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層狀銅礦床
英文:stratiform copper deposit
釋文:銅礦床成因類型之一。包括含銅砂岩礦床(cupreous sandstone),含銅頁岩礦床和含銅碳酸鹽岩礦床。含銅砂岩,常與紅色岩系伴生,故也稱為紅層銅礦(red-bed copper);含銅頁岩則與黑色頁岩有關。層狀銅礦的重要性在世界上僅次於斑岩銅礦。按其地質和礦床特徵,可分為以下三個亞類:①前寒武紀(大多為元古宙)地槽相沉積岩系中的層狀銅礦;②後寒武紀海相岩層中的層狀銅礦;③陸相紅色岩層中的銅礦。這三類的共同特點是:含銅岩系,主要是在潮濕與乾燥氣候轉換的情況下形成,往往產於紅色岩系中的淺色岩層中;含礦岩層,多半在還原環境下形成,顏色為暗灰、灰黑、綠灰等色,其中常含有少量炭質、有機質以及星散狀的黃鐵礦、綠泥石和碳酸鹽礦物的膠結物質。礦體呈層狀、似層狀或扁豆狀。礦層厚自十幾厘米至幾米以上,含銅常有一層至數層,個別達十幾層至幾十層。礦物成分比較簡單,常見的是輝銅礦、斑銅礦,其次是黃銅礦及自然銅等,次生礦物有孔雀石、藍銅礦等。礦石中交代現象比較明顯。礦石礦物常呈帶狀分布。礦石一般品位較富,含銅可達1%~3%。一部分層狀銅礦的銅質來源可能與火山作用有關。有時,礦石中含硒、碲、銀和鈷等,是鈷的重要來源,可綜合利用。礦床的成因有分歧,但大多數人主張是同生沉積成岩作用(包括成岩過程中溶液的作用)以及成岩後熱液的改造和疊加作用而成。以非洲剛果—尚比亞銅礦帶最為著名。
相關詞條
-
銅礦床
學科:礦床地質學 詞目:銅礦床 釋文:有色金屬礦床之一。
-
礦床
礦床(mineral deposit)是指在地殼中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礦物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被開採利用的綜合地質體。一個...
概念 特徵 分類 屬性 條件 -
礦床工業分類
根據礦床開發利用的需要,主要按照它的物質組成、性能和用途,並以礦床成因類型為基礎所進行的分類。人類在開始大量利用礦物資源的早期,礦床學知識不夠豐富,只能...
簡介 類型和劃分依據 參考資料 -
東川銅礦床
大型銅礦床產於雲南北部中元古界昆陽群地槽型沉積建造中 詞目:東川銅礦床 英文:Dongchuan copper deposit 釋文:經區域變質作用,岩...
-
黃鐵礦型銅礦床
銅礦床成因類型之一。這類礦床在礦石建造或成因上都具有多樣性。礦石礦物以黃鐵礦為主,其次為黃銅礦、方鉛礦和閃鋅礦,有時可構成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
黃鐵礦型銅礦床的性狀 礦石的綜合利用 -
斑岩銅礦床
斑岩銅礦床是指礦化在時間上、空間上與中性—酸性斑岩體有關,成因上與火山—侵入活動有一定內在聯繫,具有一定的蝕變和礦化分帶性,礦石呈細脈浸染狀的熱液礦床。
特點 岩漿岩 圍岩岩性 控岩控礦構造 圍岩蝕變及分帶 -
玉龍銅礦床
玉龍銅礦床是礦床地質學研究內容。
-
變質礦床
變質礦床是指在變質地區,因受區域變質作用影響使成礦物質富集而形成的礦床,以及原有礦床經受強烈的區域變質,成為具有另一種工藝性質的礦床。
基本概念 主要類型 成礦條件 -
銅鎳硫化物礦床
詞目:銅鎳硫化物礦床 釋文:銅鎳礦床成因類型之一。 礦石Cu:Ni為1∶2~1∶5,一般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