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參考範圍
1.透明管型:健康成人尿液中偶見透明管型(0~偶見/LP)。
2.顆粒管型:健康人尿液中一般無顆粒管型,在激烈運動後、脫水和發熱時尿液可偶見細顆粒管型。
3.細胞管型:健康人尿液中一般無細胞管型。
4.蠟樣管型:健康人尿液中無蠟樣管型。
5.脂肪管型:健康人尿液中無脂肪管型。
6.腎衰竭管型:健康人尿液中無腎衰竭管型。
7.其他管型和類管型物質:健康人尿液中一般不出現。
臨床意義
1.透明管型
在正常人濃縮尿中偶爾可見到。當腎臟有輕度或暫時性功能改變時,如劇烈運動、長期發熱、心力衰竭、麻醉或服用利尿劑後,可見少量透明管型,老年人尿液中也見增多。透明管型明顯增多見於腎實質病變,如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急性腎盂腎炎、腎瘀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惡性高血壓等。
2.顆粒管型
顆粒管型的增多提示腎臟有實質性病變,如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小管硬化症、慢性腎盂腎炎等。在急性腎衰竭的多尿早期尿液中可有大量顆粒管型。慢性腎炎晚期出現顆粒管型時提示預後不良。顆粒管型與透明管型常同時出現,多見於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小管硬化症、慢性腎盂腎炎、嚴重感染及腎動脈硬化。藥物中毒損傷腎小管及腎移植術發生異反應時亦可見到。
3.細胞管型
管型基質中含有細胞且其含量占管型面積的1/3以上時稱為細胞管型。根據細胞種類不同,細胞管型可分為紅細胞管型、白細胞管型和上皮細胞管型。
(1)紅細胞管型是由於腎小球或腎小管出血所致,可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急性發作、腎出血、急性腎小管壞死、腎移植排斥反應、腎靜脈血栓形成、惡性高血壓等,亦可見於血型不合輸血所致的溶血反應、狼瘡性腎炎、亞急性心內膜炎及IgA腎病等。
(2)白細胞管型常提示腎實質有感染性病變,如急性腎盂腎炎、腎膿腫、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也可見於腎病綜合徵、紅斑狼瘡性腎炎。白細胞管型中一般是中性粒細胞,但在腎移植排斥反應時可見淋巴細胞。
(3)上皮細胞管型提示腎小管病變、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脫落。常見於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腎炎、腎澱粉樣變性、間質性腎炎及重金屬或藥物中毒等。腎移植後3天內尿液出現腎上皮細胞管型,為排異反應的指標之一。
4.蠟樣管型
在腎單位慢性損害,長期少尿或無尿的情況下,由顆粒管型或細胞管型等長期滯留於腎小管中演變而來;也可由發生澱粉樣變性的上皮細胞溶解後逐漸形成。蠟樣管型提示腎小管有嚴重病變,預後差,可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晚期、尿毒症、腎病綜合徵、腎功能不全、腎澱粉樣變性。亦可見於腎小管炎症和變性、腎移植排異反應、重症肝病。糖尿病性腎病和腎病綜合徵患者的腎小管上皮細胞糖原發生變性,引起脫糖原、脫脂肪時,可見到泡沫樣蠟樣管型。
5.脂肪管型
在脂肪管型內可見大小不等折光很強的脂肪滴,亦可能嵌入含有脂肪滴的腎小管上皮細胞,可用脂肪染色鑑別。脂肪管型提示腎小管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可見於亞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中毒性腎病等,尤其見於腎病綜合徵。
6.寬幅管型
寬幅管型又稱為腎衰竭管型,提示腎臟病變嚴重。急性腎衰竭多尿早期患者尿液中可出現大量寬大管型,隨著腎功能改善而逐漸減少、消失。慢性腎炎晚期尿毒症時出現腎衰竭管型,常提示預後不良。在異型輸血後溶血反應導致的急性腎衰竭,其尿液中可見褐色寬大的血紅蛋白管型。腎擠壓傷或大面積燒傷後的急性腎衰竭,其尿液中可見帶色素的肌紅蛋白管型。
7.其他管型
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尿液中還可出現一些少見管型和一些類管型物質:
(1)細菌管型:常見於腎膿毒性疾病。管型中充滿細菌,表示腎實質受細菌感染,常見於腎臟化膿性感染。真菌管型可見於真菌感染時,但辨認困難,常需用細菌學及特殊染色等手段識別。發現此類管型,可早期診斷原發性及播散性真菌感染,對抗真菌藥物的藥將近監測有一定作用。
(2)膽紅素管型:管型中充滿金黃色的非晶形膽紅素顆粒稱膽紅素管型,見於重症黃疸。
(3)黏液絲:可見於健康人尿液中,尤其女性多見,大量出現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應。
(4)類圓柱體:類似透明管型,多見於腎臟血循環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