峆壚寺

峆壚寺

蛤山盧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是膠東史載最久的古剎。 蛤壚寺位於煙臺市福山區的蛤壚山麓,其自然風光“蛤壚煙雲”被譽為“煙臺八景”之一。據史籍記載,此山“望之如見君子,草木暢茂,巔有靈泉,常有雲冠其巔”。峆壚寺規劃用地面積約90公頃,其中一期用地重建寺院的占地為5.988萬平方米。坐落於一座山谷,東、南、西三面環山,地勢自東南至西北漸低,最高點為海拔210米,最低點為海拔47米,絕對高差163米,谷內部分場地相對平坦。

基本信息

峆壚寺規劃

2011年5月2日,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的千年古寺———蛤壚寺重建奠基儀式,在福山區張格莊鎮國有林場蛤寺原址隆重舉行。

峆壚寺規劃用地核心位置呈不規則“魚”形,距城市幹道600餘米,南北長約460米,東西寬約170米。重建後的寺院主要分為外山門區和主寺院區。

外山門區主要包括外山門和通往主寺院的道路及附屬建築物、停車場、石牌坊和碑亭。外山門為嘉祥青石特製古建,坐落於公路旁,總長約18米,高15米。連線主寺院的道路綠化帶位置,每隔20米南北各建一座燈塔,共48座,每座燈塔高2.1米,寬0.8米。

主寺院區呈四進院,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藥師壇城及其配殿、法物流通處、僧人寮房及齋堂,兼俱宗教、旅遊及養生於一體,以傳統寺院為藍本,設計功能完善。主體建築呈唐代風格,設計使用的唐韻木製的門窗,也增強了室內的光照,主寺後還將建“塔林”。

一期工程後,將用1.2萬平方米的面積修建一座高約27米的青銅質菩薩塑像,還將用1.37萬平方米建設煙臺佛教協會辦公大樓。

環繞寺院還建有輔助性宗教建築以及辦公、旅遊、餐飲、住宿等設施。

峆壚寺的設計秉承古為今用、古今結合的設計理念,將建成一座中外結合的現代叢林寺廟,集佛教文化、傳統文化、傳統藝術於一身。

重建後的峆山盧寺將由僧人自主管理,向民眾免費開放,是煙臺五區中唯一一座正規寺院,也是膠東地區一所重要的佛教文化聖地。峆壚寺的建成將成為福山乃至煙臺的又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千年歷史傳說

峆壚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寺院經唐、宋、元、明、清歷代修建,頗具規格。近代以來,峆寺因年久失修,現殿牆尚存,殿堂僅存三間,其他殿堂都已改建,大批極具文化價值的碑碣或砌於牆中,或埋於地下。

關於峆壚寺的初建有一個傳說,相傳修建時,寺院周圍無水可取,要到南面很遠的一個水潭挑水。

一天,主持修建的明朗大師率弟子挑水歸來,途中遇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老人問道:“你們挑水做什麼?”明朗回答說:“修建寺院。”老人大笑,說:“大興土木,需要很多水,僅靠挑水,談何容易?”明朗笑著回答說:“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人提出想要喝水,並且一下子將僧人挑的水全部喝光了。明朗看了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問老人水夠不夠。老人笑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匣交給明朗說:“你在寺前選一塊空地,將匣子放在中央,然後打開。”說完,老人便消失了。明朗打開小匣,從匣中飛出一隻巨蛤,騰空而去,地上隨即出現一個老大的水潭。有了水,峆寺很快就修起來了。

寺院舊址北側有山泉,稱為峆泉,水從石竇迸出,有數十條泉水匯集於此。雨水充足的季節,水碰觸石頭的聲音數里外都可以聽到。泉水順著山路流下,在山底匯集成潭,俗稱“飲馬潭”。無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峆泉水終年綿綿不絕、堪稱“靈泉”。

寺院外側有千年古銀杏一株,樹齡已達1200年。從唐朝算起,雖經千年風雨滄桑,現仍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每年結果1000餘斤,被喻為“福山樹王”,周圍很多百姓至今仍延續著“祭樹”的風俗。銀杏冠幅達四五十米,4個成年人才可以抱得過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