竣工。同時進行危房改造,集資辦學,是年中國小在校生280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5%,國中入學率70%。1988年,民眾集資2萬元,鄉村兩級投資15 萬元,購置儀器800件,建中、國小試驗室10處。1990年, 實施合班並校,設1處中學、20處國小。1993年, 鄉村兩級投資110萬元,配置“六材一書”和校舍改造硬體建設,其中56萬元用於峨莊中學,先後建可容納14個班級教學樓一座,操場3000平方米,峨莊中學總面積達16026平方米, 教學班23個,是年國小在校生2291人,中學1392 人, 公民辦教師257人,順利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達標。1994年, 建成人教育中心、鄉中心幼稚園。是年建教師公寓15套900 平方米。1996年至1997年,累計投資90萬元,新建淄博電力希望國小和淄川區交警希望國小各1處。改造十畝、東峪2處希望國小。1999年,投資147萬元,擴建成教中心、中心幼稚園,改造擴建村級幼稚園所5處。2000年8月,經市政府驗收,被評為“教育強鄉鎮”,東石、西石等4處幼稚園列為市級示範園,峨莊中學為市級規範化學校。2001年,投資102萬元,新建五層教師公寓大樓一座。2002年,全鄉有國小5處,中學1處,幼稚園所5處,國小在校生829人,中學1081人,中國小教師170人,幼兒教師13人,幼兒入園率、適齡兒童入學率、在校生鞏固率均在95%以上。

新中國成立後,村村都組織秧歌隊,自編自演,自娛自樂。1958年,公社成立廣播站,利用電話線開通公社駐地廣播。1962年,公社文化站成立。1967年至1970年,有線廣播入戶率達90%以上。1978年,公社有電影隊2個。1983 年,建成容納1000人的公社影劇院。1986年,與市青年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峨莊風情”展,其參展作品被《人民日報》社(海外版)登載發行。是年又先後舉辦了首屆農民“美術書法攝影盆景展”、青年歌手大獎賽、象棋賽、游泳賽、登山、桌球、籃球等文體比賽活動。1987年,鳳頤、興隆2 家美術攝影寫生基地成立,是年峨莊農民體育協會、美術書法攝影協會、盆景雕刻協會等相繼成立,其展出與比賽活動每年全鄉舉辦一次。1993年,開通有線電視網,至1997年已有26個村開通閉路電視。1999年,開通加密電視傳輸網路。2002年,有線電視入戶達5730戶,占總戶數95%。全鄉已有專職、業餘文藝宣傳隊2個、小劇團3個,美術攝影寫生基地12家。

建國前,僅有保和堂、永忠堂等幾家私人中藥鋪。1956年12月,成立聯合診所。1958年,由鄉衛生所改為鄉衛生院,同年,衛生院改為公社醫院。並在楊家、王家、秦家設保健站。1974年,全鄉實現合作醫療,按比例報銷醫藥費。1971年,有醫護人員27名,病床30張,農村衛生室32個,赤腳醫生36人。1992年,投資11萬元,改造病房、職工宿舍360 多平方米。2000年,投資26萬元對原門診大樓改貌。先後購置200ma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 血液細胞分析等大型醫療器械13件,累計投資達24.1萬元。到2002年衛生院面積4000平方米,病床20張,醫護人員20人,村級衛生室20個,衛生員36人。

人民生活

建國前,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峨莊溜,峨莊溜,窮山薄嶺光石頭,十年九旱秋不收,一年收成吃半秋”的民謠就是峨莊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1946年,進行土地改革,農民有了自己的生產生活資料後,走互助組、合作社、集體化道路,人民生活不斷提高。1949年,糧食畝產123 公斤。1958年,糧食畝產175公斤。1967年, 開辦村級廣播,至1970年32個村3200戶通廣播。1971年,開始村村辦電,至1976年32個村、5100戶用上照明電。198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95元。1985年,建立鄉中心敬老院,是年安置孤寡老人14名。1994年,農村幹部實行養老保險,老弱病殘農民實行定期補助,開通程控電話240門。2002年,31 個村開通程控電話用戶2798戶,占總戶數40%。是年,有線電視入戶5730戶。31個村分兩次全部完成農電網線路改造,用電實行統一限價規範管理。農村80%的戶對舊草房翻修改造為磚瓦房。全鄉已有拖拉機28台、汽車75台,摩拖車2814輛。小麥麵粉已成為農民的主糧,農民人均收入2002年達到2252元。

鎮村建設

1972年,修通洪峨路峨莊段。1974年,峨莊政府駐地至山橋全長8公里主幹線公路修通。1981年,投資40萬元,新建政府辦公樓和配套設施,1982 年 3 月啟用。1983年,32個大隊96公里村路整修竣工,實現村村通汽車。同年,峨李跨縣公路動工。1989年春,洪峨路峨莊段11公里路面柏油硬化。至1993年,已累計投工45萬個,搬動土石方230立方,先後修通峨李、峨沂、峨臨3條盤山跨縣公路總長13.8公里。是年峨莊至下雀峪公路段硬化,年底27個村實現社會化供水,自來水入戶率達93%以上。1994年,對政府駐地進行小城鎮規劃建設,一期工程投資500萬元,建商住兩用樓房800平方米,改造擴大集貿市場1000平方米。1995年,鄉村兩級110.8公里道路全部實現硬化達標。建商品樓 4000平方米。2002年,投資360萬元,對洪峨路峨莊段25 公里主路進行瀝青罩面,政府駐地安裝路燈55 盞。 累計整修市場1800平方米,建商貿樓房39900平方米。

中共地方組織

1939年,建立紗帽、西石、東峪、西峪、土泉、石溝、西導坪、東石等9個黨支部, 黨員 80 多人。1944年,中共益臨工委在後溝村設立四縣聯合辦事處。是年峨莊地區全境解放。1948年,已有28個村有黨支部,4 個村設黨小組,黨員366人。1951年5個小鄉,黨支部28個,黨員390人。1958年,建立中共峨莊公社委員會。1984年4月,改建中共峨莊鄉委員會。2002年底黨支部47個,黨員911人。

基層政權組織

1939年7月, 博山縣第七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區公所設在太河轄峨莊。1942年4月,峨莊建區公所。1950年,峨莊已有楊家、王家、峨莊、十畝、東石5 個小鄉政府。1958年,五鄉合併為峨莊鄉,是年9 月峨莊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成立。1968年3月,建立峨莊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4月,改建峨莊鄉人民政府。至2002 年仍稱峨莊鄉人民政府,設村民委員會31個。

民眾組織

1944年,建立婦女抗日救國會。1947年,建立以貧農為骨幹的“翻身委員會”。1949年12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博山縣第九區委員會成立,峨莊屬之。1958年,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峨莊委員會,婦女救國委員會改稱婦女聯合會。1964年,成立貧下中農協會, 1980 年撤銷。1984年,成立科技協會。1985年,成立老幹部協會。1986年,成立計畫生育協會。1987年,先後成立農民體育協會、林果生產協會、美術書法攝影協會。2001年,成立峨莊鄉政府機關工會。

政府情況

主要職責

1、制定和組織實施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計畫,制定資源開發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方案,組織指導好各業生產,搞好商品流通,協調好本鄉與外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抓好招商引資,人才引進項目開發,不斷培育市場體系,組織經濟運行,促進經濟發展。

2、制定並組織實施村鎮建設規劃,部署重點工程建設,地方道路建設及公共設施,水利設施的管理,負責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好護林防火工作。

3、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計畫生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綜合性工作,維護一切經濟單位和個人的正當經濟權益,取締非法經濟活動,調解和處理民事糾紛,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

4、按計畫組織本級財政收入和地方稅的徵收,完成國家財政計畫,不斷培植稅源,管好財政資金,增強財政實力。

5、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提倡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破除陳規陋習,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6、完成上級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領導班子成員分工

黨委書記朱慶農同志主持鄉黨委全面工作。分管組織、人武、經濟、人事工作。

黨委副書記、鄉政府鄉長李長文同志主持鄉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統計、審計工作。

黨委副書記李先來同志分工黨務、紀檢、機關、政法、下派幹部、農業和農村工作。分管政協、宣傳、統戰、科教文衛、群團、統治、司法、信訪、黨政辦公室,協調派出所、法庭、檢察室工作關係,協助 朱慶農同志抓好組織工作。

人大主席肖子春同志主持人大工作。分管老幹部工作。

黨委委員、鄉政府副鄉長李光明同志分工城建、土管、交通、工業、旅遊業、景區管理、第三產業、招商引資、安全生產工作。分管建委、公路站、安監站、景區管理辦公室、勞動保障中心。協調金融、稅務、工商、土礦所、郵政、電信、交管所、交警中隊、供電工作關係。協助處理原經委有關事宜。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常忠同志分工紀檢工作。主持黨政辦公室工作。

黨委委員、人武部長李海泳同志分工人武和組織工作。協助朱慶農同志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黨委委員王學平同志分工宣傳、精神文明、統戰工作。

鄉政府副鄉長王濱同志分工農業工作。分管農委和農口各站,協調煙站工作。協助李長文同志抓好統計工作。

鄉政府副鄉長陳斌同志分工科教文衛、計畫生育、民政工作。分管科教文衛辦公室、中心校、衛生院、計畫生育辦公室、民政辦公室、殘聯。協調天網視訊工作關係。

政協副主任李居剛同志主持政協工作。協助李光明同志抓好分管工作。

鄉信訪助理房耿賢同志分工信訪工作。協助王濱同志抓好農業工作。

鄉司法助理李燕同志分工司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610工作,依法指導、管理人民調解,開展法制宣傳,安置幫教、法律服務等司法行政工作。

鄉總工會主席李永章分工工會工作,主持建委工作,協助李光明鄉長抓好旅遊工作。

鄉計生辦主任陳光忠分工計生辦工作。

鄉長助理孟鑫同志協助陳斌同志抓好分管工作。

內設機構

下設有黨政辦、農委、經委、建委、民政辦、計生辦、公路站、林業站、司法所、財政所、記賬中心、安監站、敬老院。

各部門主要工作職責

黨政辦:負責綜合協調和後勤保障工作,做好上傳下達和來人接待工作,督促落實情況,擬定各類檔案,籌備召開會議。

農委:負責農業和農村工作。

經委:負責工業經濟、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

建委:負責城建、環保、旅遊工作。

民政辦:負責民政、殘聯工作。

計生辦:負責計畫生育工作。

公路站:負責鄉內公路工作。

林業站:負責鄉內林業工作。

司法所:負責鄉內司法工作

記賬中心:負責村級財務管理工作。

財政所:負責財政、審計、統計工作。

安監站:負責安全生產工作。

敬老院:負責院內五保對象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