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民國時期山東行政區劃
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多變,且錯綜複雜。1912年元月,中華民國成立,山東政區初沿舊制。1913年初,北京政府廢府、州,實行道、縣制。1927年,國民政...
民國政府 日偽山東省公署 偽十道 抗日時期中共政權 冀魯豫邊區 -
馮家鎮[山東乳山市馮家鎮]
馮家鎮位於乳山市東北部。東界文登區,北毗煙臺市牟平區,西鄰下初鎮,南接大孤山鎮和南黃鎮。東西13千米,南北15千米,面積136平方千米,人口3.44萬人。
簡介 沿革 行政區劃 村莊代碼 村莊歷史 -
山東雲龍集團
山東雲龍繡品有限公司位於“中國魯繡之鄉”和“中國工藝家紡名城”山東文登。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工藝家紡製品生產基地。現為國家大型企業,擁有雲龍進出口有限公司、...
企業概述 雲龍繡的起源和發展 -
大孤山鎮[山東乳山市]
大孤山鎮位於乳山市市區東郊,緊靠青威高速公路和銀金大道。全鎮總面積96.8平方公里,耕地4.6萬畝,山巒面積4.2萬畝。全鎮轄36個行政村,總戶數102...
行政區劃 村莊來歷 新農村建設 產業發展 基層組織建設 -
山東行政區劃史
著縣(今濟南濟陽西北) 張縣(今泰安東平西南) 范縣(今濟寧梁山西北)
秦代 西漢 明代 清代 -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
1938年3月9日,中共掖縣縣委組織領導的抗日武裝,組成膠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 蓬萊於1938年2月3日成立第三軍第三大隊,於仲淑任大隊長,於眉任政治部...
-
威海縣
印記》:“衛治極山東之東,三面環海,一城負山,形勝險要甲於天下,蓋海防一重地也。” 今威海市境原為文登縣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禦倭寇,析文登縣辛汪都三里置威海衛,永樂元年(1403年)建城。威海之名...
歷史變遷 重大歷史 古代威海 解放後 -
山東[明代一級行政區]
山東,明代全稱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山東布政司或山東省。是明朝在山東、遼東半島的一級行政區名,下轄6府15州89縣。布政使司衙門駐濟南府。
沿革 下轄府 名人 -
中國古城名勝圖志:山東卷
東平縣 文登縣 齊東縣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
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山東布政司。是明朝在山東、遼東半島的一級行政區名,下轄6府15州89縣。布政使司衙門駐濟南府。
沿革 下轄府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