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教材由緒論、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盆部和會陰、脊柱區、上肢和下肢八章組成。各章均包括概述、局部層次結構、器官的位置、毗鄰、血液供應、淋巴回流、神經支配,以及斷層影像解剖學和解剖操作等內容。全書約70萬字,360餘幅插圖。
本教材專用名詞之後附有英文名詞,圖注均採用中、英文雙語標註,書末附有中、英文名詞索引,為學生學習專業外語,提高外語水平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本教材附有配套光碟。光碟內容包括各章、節學習的基本要求,各種類型的複習、應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密切聯繫臨床知識的病例及病例分析。該光碟對於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大有幫助。
目錄
緒論
一、人體的層次和基本結構
二、解剖器械及其使用
三、解剖操作基本技術
四、解剖操作注意事項
第一章 頭部
第一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面部
一、面部淺層結構
二、面側區
第三節 顱部
一、顱頂
二、顱底內面
三、顱肉、外靜脈的交通
第四節 頭部的斷層影像解剖
一、經半卵圓中心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二、經松果體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三、經鞍上池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四、經垂體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五、經下頜頭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六、經樞椎體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第五節 頭部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面部
二、解剖顱部
第二章 頸部
第一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三、頸部結構配布特點
第二節 頸部層次結構
一、淺層結構
二、頸筋膜及筋膜間隙
第三節 頸前區
一、舌骨上區
二、舌骨下區
第四節 胸鎖乳突肌區及頸根部
一、胸鎖乳突肌區
二、頸根部
第五節 頸外側區
一、枕三角
二、肩胛舌骨肌鎖骨三角
第六節 頸部的斷層影像解剖
一、經甲狀軟骨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二、經環狀軟骨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三、經頸根部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第七節 頸部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頸前區
二、解剖胸鎖乳突肌區
三、解剖頸外側區
四、解剖頸根部
第三章 胸部
第一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胸壁
一、淺層結構
二、深層結構
第三節 膈
一、位置和分部
二、裂隙和薄弱區
三、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經
第四節 胸腔及其內容
一、胸膜和胸膜腔
二、肺
第五節 縱隔
一、概述
二、上縱隔
三、下縱隔
四、縱隔間隙
五、縱隔內淋巴結
第六節 胸部的斷層影像解剖
一、經胸骨柄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二、經主動脈弓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三、經氣管杈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四、經肺動脈杈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五、經上肺靜脈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六、經冠狀竇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第七節 胸部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胸壁、胸膜及肺
二、解剖縱隔
第四章 腹部
第一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腹前外側壁
一、淺層結構
二、深層結構
三、腹股溝區
第三節 腹膜和腹膜腔
一、腹膜形成的結構
二、隱窩和陷凹
三、腹膜腔的分區
第四節 結腸上區
一、食管腹部
二、胃
三、十二指腸
四、肝
五、肝外膽道
六、胰
七、脾
第五節 結腸下區
一、空腸與迴腸
二、盲腸與闌尾
三、結腸
四、肝門靜脈
第六節 腹膜後隙
一、概述
二、腎
三、輸尿管腹部
四、腎上腺
五、腹主動脈
六、下腔靜脈
七、腰交感乾
第七節 腹部的斷層影像解剖
一、經食管裂孔的橫斷層解剖及CT、MRI
二、經胃賁門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三、經肝門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四、經腹腔乾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五、經肝門靜脈合成處的橫斷層解剖與CT、MF
六、經十二指腸空腸曲的橫斷層解剖與CT、MF
第八節 腹部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腹前外側壁
二、探查腹膜與腹膜腔
三、解剖結腸上區的結構
四、解剖結腸下區的結構
五、解剖腹膜後隙
第五章 盆部和分陰
第一節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 盆部
一、骨盆整體觀
二、盆壁肌
三、盆底肌與盆膈
四、盆部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經
五、盆腔臟器
六、盆筋膜和筋膜間隙
第三節 會陰
一、肛區
二、男性尿生殖區
三、女性尿生殖區
四、會陰中心腱
第四節 盆部的斷層影像解剖
一、經前列腺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二、經卵巢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三、經子宮頸的橫斷層解剖與CT、MRI
第五節 盆部的解剖操作
一、摸認盆部骨性標誌
二、觀察盆腔臟器的排列及其與腹膜的關係
三、解剖輸尿管、輸精管與子宮圓韌帶
四、探查盆筋膜間隙
五、鋸切盆部
六、解剖觀察盆部的血管、淋巴結和神經
……
第六章 脊柱區
第七章 上肢
第八章 下肢
主要參考書目
漢英索引
英漢索引
前言
五年來,在大家的熱情呵護下,我們共同見證了八年制臨床醫學教材——這個新生命的誕生與茁壯成長。如今,第二版教材與大家見面,懷納第一版之精華而不張揚,吞吐眾學者之智慧而不狂放,正如醫學精英人才所應具備的氣質與神韻。在繼承中發展,新生才能越發耀眼;切時代之脈搏,思維才能永領潮頭。第二版教材已然跨入新的成長階段,心中唯覺欣喜和慰藉。
回想第一版教材面世之後,得到了各方眾多好評,這充分說明了:這套教材將生命科學信息化、網路化以及學科高度交叉、滲透的特點融於一身,同時切合了環境-社會-心理-工程-生物醫學模式的轉變,詮釋了以人為本、協調發展的戰略思想。另外,編委構成的權威性和代表性、內容選擇、編排體系、印刷裝幀質量等,令廣大師生耳目一新,愛不釋卷。誠然,第一版教材也並非十全十美,比如有的學科仍以介紹知識為主,啟發性不強,對學生難以起到點石成金、拋磚引玉的作用,不利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有的學科、章節之間有重複現象,略顯冗餘,不夠幹練。另外,隨著學科的進展,部分疾病的臨床分類、治療等內容已略顯滯後,亟待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其中,充實完善。
鑒此,第一版教材的修訂工作便提上日程。此次修訂,比當初第一版的編纂過程更為艱辛和嚴謹,從編者的謹慎遴選到教材內容的反覆推敲、字斟句酌,可謂精益求精、力臻完美。經過數輪探討、分析、總結、歸納、整理,第二版教材終於更富於內涵、更具有生命力地與廣大師生們見面了。
“精英出精品,精品育精英”是第二版教材在修訂之初就一直恪守的理念。主編、副主編與編委們均是各領域內的醫學知名專家學者,不僅著作立身,更是德高為范。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他們將從醫執教中積累的寶貴經驗、體會以及醫學精英的特質潛移默化地融入到教材當中。同時,在主編負責制的前提下,主編、副主編負責全書的系統規劃,編委會構成團結戰鬥的團隊,各位專家群策群力、揚長補短、集思廣益、查漏補缺,為教材的高標準、高質量的修訂出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注重醫學學科內涵的延伸與發展,同時兼顧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是第二版教材的一大亮點。此次修訂不僅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增加了《臨床流行病學》、《腫瘤學》、《生物信息學》、《實驗動物學》、《醫學科學研究導論》和《醫學倫理學》,同時還合併了《生物化學》與《醫學分子生物學》。通過主編頂層設計,相鄰學科主編、副主編協調與磋商,互審編寫提綱,以及交叉互審稿件等措施,相當程度上實現了突出中心、合理交叉、避免簡單重複的要求。
強調啟發性以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第二版教材的另一大特色。除了堅持“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和適用性)”,更注重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成為自己頭腦的主人,批判地看待事物,辯證地對待知識,創造性地預見未來。同時,這版教材也特別注重與五年制教材、研究生教材、專科醫師培訓教材以及參考書的區別與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