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懿親王

第五代—愛新覺羅·載鈖:愛新覺羅·奕綸第十子,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襲貝子,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卒。 第五代—愛新覺羅·載鶴:愛新覺羅·奕綸第十二子,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封奉恩將軍,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卒。 第六代第六代—愛新覺羅·溥森:愛新覺羅·載鋙子,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襲奉國將軍,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卒。

簡介:

懿親王:愛新覺羅·胤祹(1685-1763),履懿親王允祹,原名胤裪。生於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聖祖第二十一子,序齒為皇十二子。生母為定嬪(雍正時奉為皇考定妃)。後交與蘇麻喇姑撫育。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公元1763年)薨,謚曰。 以高宗第四子愛新覺羅·永珹為嗣。

人物簡介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公元1709年)封貝子。自是有巡幸,輒從。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孝惠章皇后崩,署內務府總管事務,大事將畢,乃罷。胤裪在署內務府總管事務的3個多月時間內,認真負責,“辦事妥協”,康熙帝十分滿意,曾“深嘉之”。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十月,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九月,和碩裕親王保奉之母病逝。保奉系康熙之兄福全的兒子,康熙的侄子。康熙帝與福全感情深厚,對其嫂子的喪事十分重視,特派辦理喪事有經驗的胤裪負責此事。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上以御極六十年,遣允祹祭盛京三陵。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因處理康熙帝喪事兢兢業業,晉履郡王,授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宗人府劾胤祹治事不能敬謹,請奪爵,命在固山貝子上行走。二月,因聖祖配享儀注及封妃金冊遺漏舛錯,於六月二十六日被降鎮國公。雍正八年五月(公元1730年)復封郡王。
高宗即位,進封履親王,接管宗人府事務。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二月初五,乾隆帝前往雍正帝梓宮錢拜祭時,發現“管人疏縱”,於是胤裪按尚書從一品罰俸。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二月,乾隆帝命胤裪、胤祿、胤禮共同修撰《皇考本記》。從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以後,每年祭天、祭太廟、朝日、祀月、祭社稷等等,都代為行禮。乾隆十四年(1749年)五月二十七日,胤裪被命充任“會典館”總裁。乾隆十五年(1750年)胤裪唯一子嗣12歲的弘昆因病夭折,後將四子永珹過繼與他。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正月,他和胤祿、弘晝被任命在軍機處,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看其年勢已高,免除了他宗人府事務。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二十一日,胤裪卒,贈其諡號“懿”,葬於京師東直門外茄各莊。

家庭背景

★胤祹★嫡福晉:富察氏2(太保、大學士、伯爵馬齊之女)
側福晉:方佳氏5(四品典衛方文彬之女);管佳氏1(管有倉之女)
庶福晉:王佳氏1(王德政之女);李佳氏1(輕車都尉車爾特之女);邁氏(員外郎九格之女);陳氏(陳大麻之女)
妾:李氏1(李大之女);姚氏1(管領瑪色之女)
-----------------------------------------------------------
第一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二月初八日卯時生,母為妾姚氏,管領瑪色之女;出生月十四日戌時卒。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月二十二日巳時生,母為庶福晉李佳氏車爾特之女;康熙六十年辛丑五月,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台吉達爾瑪達都;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二月二十日未時卒,年六十五歲。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六月二十六日寅時生,母嫡福晉富察氏,太保、大學士、伯爵馬齊之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四月十四日戌時卒,年二歲。
第三子弘是,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七月初五日午時生,母嫡福晉富察氏,太保、大學士、伯爵馬齊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八月二十日酉時卒,年四歲。
第二女未有名,雍正元年癸卯六月七日未時生,母為媵妾李氏;出生月卒。
第三女未有名,雍正六年戊申正月十三日寅時生,母為側福晉管氏管有倉之女;出生時卒。
第四子未有名,雍正六年戊申十二月二十二日生,母側福晉方佳氏,四品典衛方文彬之女;雍正九年辛亥三月二十四日辰時卒,年四歲。
第四女郡主,乾隆元年丙辰七月十五日申時生,母為側福晉方佳氏方文彬之女;乾隆十八年癸酉正月,嫁富察氏明亮;道光五年乙酉四月初一日未時卒,年九十歲。
第五子世子品級弘昆,乾隆四年己未九月二十五日卯時生,母側福晉方佳氏,四品典衛方文彬之女;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二十日寅時卒,年十二歲,照世子例殯葬。
第五女鄉君,乾隆五年庚申正月二十一日亥時生,母為庶福晉王佳氏王德政之女;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二月,嫁博爾濟吉特氏袞齊拉喜;嘉慶二年丁巳二月初十日卒,年五十七歲。
第六女未有名,乾隆六年辛酉六月十四日卯時生,母為側福晉方佳氏,乾隆八年癸亥十二月三日亥時卒,年三歲。
第六子未有名,乾隆七年壬戌四月二十九日未時生,母側福晉方佳氏,出生月三十日丑時卒。
合計子女數:共12人(子6女6)。嫡福晉富察氏2人,側福晉方佳氏5人,側福晉管佳氏1人,庶福晉王佳氏1人,庶福晉李佳氏1人,妾李氏1人,妾姚氏1人。

胤祹家族世系

第一代—愛新覺羅·胤祹

第二代

第二代—愛新覺羅·永昆:愛新覺羅·胤祹第五子,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卒,照世子例殯葬。
第二代—愛新覺羅·永珹:清高宗乾隆帝第四子,愛新覺羅·胤祹嗣子,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襲履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薨,謚曰端,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追封履親王。

第三代

第三代—愛新覺羅·綿惠:愛新覺羅·永珹第一子,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襲貝勒,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薨,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追封履親王。

第四代

第四代—愛新覺羅·奕綸:愛新覺羅·綿懃子,愛新覺羅·綿惠嗣子,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襲貝子,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晉貝勒,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因事降貝子,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卒,追封貝勒。

第五代

第五代—愛新覺羅·載鋙:愛新覺羅·奕綸第六子,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封一等輔國將軍,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卒。
第五代—愛新覺羅·載:愛新覺羅·奕綸第十子,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襲貝子,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卒。 
第五代—愛新覺羅·載華:愛新覺羅·奕綸第十一子,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襲愛新覺羅·奕綺之貝子,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因事革退,歸宗。
第五代—愛新覺羅·載鶴:愛新覺羅·奕綸第十二子,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封奉恩將軍,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卒。
第五代—愛新覺羅·載藹:愛新覺羅·奕綸第十三子,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封奉恩將軍,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卒。

第六代

第六代—愛新覺羅·溥森:愛新覺羅·載鋙子,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襲奉國將軍,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卒。
第六代—愛新覺羅·溥楙:愛新覺羅·載鋼第三子,愛新覺羅·載鈖嗣子,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襲鎮國公,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卒。
第六代—愛新覺羅·溥植:愛新覺羅·載鶴子,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襲愛新覺羅·毓昌之鎮國公,後事不詳。
第六代—愛新覺羅·溥泉:愛新覺羅·載藹第一子,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襲奉恩將軍,後事不詳。

第七代

第七代—愛新覺羅·毓存:愛新覺羅·溥森第四子,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襲奉恩將軍,同年卒,無子嗣。
第七代—愛新覺羅·毓昌:愛新覺羅·溥楙子,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襲鎮國公,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卒。

第一代 胤祹




第二代 永昆 永珹



第三代
綿惠



第四代
奕綸



第五代
載鋙 載鈖 載華 載鶴 載藹
第六代
溥森 溥楙
溥植 溥泉
第七代
毓存 毓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