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由未結晶的火山玻璃質組成的岩石的結構。其同義詞為玻質結構,此結構也常用於基質。組分沒有結晶,為純碎玻璃質的結構。由於熔岩噴出地表,冷卻很快,以致其中原子或離子來不及組合形成有規則排列的結晶物質,遂凝固形成天然的玻璃物質。玻璃質肉眼看來是緻密塊狀,具玻璃光澤及貝殼狀斷口。在正交偏光下無光性反應等,以此區別於隱晶質。玻璃質是不穩定的,隨時間和物理條件(溫度和壓力)的變化,會發生脫玻化或晶化作用,轉變成結晶質。玻璃質主要出現在酸性熔岩(尤其基質)中,或淺成、超淺成侵入體的邊部(冷凝邊、淬火邊)
相關詞條
-
斑狀結構
斑狀結構(Porphyritic texture):岩石中礦物顆粒分為大小截然不同的兩群,大的稱為斑晶,小的及不結晶的玻璃質稱為基質。其間沒有中等大小的...
涵義 引申 定義 性質 -
岩漿岩結構
岩漿岩由於形成的環境不同,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結構和構造。 岩漿岩的結構是指岩石中礦物的形態、大小和結晶程度,以及顆粒之間的關係。 岩漿岩的構造是指岩石中礦...
-
岩石結構
岩石結構(texture of rocks)組成岩石的礦物的結晶程度、大小、形態以及晶粒之間或晶粒與玻璃質之間的相互關係。有時因在某種岩石中較為典型,結...
基本內容 -
半晶質結構
半晶質結構是岩石由部分晶體和部分玻璃質組成。多見於淺成岩和火山岩中。
-
球粒結構
"球粒結構(spherulitic texture
-
交織結構
aa。
-
間隱結構
間隱結構,又稱填間結構。間隱結構由輝石和斜長石及黯黑色玻璃組成玄武岩常見的一種結構。
-
拉斑玄武結構
又稱填間結構,表現為在雜亂分布的長條狀斜長石所組成的多角形空隙中,既充填有輝石和磁鐵礦等小顆粒,又充填有隱晶質或玻璃質,是介於間粒結構和間隱結構之間的過渡類型。
-
霏細結構
"texture):脫玻化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形成極細的、它形的長英質礦物顆粒的隱晶質集合體,但顆粒間界線模糊,形狀不規則,稱霏細結構。 淺色火山岩或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