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物質遺存璀璨豐富。岷縣,古稱岷州,史前為西羌之地。自公元前623年納入大秦版圖,先後置臨洮、溢樂縣治。西魏大統十年(公元544年)置岷州,經一千多年諸代歷史變遷,岷州一稱直延續至民國2年始改為岷縣。
古老的岷州,在多元一體、共生互補的中華文明滄桑歷程中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數千年來,勤勞淳樸的岷州兒女從洪荒走向文明。漁獵農耕、開疆拓土、生生不息,在岷山洮水間傳承創造了千古不朽的優秀文化藝術,留存了許多跨越時代的歷史文化符號。
在這片亘古之地上,史前文明、古蹟遺址、民俗宗教、民間文化等遺留豐富,遍布城鄉。本館旨在通過一件件來自社會的歷史文化遺物,以多角度、全方位,形象直觀地展示,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特徵的藝術成果,分門別類的呈現給大眾,以實物標本包含的優秀思想和藝術魅力,彰示岷州文化的遼闊與厚度,吸引、教育、激發當今的人們,特別是青少年了解歷史,熱愛中華,繼承發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建設美好家鄉的偉大事業中積極進取,開創輝煌。
建館歷史
岷州博物館位於岷縣清水鄉清水村,國道306線旁。是岷縣首家綜合性非國有博物館,主體為仿古建築,高六層,院內附屬建築2層,總面積為3262.5平方米,總投資金額6000萬人民幣。始建於2014年5月,於2016年12月免費對外開放,館內分傳統工藝製作體驗區、民俗文化展示區、文博產品銷售區、遊客接待中心、辦公區(日常辦公、學術研討、文藝創作)等。我館秉承“保護、傳承、弘揚”的辦館理念,充分利用社會不同層次的歷史文化遺物,通過全方位,多角度,形象直觀的展示,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特徵的藝術成果分門別類的呈現給大眾,以實物標本包含的優秀思想和藝術魅力,彰示岷州文化的遼闊與厚度,吸引、教育、激發當今人們,了解歷史,熱愛中華,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建設美好家鄉的偉大事業中積極進取,開創輝煌。
展廳設定
主展區分為四層,分別展示岷州銅鑄造、歷代洮硯、史前文明與古陶瓷以及歷代文物藝術品等。
手工鑄造廳
本館所展示的傳統手工銅(鋁)翻砂鑄造技藝產品,僅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地——岷縣清水鄉清水村為主要代表。
清水銅(鋁)鑄造 技藝,相傳始於明嘉靖天啟年間,由祖籍陝西的何姓鑄鐘匠移居岷州清水落戶而始。世代以鑄鐘為生,工藝秘不外傳。至清康熙年,應相鄰藏區各地宗教寺院和漢藏民眾生產生活所需,逐創新設計,反覆實踐,不斷改進提升技術,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各式產品相繼完成並進入社會,聲譽廣播。
清同治時期,封建統治面臨瓦解,社會動盪起伏。岷州各地人民紛紛組織起來,鍛造武器,固守自保,維護家園的和平安寧。鑄造技藝終由何氏家族傳於鄉鄰,一時間清水村鑄工劇增。應社會之需,產品鑄造猛增達空前,至民國,清水村有鑄爐30座,並傳往洮州、四川等地設爐。
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提高,這一傳統技藝得以發揚光大,村內現有鑄爐180餘座,參與這一行業的農戶250餘戶,年產各式大小器具16000餘件。1982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2010年被確認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產品主要有:鍋、桶、罐、缸、盆、爐、火盆、壺、餐酒具等。
宗教用品及藏式器具上的傳統吉祥圖等,主要有魚、蓮、旗、傘、座台、海螺、奔巴等。
銅鋁鑄造,以岷縣清水村獨特的鑄造技藝和其承載的不同文化功能,使人們能夠從每一件銅鋁鑄造器物的獨特視角,對甘肅非遺文化獲得文字敘事之外的另一種更形象,更直觀的解讀。
洮硯廳
主要展示歷代洮硯,特別是近現代洮硯、硯石、各種石材標本及雕刻技藝流程等。 硯台歷史悠久,見證了中華數千年的文明傳承。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研磨器,到秦漢逐漸發展為通常意義上的硯,至唐中期洮、端、歙三大石質名硯相繼出現並延續至今。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洮硯首先在洮河流域形成了獨特的洮硯文化,硯台逐漸在注重實用的前提下,人們更為看重的是石質之利和石品之美,並賦予更多的時代氣息和藝術特徵,進而由純粹的實用書寫工具演變為文人化、藝術化的藏品,體現出日趨興盛的文化內涵,形成了融溫雅的材質、精美的工藝、複雜的審美情趣為一體的中國硯文化。
洮河流域各地所制歷代硯台,有別於國內其他硯台造型,其中“硯台帶蓋”最具代表性。所制硯台無論何形狀均以硯蓋和硯體兩部分組成。一為北方氣候乾燥,硯有蓋可防止餘墨揮發;二為防止墨被塵染。此種形式被硯界稱為“雙硯”。
洮硯,因石材出自洮河而得名,著名硯石以洮河中下游的喇嘛崖石材最為珍貴。自唐宋以來其佳石盛譽名揚天下,歷代讚美不絕,傳承千年不衰。石之主體色以綠色為主,分綠、紫兩大類,特別是被稱為“鴨頭綠”、“鸚哥綠”、“鷿鷈血”等石色的傳統老坑崖石最有名。綠色色澤藍幽綠翠,肌體瑩潤艷麗,紋理尤如清澈流動的洮河水碧波泛漾;赤紅色的 “鷿鷈血”也稱“羊肝紅”,其色如鷿鷈鳥脖頸之羽和新鮮的羊肝臟,與“鴨頭綠”齊名。出自喇嘛崖深洞的此類石材其質地溫潤瑩嫩,水波漣漪,有的紋如排浪,奔騰狂瀉,是十分難得的珍貴硯材。喇嘛崖石製成的硯台“澀不留筆,滑不拒墨”,呵氣成雲,下墨如油、貯水不凅。為文房重器,國之瑰寶。綠石又按石色深淺分為:
碧綠色:綠中微顯湖藍,俗稱“鴨頭綠”,已成洮硯的代名詞,艷而不俗、堅而柔嫩,石紋分寬、細水波,如微風蕩漾,平緩舒展,“洮河綠漪石”是洮硯石中的最高等級,今已十分罕見。
輝綠色:色稍深於“鴨頭綠”,俗稱“鸚哥綠”。質地純淨細膩,柔潤如脂,少有雜質,有的無紋,有的雲霧凝雯,極品不可多得。
翠綠色:如碧葉,似湖水,綠中泛淡藍色。紋理多為細水線和雲霧狀,其中一種肌理純淨潤嫩,石色綠藍,含水量重的石材,是洮硯石中珍品。
另有墨綠色與香蕉黃色石。
陶瓷廳
新石器時代大約始於史前1萬年至史前2千年左右,是人類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人類開始定居,磨製石器、制陶、紡織已經產生,工具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社會和生產力的發展,農耕、畜牧的出現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各種文化的產生成為此後古代文明的源泉,其中廣泛分布於洮河流域乃至甘肅各地的遠古文明,如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遺留了大量的玉器、石器、骨器、陶器和少量銅器,顯現出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進步,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馬家窯文化(前3800年—前2700多年):以彩陶為代表的馬家窯文化出現於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分馬家窯、半山、馬廠三個類型,代表了不同的發展時期。器型主要有壺、罐、瓶、缽、盆等。多為細泥橙黃色陶製,表面打磨光滑繪以彩條、帶紋、圓點紋、水波紋、漩渦紋、方格紋、人面紋、蛙紋、舞蹈紋等。圖案設計構圖嚴謹,條帶繪畫筆法嫻熟。精美流暢的線條,韻律強烈的動感,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在我國創造了迄今為止最為輝煌的彩陶藝術,當之無愧地臻成中國彩陶史上的巔峰。
齊家文化:(3500年—4200年),以出土地廣河縣齊家坪命名,同樣在洮河流域,省內外各地遺存廣泛,此一時期的制陶業比馬家窯文化時期有了明顯進步。器物以黃色素麵陶器為主,有些罐類和三足器印有籃紋和繩紋,器型主要有雙耳罐、盤、鬲、盆、豆等,以雙大耳罐和高領雙耳罐最富有特色。
石器:使用磨製的石器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也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這一時期磨製的石器已擺脫了粗獷而顯得精緻,除了少數原始宗教崇拜器外,生產生活用器均在器型上變小、變巧。在人口急劇增加,社會分化程度提高,農業畜牧業充分發展的條件下,精巧的實用石器進一步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骨器:是用動物的骨、角、牙等製成的生產生活用品,也是人類畜牧業和狩獵業發達基礎上出現的原始文明,與石製品、木製品、陶製品一樣,同屬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骨製品種類較多,常見的主要有針、錐、魚標、刀鑿、篦子、紡錘、魚鉤、鋤、斧、短劍、箭鏃等。然而同石器一樣,最終因金屬器的出現和使用而逐漸消失。
玉器:精美的玉器是齊家文化的傑出代表。除了部分和田玉外,主要玉材是來自甘肅、青海的地方玉。玉色分墨綠、艾青、豆綠及金石類墨色石材。一般說來,禮器類的琮、璧、環、璜、鉞、刀鉞、璋等,都選用玉質滋潤、色澤純美的上等好玉,工具類如斧、錛、鑿等主要選用普通玉材。
我國瓷器源遠流長,是由陶發展而來,英語把瓷器和中國統稱為“china”。瓷器最早出現於東漢時期,以原始青瓷為代表,由陶器發展而來。至隋唐五代宋金元得到全面發展,明清時期達到頂盛。各種單色釉瓷和青花、五彩等艷麗華貴的彩色瓷,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局面。本館展示除少數的彩色瓷外,主要有北方窯口的青瓷,特別是流傳在岷州各地的黑色瓷器。
黑瓷,是我國從古至今最重要的單色釉瓷之一,到唐代燒造技術已日趨成熟,大量黑瓷器用品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北方瓷器的主流之一。宋代黑瓷進一步發展,從普通百姓至王尊貴族、皇室使用黑瓷成為新的社會時尚。檔次不同的黑瓷及黑瓷窯變藝術品層出不窮。清代康熙時燒造的黑瓷——“烏金釉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黑釉瓷是一種以鐵作為呈色劑的瓷器,以自然黃土為原料,屬於泥釉,其中醬色釉、茶葉末釉瓷是黑釉在燒造過程中還原環境時所產生。當北方人熟練掌握了黑釉燒造的技術後,在充足的原料條件下,民用產品成本降低,日用品普及到了民間,燒造十分便捷,大部分極為粗率。元明清直至現當代,黑瓷燒造使用量達到了最高,成為北方廣大地區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至今,一些邊遠鄉村仍能見到。
黑釉瓷不管是純色的幽美,還是窯變的詭譎,抑或是刻(剔)花的流暢,無漂浮之感、無時俗之氣,質堅釉瑩耐酸鹼,樸實無華,拙而不媚,是中華文化的優秀代表。
灰陶:灰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長河中孕育的一顆璀璨明珠,岷州灰陶在製作技藝上沿襲了秦磚漢瓦的工藝,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文化內涵豐富,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2008年被確認為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綜合藝術廳
青銅器是人類文明三大起源之一,與文字、城市比肩齊名,是世界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中國是最早進入青銅器時代的國家之一。5000年前就已開始使用青銅器作為生產工具、禮器和大量的生活用具。至秦漢,以商周時期最為鼎盛,其器型多姿,花紋繁縟,渾厚凝重,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獨特地位。
中國在公元2000多年原始公社制解體時期就進入了青銅時代。人類在尋找石器時認識了礦石,在燒制陶器時發明了金屬冶煉。原始的制銅術為古代冶金技術奠定了基礎,冶金技術的發展又為運用青銅製作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和武器提供了條件,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勞動方式,甚至統治結構,這種改變逐漸形成一種文化性,產生了中國深遠持久的青銅文化。青銅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中深刻影響著政治、經濟和文化,就其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迄今青銅器的鑄造工具、造型藝術和文化內涵仍運用在現代工藝和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之中,推動中國金屬製作工藝和傳統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中國的貨幣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貨幣文化。先秦時期,各諸國實行不同的貨幣制度,在不同地區使用形態各異的刀幣、布幣、環錢。到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及明代以後主要的流通貨幣白銀等。甘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遺存有大量珍貴的歷史貨幣,同時形成了富有地方色彩和地域特產的貨幣文化。史載宋代岷州就設有鑄錢機構,北宋元豐至大觀年間(1078年—1110年)秦鳳路岷州滔山(今本館所在地清水鄉)監鑄錢30餘年,歲鑄元豐、元佑紹聖和大觀年號鐵(銅)錢30萬貫。《岷州續志尋訪錄、雜記》亦載:“光緒十六年,苟姓於北門內地掘窯,得各種錢鐵數十萬,制如熙寧大錢,或粘成塊。白諸官,熔鑄為鍾。”由此可知在岷州鑄錢歷史悠久,貨幣充盈,在本地發達的商貿流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銅鏡在商代最早作為祭祀的禮器出現,到春秋戰國而至西漢末期逐漸走向民間,體現出其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文華麗,銘文豐富等特點,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香爐是“香道”必備的器具,也是華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由東漢至唐、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香爐,每一件都飽含禪韻,蘊含著一種人文觀念,將銅金屬的經典氣質淋漓展現。
本廳所陳列文物,主要以青銅器為主的歷代古貨幣、兵器、佛像、法器、銅鏡及香爐等。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形成了異彩紛呈,琳琅滿目的展示格局,成為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民俗文化展示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產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展示區將集中展示以古老岷州的各類農耕生產器具為代表的農耕文化,體現岷州民俗文化的哲學精髓,即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資源。
工藝製作體驗
岷州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製作區,主要包括洮硯製作、灰陶製作、銅鑄造品製作、名貴木質雕刻製作、傳統香料製作、剪紙、洮繡、皮影、各種佛珠掛件製作等。 洮硯製作以老坑石料為材,設計和雕刻由高級雕刻藝術師操刀。以體現出主題意境深邃高遠,從而彰顯出強烈的藝術效果。灰陶在製作技藝上沿襲了秦磚漢瓦的工藝,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銅鑄造由岷縣清水鄉資深鑄匠擔綱,鑄品包括銅火盆、銅香爐、銅鐘及銅鋁大鍋等。木雕工藝選用質地細密柔韌的樹種,以椴木、樺木、楠木、柏木、沉香、紅木和龍眼等木料進行雕刻,充分體現出木雕藝術的趣味性和環保的材質美。根雕則以樹根的自然變形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體現出“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自然美和創造性,不斷雕刻出精品。佛珠手串加工則以名貴檀
香木等材料,進行現場加工製作,讓它不僅作為一種美麗的飾物,濕潤恬靜,以一種高尚的人文情懷裝點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熱愛非遺文化,承傳以人為本的核心和活態流變,讓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