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葉上病斑多角形,黃綠色;葉背霉層灰白色。孢囊梗單枝或多枝,295-462μm×5-9μm,主軸占全長2/3,基部不膨大,上部叉狀分枝4-5次,末枝直或稍彎,長3.5-12.5μm,呈直角開張。孢子囊近球形、橢圓形、卵形,淡黃色,14-23μm×13-19μm,長寬比值為1.07-1.21。卵孢子未見。
中國分布
長萼雞眼草KummerowiastipulaceaMakino:黑龍江密山(HBAU05)。
據白金鎧(1957),此菌在上述同一寄主上還分布在黑龍江拉哈;劉惕若和白金鎧(1982)又發現於黑龍江寧安、東寧、勃利、綏芬河、克山。據李玉等(1988),此菌在上述寄主上亦分布在吉林長春。又據陶家鳳(1985),此菌也寄生於餓螞蝗Desmodiumsambuense(D.Don)DC.,分布在四川漢川和青川。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
本種特點
據白金鎧(1957),卵孢子生於葉組織中,球形,淡黃色,直徑27.5-32.5μm,壁厚3μm,光滑,橙黃色。
此菌自宮部(Miyabe,1935)發現命名後,伊藤和德永(Ito&Tokunaga,1935)繼之在日本北海道、本州亦採得寄生於山螞蝗DesmodiumracemosumDC.、山黑豆DumasiatruncataSieb.etZucc.和Fal-catacomosaO.Kuntzevar.japonicaMakino。由此可知,此菌的寄生專化性與豆科寄主植物的屬間關係比較寬鬆,如雞眼草屬Kummerowia列於岩黃蓍族Hedysareae下的山螞蝗亞族Desmodiinae,同它關係接近的有山螞蝗屬Desmodium、胡枝子屬Lespedeza、杭子梢屬Campylotropis等,而山黑豆屬Dumasia和Falcata(?=兩型豆屬Amphicarpaea)列於菜豆族Phaseoleae下的大豆亞族Glycininae,它們和大豆屬Glycine接近。白金鎧(1957)最先在黑龍江拉哈採得寄生於長萼雞眼草Kummerowiastip-ulaceaMakino(此菌的新寄主)上的此種霜霉後,鑑定為山螞蝗霜霉PeronosporadesmodiiMiyabe,本是正確的。因其形態與伊藤(1936)鑑定寄生于山螞蝗DesmodiumracemosumDC.上的P.desmodii是相同的。至於李玉等(1988)主張將此菌更名為雞眼草霜霉P.kummerowiaeY.Li&Pai,作為新種,所舉理由之一是從不同地區採得的長萼雞眼草上的霜霉,孢子囊大小都較P.desmodii為小,色澤偏淡黃;理由之二是此菌的寄主雞眼草屬Kummerowia與山螞蝗屬Desmodium親緣關係甚遠。筆者以為李玉等另立新種之說難以成立,因為此菌的寄主迄今已知有4屬6種如上文所述,此菌的寄生性生理分化不明顯,寄主親緣關係對此菌影響不大;另方面,一種霜霉的孢子囊,可因寄主與生態環境不同而影響它的形態發生某些微小差異;故強調長萼雞眼草上的霜霉孢子囊始終較P.desmodii為小,又色澤偏淡黃,以此為據分離成兩個種的理由,似嫌不妥,不能作為分種的標準。因此,筆者以P.kummerowiae作為P.desmodii的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