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無刺的仙人掌類植物,具肥厚的直根。植株呈球形或扁球形,灰綠色,被白粉。有許多疣狀突起,疣狀突起呈蓮座狀,綠色或灰綠色,表面被白粉,上扁平或微凹,平滑;外觀上看沒有刺,事實上植株中部剛長出的疣突是有刺的,但很小而且早衰,所以看上去沒有。疣突間有白色或淡黃色綿毛 。夏季開花,花生於莖中心處,花被片白色;漿果光滑,以後變乾,種子黑色 。
生長環境
性喜溫暖、陽光充足及空氣流通的環境,耐寒,適生於排水良好、透氣的沙礫土中,耐乾旱,忌積水 。冬季要求冷涼並保持盆土乾燥,較耐寒。自根植株生長很慢,母株結實率很低,果實成熟時間很長 。
分布範圍
墨西哥北部 。
種群現狀
瀕危類別:漸危。
保護級別:三級 。
栽培繁殖技術
繁殖方式
常用播種或嫁接繁殖。
1、嫁接繁殖:實生 苗生長很慢,常用嫁接促其快長,嫁接砧木用仙人球或量天尺。栽培要用深筒盆,最佳上盆、移栽時間為春末及初秋。上盆前,去掉毛髮根系,保留主根,在傷口處塗抹殺菌粉,放置在通風處晾乾。
晾曬後,將植株上盆並置於濕度高、溫差大的遮陽環境中,一周后每隔三天從盆底吸一次水,15天后正常澆水。生長季節可充分澆水,人秋後減少澆水,冬季要求氣溫冷涼並保持盆土乾燥,越冬溫度為0℃以上。每年換盆 。
2、播種 繁殖:在5—6月進行,採用室內盆播,發芽適溫為20~25℃,播後7~10天發芽 。
栽培要點
1、光線、溫度及通風:要想植株健康的成長,除了擁有強壯的根系吸收及正常的澆水施肥養護下,還需要充分利用光線、溫度及通風條件進行調節,才能保證健康的生長繁殖。
光線:對於生長在墨西哥北部的岩牡丹植物來說,適中的日照強度對植株的生長尤為重要。在野生環境下,大多野生岩牡丹植物被石土半掩埋在地下,能夠有效抵抗高強度陽光的直射。太陽光能夠保持其葉片的緊密性,同時促進根系的發展,使植株健康成長。當然,高強度光照能夠促進碩大根系的形成,同時也會使植株葉片發黃、乾縮,這對於愛好者養殖而言從失去了一定的觀賞性(特別大多園藝品種,在強光下將迅速發黃、乾縮,從而失去園藝觀賞性),同時對於剛上盆的植株,高強的光照將使其迅速脫水,甚至導致死亡。
通過園藝及野生植株對比能夠看到,由於濕度、水分、光照都適中,園藝植株長的非常飽滿並且色澤艷麗,經過筆者的經驗,園藝植株需要柔和的光線及較大的空氣濕度才能保證其葉片的飽滿性,如果在強光下照射,會使植株葉片立刻萎縮、發黃,從而完全失去園藝的觀賞性,勝者會使根系供養不足從而導致死亡。
2、溫度及通風
牡丹最佳生長溫度(室外:白天30度、夜間20度;溫室白天40度、夜間20度)高於40度岩牡丹植物生長緩慢,當長時間超過45度時植株停止生長,當溫度達到50度,又無良好的通風條件,植株將迅速萎縮、疲軟、有可能會發生植株被灼傷甚至有死亡的可能(此現象在園藝品種中表現更為明顯)。對此,在炎熱的夏季,當養殖溫度上升到45度,應加以強行通風、遮蔭,從而舒緩因溫度升高造成的植物損失。
健康植株在5℃以上的溫度就已經完全滿足越冬的要求。最難控制的是花期到12月中下旬及入春後第一次澆水後的這兩段時間,此時植株的根部並沒有完全乾燥,如溫度降低至5度環境,將可能導致根系腐爛現象, 對此建議在冬季儘量維持10度以上溫度,並適當保持空氣濕度,從而有利於春季植株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