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枕

岔枕是用在鐵路道岔上的專用軌枕。

岔枕是用在鐵路道岔上的專用軌枕。岔枕的結構一般會與普通的軌枕不同。道岔處要引導機車車輛從一股道轉入另一股道導至此處的軌枕受力狀況與產生的應力會跟普通線路上的軌枕情況不同。因此,岔枕的結構與一般軌枕的結構也不同。
在我國鐵路上,岔枕以使用木枕為主,近年來還設計和試鋪了混凝土岔枕及鋼岔枕。
木岔枕斷面和普通木枕基本相同,長度分為12級,其中最短的為2.60m,最長的為4.80m,級差為0.20m,採用螺紋道釘與墊板聯結。
鋼筋混凝土岔枕最長者為4.90m,級差為0.10m。混凝土岔枕與Ⅲ型混凝土枕具有相當的有效支承面積,採用無擋肩形式,岔枕頂面平直,岔枕中還預埋有塑膠套管,依靠扣件摩擦及鏇入套管中的道釘承受橫向荷載,按7mm配筋。
為了不讓轉換設備占用枕木空間,適應大型養路機械設備的需要,提速道岔中還設計並採用了鋼岔枕。鋼岔枕內腔應滿足電務轉換設備的安裝要求,同時考慮允許尖軌或心軌±15mm的伸縮量。鋼岔枕外寬要控制,以保證與相鄰岔枕間形成足夠的搗固空間。
鋼岔枕自身還應有足夠的剛度,在輪載作用下儘可能減小撓度,保證為上部構件及轉換設備提供良好的支承條件。
鋼岔枕與墊板、外鎖閉設備間設有絕緣部件。鋼岔枕底部焊有不規則條塊,增大與道床間的摩擦係數。
為使道岔的軌下基礎具有均勻的剛性,岔枕的間距應儘可能保持一致。轉轍器和轍叉範圍內的岔枕間距,通常採用(1~0.9)倍區間線路的枕木間距。設定轉轍桿的一孔,其間距應適當增大。道岔鋼軌接頭處的岔枕間距應與區間線路同類型鋼軌接頭處軌枕間距保持一致,並使軌縫位於間距的中心。
鋪設在單開道岔轉轍器及連線部分的岔枕,均應與道岔的直股方向垂直。轍叉部分的岔枕,應與轍叉角的角平分線垂直,從轍叉趾前第二根岔枕開始,逐漸由垂直角平分線方向轉到垂直於直股的方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