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白沙鎮下轄村]

岩下村福建龍巖新羅區白沙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白沙鎮政府所在地西南部三公里處,平均海拔高度250米左右,共轄4個村民小組,138戶,總人口512人。耕地面積446畝,林地面積6500多畝,是我區水稻制種和烤菸基地之一,又是革命據點村。

岩下村是原來南卓村所屬的其中一個自然村,於1990年申請經上級批准成立為獨立行政村,自成立二十多年2016年,岩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主要是由原來的交通閉塞,地處偏僻的小山村,變成交通發達和各方面發展迅速的明珠村。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岩下村靠科技進步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充分調動農民主體積極性,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科學編制村發展規劃,統籌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農民教育、村務管理等內容;建立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鄉村管理長效機制;堅持整體建設和局部改造相結合,為建設生態型、文化型、節能型、民俗型、旅遊型等充滿時代氣息的新農村而努力。例如大力發展山地綜合開發,建立了多元化的經濟產業結構,有煤礦資源、工業開發區、竹器加工廠及產業化楊梅生產基地等,村民主要以水稻制種和種植西瓜、烤菸、蔬菜及花生等經濟作物為支柱產業,村民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村財收入也在逐年增長。2011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已達7500元,較上年增長了10%,全村就業人員占到勞動力總數85%以上,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100%、自來水入戶率100%、電話擁有率均要達到100%,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適齡青少年全面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2008年我村被省列入省級造福工程示範點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在上級領導和部門大力關心和支持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已建成占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14497平方米的新村安置公寓,可安置全村138戶512人,自2010年7月交付村民使用至2015年,已有120多戶經過裝修搬入新居,其他安置戶也在逐漸裝修中,預計2012年底前大部分村民能搬入新居享受城市化的生活。
2010年7月已建成占地1.1畝,建築面積725平方米,內設黨員活動室、老人活動中心、農民書屋、便民衛生所、現代遠程教育播放室等服務功能齊全、配套設施完善的村級綜合服務場所。村兩委和小組長成立社區綜合管理服務辦,將社區樓院、樓宇、路段劃分為6個部分,採取定人、定責、定崗,包片區責任制。社區綜合管理服務辦內設有綜治聯防站,制定了門衛制度,有專職保全人員6人,社區24小時有社區專職保全員進行輪流定點值班和巡邏,在主要道路、交通路口裝有公安技防設施和攝像頭;設有保潔站,聘請3名社區保潔員,居民住宅區道路、河流、溝塘實現了日常保潔,長效管理;設有社保站,建立幫扶機制,對轄區內房屋租賃、售房、下崗待業、流動人口、家政服務、勞動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情況深入了解,縱橫聯動,方便排隱患、解矛盾。2015年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50餘條;化解矛盾糾紛10起;消除各類安全隱患5起;組織義診、發放藥物3次;醫療補助3起;逢年過節走訪慰問老幹部、老黨員、殘疾人以及五保戶老人,年發放慰問金、救濟金5400元;對社區失業人員進行跟蹤服務,進行職業介紹5人,組織失業人員技能培訓11人次。都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11月開辦了為期5天的“陽光工程”種養植培訓班,聘請了10名專業知識豐富、教學功底過硬的專家利用晚上時間為農民授課,培訓學員200餘位。村級綜合服務場所既促進了農村社會管理的創新完善,又切實解決村黨支部、村委會“有陣地辦事”,“方便民眾辦事”的實際問題,使陣地真正成為教育培訓黨員、民眾,傳播致富信息和先進文化的陣地和“視窗”。
為了方便農民的生產生活,全線更換自來水總管道並建立500米標準化水利灌溉渠道、200m的化糞池以及300m3的淨化池實現了生活用水和污水處理的一體化;2015年底6000m2的新村路面全面整體硬化完成。2016年已入村主幹道已拓寬至7米,村內支路、環路拓路至5米,入戶道路按2.5~3米鋪設水泥路,保證大部分住戶能達到小車入戶。同時社區還不惜加大投入,建好技防監控室、在村內主次幹道安裝了65盞太陽能路燈以方便農民夜間出行,保障行人安全。多次開展以“打造平安社區,共建文明家園”為主題的平安文明社區創建宣傳活動;強化防範,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防控體系,提高村民防範意識。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做到矛盾糾紛發現得早,調解得了,處理得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