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松鼠骨

岩松鼠骨

岩松鼠骨,中藥名。為松鼠科動物岩松鼠 Milne-Edwards、側紋岩松鼠(Thomas)的骨骼。岩松鼠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河南及四川等地。側紋岩松鼠分布於廣西西南部、貴州西南部及雲南等地。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跌打疼痛,骨折,腰腿痹痛。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骨骼。

性味

味甘、鹹,性平。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活血止痛。

主治

跌打疼痛,骨折,腰腿痹痛。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瘀滯作痛:岩松鼠骨,焙焦研粉。黃酒沖服,每次15g,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2、治骨折:岩松鼠骨,置炭火烤酥,研成細末。每服5g,黃酒送下,日服2次。(《常見藥用動物》)

用法用量

內服:焙焦研粉,黃酒沖,5-15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捕後殺死,剝皮剔淨肉,取骨骼置通風處晾乾。

形態特徵

1、岩松鼠,又名掃毛子、石老鼠。外形似松鼠,體長約22cm,重達350g。臉部有頰囊。眼大,眼周有一黃白色環。耳端無簇毛。後肢較前肢長,後足跖被毛。尾超過體長一半以上。體背部、四肢外側被青黃色毛。毛基為深灰色,中段為黑色,尖端為黃色。腹面、四肢內側為淺黃灰色。頸部略帶白色。眼與耳間色較黃,耳背部有灰色斑。吻為深黑色。尾毛稀疏而蓬鬆,雜有白色長毛。夏毛較灰,冬毛偏黃。

2、側紋岩松鼠,又名白喉岩松鼠、弗氏岩松鼠。外形似赤腹松鼠。體長18-25cm,重約380g。耳大明顯,長2.5-2.8cm。前足爪粗壯而長。後足跖完全裸出,並有一長形踝墊。尾較短,為體長3/4。體背暗棕褐色,體側、面頰、耳背棕赭色。眼周具棕黃色眼環。兩體側從肩部到臀各有一條細窄白紋。腹面淡棕黃色,胸腹中央線呈橙黃色而喉部具純白喉斑。其餘與體背同色。但尾背的毛長而蓬鬆,長毛近端處具白色,形成尾外緣的白色毛邊。

生長環境

1、岩松鼠:棲息于山區樹林、丘陵岩石較多處。以堅果及植物種子為食。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河南及四川等地。

2、側紋岩松鼠:棲息于山區稀樹灌叢、丘陵山地。營半樹棲或地棲生活。早晚活動。以堅果、種子、樹葉為食。分布於廣西西南部、貴州西南部及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生藥全長約200毫米左右。骨骼上帶有殘肉及肌腱,頭顱呈長橢圓形,上下頜帶橙色門齒各一對,四肢彎曲,尾椎骨細長,排列成鞭狀,有時並留有灰黃的毛。氣腥。

相關論述

1、《中國動物藥》:“活血祛瘀,鎮痛。治跌打損傷,骨折瘀痛等。”

2、《中國藥用動物志》:“有活血祛瘀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腰腿痹痛等症。”

3、《常見藥用動物》:“治瘀血作痛,骨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