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漿岩與變質岩簡明教程

《岩漿岩與變質岩簡明教程》是2008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捷[地質學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九章,系統地介紹了岩漿岩與變質岩的概念、物質成分、結構構造、產狀和相、分類、形成及演化、分布規律、成礦規律、野外工作方法和油氣儲集特徵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內容全面,圖文並茂,基本上反映了岩漿岩石學與變質岩石學的研究現狀和水平。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和地球物理學專業等的教材使用,並可供科研和生產人員參考。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岩石和岩石學的概念

第二節 岩石的成因分類

第三節 岩石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第四節 岩石學的發展簡史

第五節 岩石學的研究方法

第六節 岩漿岩與變質岩在油氣勘探中的意義

第一章 岩漿岩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岩漿與岩漿岩的概念

第二節 岩漿岩的物質成分

第三節 岩漿岩的結構和構造

第四節 岩漿岩的產狀和相

第五節 岩漿岩的分類

第二章 岩漿岩的主要類型

第一節 超基性岩類(橄欖岩—苦橄岩類)

第二節 基性岩類(輝長岩—玄武岩類)

第三節中性岩類(閃長岩—安山岩、正長岩—粗面岩類)

第四節 酸性岩類(花崗岩—流紋岩、花崗閃長岩—英安岩類)

第五節 鹼性岩類(霞石正長岩—響岩類)

第六節 脈岩類

第七節 火山碎屑岩

第三章 岩漿岩的形成及演化

第一節 關於原始岩漿問題

第二節 原始岩漿的演化機理

第三節 主要岩漿岩的成因

第四節 岩漿結晶過程中的物理化學原理

第五節 板塊構造與岩漿活動簡介

第六節 中國岩漿活動簡況

第四章 岩漿岩區的野外工作方法

第一節 侵入岩區的野外工作方法

第二節 噴出岩(火山岩)區的野外工作方法

第五章 岩漿岩油氣儲集特徵簡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與儲集空間關係密切的火山岩相特徵

第三節 儲集空間類型

第四節 儲集空間控制因素

第五節 儲層評價和分類

第六章 變質作用概述

第一節 變質作用及變質岩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變質作用的因素

第三節 變質作用類型

第四節 變質作用方式

第七章 變質岩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變質岩的物質成分

第二節 變質岩的結構和構造

第三節 變質岩的分類

第八章 變質岩的主要類型

第一節區域變質岩

第二節動力變質岩

第三節 接觸變質作用及其岩石

第四節 氣成熱液變質作用及其岩石

第五節混合岩化作用及混合岩

第九章 變質岩油氣儲集的特徵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變質岩儲層的岩性特徵

第三節 變質岩的儲集空間及其含油性

第四節 變質岩儲集空間控制因素

第五節 變質岩儲集體

參考文獻

附錄 常用圖版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岩漿岩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岩漿岩的結構和構造

岩漿岩的結構和構造是岩漿岩的基本特徵之一,它不僅反映岩漿岩形態上的特點,還是研究岩漿岩成分和形成條件的重要依據,並且也是研究沉積岩中的碎屑岩成分之一的岩屑來源、源區岩漿岩類型的直接標誌。

岩漿岩的結構(Texture)是指組成岩漿岩的礦物(包括玻璃質)結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態及其相互關係的特徵。岩漿岩的構造(Structure)是指岩石中不同礦物集合體之間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

一般來說,岩漿岩結構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決定於岩漿岩形成時的物理化學條件(如岩漿的溫度、壓力、粘度、冷卻速度等);而岩漿岩構造的特點則除了岩漿本身的特點外,還與岩漿岩形成時的地質因素(構造運動、岩漿的流動等)有關。成分即使相同的岩漿岩,由於生成條件不同,結構和構造也不同。因此觀察結構和構造時,不僅要認識它的形態特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不同結構和構造的形成條件,以及它們在確定碎屑岩岩屑來源、源區岩漿岩類型和石油地質上的意義。

一、岩漿岩的結構

根據上述結構的定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描述岩漿岩結構。

(一)結晶程度

結晶程度是指岩漿岩中結晶物質和非結晶玻璃質的含量比例,按結晶程度可將岩漿岩結構分為以下三類。

1.全晶質結構(Holocrystalline texture)

全晶質結構(圖1-3)指全部由礦物晶體組成,不含玻璃質。它表示岩漿在緩慢冷卻的條件下從容結晶而成,多形成於深成侵入岩中。

2.半晶質結構(Hemicrystalline texture)

半晶質結構(圖1-3)指岩石中既包含礦物晶體,又有非晶質的玻璃質存在,多見於噴出岩或超淺成侵入岩中。

3.玻璃質結構vitreoustexture)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