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來源
一、《山歌好比春江水》 創編、成型於柳州彩調劇《劉三姐》
1959年1月,柳州《劉三姐》創編組編寫了彩調劇《劉三姐》第一方案,並以柳州山歌《石榴青》曲調為基礎編寫了主題歌《序歌》,《序歌》的主旋律就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曲譜的最初形態。
1959年5月,該創編組編寫了彩調劇《劉三姐》第二方案,並寫出了以下歌詞:“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唱歌好似長江水,哪怕灘險灣又多”。這就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歌詞的最初形態。1959年7月,該創編組寫出了轟動全廣西的彩調劇《劉三姐》第三方案。在第三方案中,上述歌詞被改編為“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似紅河水,哪怕灘險灣又多”。同時,將原《序歌》的曲譜改編成與《山歌好比春江水》現在的曲譜基本一樣的曲譜即全劇插曲中的“曲二”,並在第六場中與上述歌詞進行搭配(“曲二”在劇中分別與多首歌詞搭配)。
這首歌詞雖然寫的是“紅河水”而不是“春江水”,然而可以確定,《山歌好比春江水》在1959年的彩調劇《劉三姐》第三方案中已基本成型。
二、 《山歌好比春江水》 改編、定型於廣西歌舞劇《劉三姐》
1960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舉行《劉三姐》會演大會,期間廣西文化局抽調專家組成改編組,改編組將彩調劇《劉三姐》改編成歌舞劇《劉三姐》。在對彩調劇上述歌詞改編過程中,改編組認為“紅河”(即廣西紅水河)過於具體因而顯得局限,而且演唱起來不夠順口,於是將“紅河水”改為“春江水”,使歌詞更富詩意;將“好似”改為“好比”,使發音更清晰;將“哪怕”改為“不怕”,使語氣更堅定。
經過上述改編,《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歌詞就成為現在固定的版本:“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灣又多”。
同時,改編組將上述“曲二”的曲譜進行個別調整並對裝飾音進行潤色,主要是將原曲結束的兩小節“∣26 76∣5 -‖”改編成 “∣212 656∣5 -∣5 0‖”,使結尾聲調上揚,改變了原曲結尾不夠明亮和重複單調的不足。而最重要的是,將改編後的“曲二”曲譜與改編後的以上歌詞進行固定的搭配,使其成為一首完整的歌曲。至此,《山歌好比春江水》就成為一首完整的獨立的嶄新的歌曲,並將其確定為歌舞劇《劉三姐》的主題曲,至今保持不變。
由於歷史原因,此歌的創編涉及眾多詞曲作家,不便一一署名。為方便使用,經彩調劇和歌舞劇《劉三姐》作者共同商定,並於2016年3月24日召開的“喬羽侵犯《山歌好比春江水》作者署名權案結案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山歌好比春江水》的規範署名:
作詞、編曲:柳州《劉三姐》創 編 組
改 編:廣西《劉三姐》會演大會
以下是《山歌好比春江水》有關材料:
歌詞
唱山歌,
這邊唱來那邊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灘險灣又多。
原唱簡介
黃興寧,原廣西歌舞團(即現在的廣西歌舞劇院)的女高音。
1960年歌舞劇《劉三姐》首演。同年,該劇赴京演出,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都觀看了演出。隨後,該劇在全國巡演逾500場。“文革”後80年代該劇還到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該劇主要是由廣西彩調團、廣西歌舞團等聯合演出。演出中,劉三姐出場後所唱的歌,均由劉三姐扮演者自己唱,而劉三姐出場前在幕後所唱的歌,則一直全是由黃興寧配唱。《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劉三姐唱的歌是全劇的序曲,是在開場時在幕後唱的,因此也是由黃興寧配唱的,而且從來沒有換過人。因此,黃興寧是《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劉三姐名曲的首唱和原唱者。傅錦華等劉三姐扮演者都沒有唱過這首歌。1978年,歌舞劇《劉三姐》拍成舞台藝術片,主演是傅錦華,而傅錦華扮演的劉三姐的所有唱段,無論是幕前還是幕後唱的,則全部由黃興寧配唱。
到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時,由於人員限制,只選中黃興寧為該劇的唯一的主角領唱、配唱隨團出訪。她的演唱藝術得到當地觀眾和報界的稱讚。有時演出結束時,熱情的觀眾很想見見幕後劉三姐,領導就安排她與觀眾見面,並現場進行演唱。
由於黃興寧在歌舞劇《劉三姐》的演出中作出重要貢獻,獲得了演員二等獎,並被破格提升兩級。中國唱片公司灌制密紋歌舞劇《劉三姐》唱片時,選中她擔任全劇的主角配唱及領唱,該套唱片當時銷路頗廣。
1999年11月,斯琴格日樂在南寧參加首屆廣西南寧國際民歌節,並與600名"劉三姐"共同演唱了一首重新編曲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此後《山歌好比春江水》在新世紀又一次被大家熟知。
2017年央視春晚,張信哲、鄧紫棋、黃婉秋再次唱響此歌(歌名為《歌從灕江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