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途二首

山途二首

《山途二首》是明代詩人王守仁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作品。這組詩寫景抒情,懷古諷今,意境深遠。詩人以在山途中所見的景色起興,結合自己的遭遇以“世事”的思考檢驗來證明作者的追求與古人是相通的,由此喚起人們在紛繁的俗事中去探索人生的真諦,接著,作者又以司馬相如為什麼能寫出子虛賦這樣的名作來設問,一是對古人的緬懷,二是對自己遭遇的不滿,司馬相如作子虛賦見漢武帝而得官,而王守仁卻因進諫丟官,作者用這個典故借古諷今,自然妥帖,不留痕跡。

作品原文

山途二首

(一)

上山見日下山陰①,陰欲開時日欲沉。

晚景無多傷遠道②,朝陽莫更沮雲岑③。

人歸暝市分漁火④,客舍空林依暮禽。

世事驗來還自頷⑤,古人先已得吾心。

(二)

南北驅馳任板輿⑥,謫鄉何處是安居?

家家細雨殘燈後,處處荒原野燒余。

江樹欲迷遊子望,朔雲長斷故人書⑦。

茂陵多病終蕭散⑧,何事相如賦子虛⑨。

作品注釋

①見日:看見太陽。

②傷遠道:憂慮路途還遠。

③沮(jǔ):阻止。

④暝市:傍晚的市集。

⑤自頷:自己摸著下巴。

⑥板輿:古時的車輛。

⑦朔云:北方的雲。

⑧茂陵:地名,漢代司馬相如曾住在此地,故以地名指代司馬相如。

⑨賦子虛:作《子虛賦》。司馬相如曾作《子虛賦》。

作品譯文

(一)

上山時有太陽下山時卻陰沉沉的,陰雲散去時太陽也要落山了。

天時已晚路途還遠令人憂慮,朝陽可不要被那些小山擋住了。

遊人回到傍晚的集市,分散到燈火的地方,旅社挨著空曠的樹林,樹林裡棲息著晚歸的禽鳥。

我自己摸著下巴思考反省世間的事,才知道古人早就知道了我這種心思。

(二)

任憑車兒載我南北驅馳,貶謫到這裡何處才是我安居的地方?

濛濛細雨後家家點亮昏暗的油燈,到處原野荒蕪留下野火燒過的痕跡。

江邊的樹影迷濛了遊子遠望的眼睛,北方的層雲長期隔斷故人的書信。

多病的司馬相如最終悄然離開人世,是什麼事情啟發他寫出《子虛賦》這樣的名作。

作者簡介

山途二首 山途二首

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二十八歲參加禮部會試,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廣東等地爆發民亂,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啟用,並平定了寧王等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學大師,著有《傳習錄》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學說的集大成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