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05年,克里姆特的"分離派"內部由於他本人長期受到圍攻而發生思想分歧,一些主張寫實的畫家也支持起批評克里姆特的輿論來,而同情克里姆特的藝術家則激烈的反擊(還在1902年6月,羅丹就讚賞克里姆特,說他創造了一組非常宏偉,非常美妙的悲劇性裝飾畫)。"分離派"內部的矛盾終於在1904年參加聖·路易斯國際博覽會的問題上爆發了:克里姆特一派堅持要以他的四幅壁畫《哲學》、《醫學》、《法學》等作品為展覽中心,官方予以否決,內部的寫實派支持官方的否決,從而導致完全的分裂。
1905年,克里姆特一派中實力最強的成員宣告退出"分離",並以一個無全名的組織繼續活動,使"分離派"大傷元氣,後來連展覽會也開不起來,至1908年即告解散。此時,克里姆特一派中的霍夫曼等人又組建了一個維也納美術設計中心。他們接受了布魯塞爾市郊一座斯托克萊特別墅旅館的設計任務。克里姆特為這座別墅內部的餐廳創作了兩幅鑲嵌壁畫和一幅鑲嵌裝飾圖案。壁畫《期待》、《滿足》就是為餐廳而作的重要作品。在那兩幅壁畫即將完成的間隙時間,克里姆特又為格拉茨一座別墅設計了這一幅《丹娜埃》的壁畫稿子。
這幅畫稿也如他的《期待》與《滿足》一樣,構圖十分大膽,運用平面裝飾,依靠線條將人體扭曲變形。丹娜埃(又譯達那厄)是希臘神話中阿耳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和歐律狄刻的女兒。因神預言她的未來的兒子將要殺死其外祖父,國王便把女兒丹娜埃幽禁在銅塔里。主神宙斯化作金雨與她幽會,致懷孕生下了珀耳修斯。文藝復興以來,不少人畫過這一題材。克里姆特在這個題材上只突出了少女丹娜埃懷春與受孕的過種。一切都採用象徵手法:火紅的鬈髮,蜷伏的女裸體,綴有裝飾花紋的薄紗織物,象徵金雨的黃色圓形飾點。這一切完全圖案化了,用線、色、形來予以裝飾化了。富有裝飾美感的丹娜埃給人以一種情絲牽牽的愛情表現力。
強調裝飾是克里姆特在其盛期的油畫中的最大特徵。這種路子具有兩重性:一方面確實豐富了本世紀以來的油畫表現形式,易於廣泛汲取各種流派、民間美術與東方美術之長處,成為獨特的描繪風格;另一方面也給膚淺的油畫樣式找到了途徑。這裡不論採用古代希臘瓶畫、日本浮世繪、拜占庭工藝首飾,還是中國乾隆時代的彩繪瓷瓶,都帶有表面的"粘合性"。摹仿的痕跡也極明顯,甚至後來的作品接近於剪輯、拼鑲等工藝性質。特別是在他的"金色時期",一些作品過於工藝化了。也許克里姆特沒有走完自己的探索之路,他的藝術還未臻於成熟。他死得略早了一些,於1918年2月6日死於中風和肺炎。終年55歲。否則,可能會在晚年的藝術中結出更富創造性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