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波爾軍刀[尼泊爾廓爾喀人用的一種武器]

尼波爾軍刀[尼泊爾廓爾喀人用的一種武器]

尼泊爾軍刀,也就是尼泊爾彎刀,更準確的說,就是廓爾喀彎刀。 世界上的一些名刀像博伊刀(一種長刃大獵刀 Bowie Knife), 斯特萊都劍(stiletto),Scimitar, 羅馬劍,the Machete 等都曾因為在戰爭中表現為男人的原始力量和勇氣, 作為令人敬畏的兵器一度在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基本信息

武器歷史

在過去150年裡,廓爾喀人已經參加了幾乎所有與英國或印度有關的戰爭。甚至一些印度戰爭、緬甸戰爭和新加坡戰爭也讓其成為裝備之一。廓爾喀彎刀完全由手工製成,4個工人1整天才能完成一把鋒刃。在刀身底部會有小小的v形凹痕。

廓爾喀人是蒙古人的後裔。他們經中亞輾轉來到尼泊爾建立了廓爾喀公國。當時的尼泊爾正處於割據時期,小小的尼泊爾谷地四周竟然有四十多個小國,分成二十二國聯盟(百斯)和二十四國聯盟(喬比斯)兩大陣營,這簡直可以與安土桃山時代的日本列島存在六十六個諸侯國相媲美。這些彈丸小國很快被廓爾喀人逐個擊破,1768年廓爾喀統一尼泊爾,定都加德滿都並進一步向外擴張。1788年尼錫戰爭爆發,廓爾喀軍隊入侵錫金,攻占首都拉達孜(Rabdentse)並占領錫金全境,錫金國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熱日宗的春丕谷避難,作為宗主的達賴喇嘛將此地賜給他使用,這也就是後來的亞東。

尼泊爾軍刀 尼泊爾軍刀
尼波爾軍刀[尼泊爾廓爾喀人用的一種武器] 尼波爾軍刀[尼泊爾廓爾喀人用的一種武器]

迷你版的戈戈里彎刀被稱做“卡達”。刀殼多由羊皮牛皮製成,有的為了增強保護,會把木板外包上羊皮牛皮作成刀殼。早期刀把多用胡桃木,後來逐漸出現銅、鐵和鑲有銀飾的刀把,有錢人還會用象牙來做刀把,並鑲嵌鑽石。刀把前方的槽口變化多樣,這樣的設計可以讓使用者鉤住對方的兵器,早期的戈戈里彎刀少有這種設計。

古羅馬人版本的(右圖),刀把的設計增加了一些豪華氣質.。

18世紀前,“戈拉斯”是尼泊爾人的常用刀,戈戈里彎刀興起後逐漸將其取代。

廓爾喀士兵和廓爾喀人特別喜歡佩帶廓爾喀彎刀(又稱戈戈利軍刀)。這種彎刀長度在30~40厘米,由於有弧度,它不能當作擲刀使用,但在肉搏戰中卻非常有用。據說這種彎刀一經拔出就必須見血。一般成年廓爾喀男子都能一刀將水牛的頭斬下,如果一刀斬不下就不能被看作男子漢。因此,彎刀使平均身高只有1.6米的廓爾喀士人籠罩上一種特彆氣氛。廓爾喀士兵的信條“與其懦弱地活著,不如就此死去”顯示了他們性格的強悍。

兵器出名一般因其先進,廓爾喀彎刀威力很大,但只有廓爾喀士兵能夠把它發揮到極致。廓爾喀人從5歲就開始佩帶這種刀,用於割草、挖洞、開路和護身,成年之後,彎刀使用的技巧已十分熟練,刀也已成為他們臂膀的延伸。兵器出名一般因其先進,戈戈里彎刀卻在火槍盛行的19世紀開始揚名。

2004年底,德國名模克勞迪亞·希弗雇用了5名原英軍廓爾喀士兵,為在英格蘭的莊園看家護院,這些來自尼泊爾的廓爾喀人在英軍中以服從命令和驍勇善戰著稱,他們的特色裝備是隨身佩戴的一把弧形短刀———廓爾喀彎刀。這種彎刀形如狗的後腿,刀背既厚且鈍,但刀鋒卻鋒利如刮鬍刀,在英國及前大英國協國家的軍隊中十分出名。

尼泊爾現役軍刀 尼泊爾現役軍刀

在歷史記載中,廓爾喀彎刀從1600年左右就開始出現在尼泊爾。1767 年,廓爾喀部落王率領族人,用手中的廓爾喀彎刀征服尼泊爾山谷,成為第一任尼泊爾國王。

其實,這種彎刀的歷史更為久遠。一般認為,它源於印度,傳到尼泊爾時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後被古埃及人看中並拿去用作兵器。或許由於它的砍劈性能十分優越,古希臘人又從埃及人那裡抄襲了這種刀的設計,發明了“雙刃彎刀”,這種雙刃彎刀十分適合騎兵佩帶用於作戰中的砍殺,成為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時期騎兵的裝備之一。也有說法認為,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時從商人那裡得到了這種刀,並責令工匠仿製。

背景故事

尼泊爾軍刀 尼泊爾軍刀

“廓爾喀旅”是服役於英國陸軍中廓爾喀士兵的總稱。19世紀初,最早的廓爾喀士兵以僱傭軍身份加入英國東印度公司,其後逐步編入英國正規軍。近200年間,廓爾喀士兵在米字旗下轉戰於亞、歐、非及南美洲。其罕見的驍勇使廓爾喀這一本該寂寂無名的民族,閃耀於近現代戰史。以至於他們使用的彎刀也被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儘管在廓爾喀人眼中,這只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工具,砍柴、殺雞,甚至是削土豆皮,可能從小幹活用得太多了,連上戰場都不得不帶上。

英軍徵募廓爾喀人的傳統延續至今,英國駐尼泊爾大使館擔有一項特殊的使命-徵兵,並負責相關的家屬赴英、退役士兵年金髮放等事宜。廓爾喀旅很受英國王室器重,1997年12月3日,英女王親自在倫敦主持了廓爾喀士兵銅像揭幕儀式。大理石基座上鐫刻有這樣的文字。

軍刀種類

木製尼泊爾軍刀一比一 木製尼泊爾軍刀一比一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支由尼泊爾廓爾喀青年組成的英國僱傭軍,他們一向以勇猛著稱。廓爾喀人是蒙古族後裔,主要聚居於尼泊爾喜馬拉雅山麓的廓爾喀山區。廓爾喀是現代尼泊爾的奠基人普里特維·納拉揚·沙阿國王的出生地,在一座可仰望喜馬拉雅山的山上,有一處漂亮的舊宮殿,名為廓爾喀王宮,在宮殿地界內有兩處迷人的廟宇,拉肯特廟和卡莉廟,從加德滿都經陸路前往廓爾喀大約需六個小時,從博克拉需四個小時。廓爾喀聞名於世剛開始是源於一種土製刀具。廓爾喀們使用一種闊頭彎刀,被人稱為廓爾喀戰刀,它已經是尼泊爾國刀。

廓爾喀戰士周圍常常籠罩著一種特別的氣氛。他們的信條也對這種氛圍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與其懦弱地活著,不如就此死去。

在過去150年裡,廓爾喀人已經參加了幾乎所有與英國或印度有關的衝突。無論他們走到哪裡,腰裡的廓爾喀彎刀都會自動表明他們的身份,廓爾喀彎刀的名聲由此遠播,甚至一些印度軍隊、緬甸軍隊和新加坡軍隊也讓其成為裝備之一。廓爾喀彎刀作為尼泊爾的國刀,不僅是尼泊爾文化的代表,並且是廓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徵,獲得戰功的士兵將被賜予鐫刻上他的名字的廓爾喀彎刀。

廓爾喀彎刀完全由手工製成,4個工人1整天才能完成一把鋒刃。在刀身底部會有小小的V形凹痕,可以將拔出後的鮮血導引,以免沾污刀柄;而且刀套背面有兩把小刀,開口的是用來削東西去皮的,未開口的是用來磨刀的,因外形很像一條狗腿因此又得名狗腿刀,為英軍下屬的廓爾喀山地兵團所裝備。此刀頭重腳輕,前寬後窄,背厚刃薄,掄砍時力量集中在刀的前部具有斧子的殺傷力,非常適合肉搏砍殺和在從林中行進時開路。

在殖民地時代的非洲一次戰役中,英軍廓爾喀山地兵團以寡敵眾,最後彈盡援絕,雙方進行殊死肉博戰,非洲部落以長矛、毒箭與刀棍棒斧對抗廓爾喀山地兵團的廓爾喀彎刀,廓爾喀山地兵團以超過1比13以上的人數劣勢力敵不降,狗腿刀也在此役發揮了驚人的戰鬥力,雖戰到最後,一個七百多個人的團只剩下個位數的勇士存活,而集合了十數個部落的非洲戰士也傷亡殆盡,從此之後,廓爾喀彎刀的威名揚名於世。誠實、鋒利、優美的的刀刃,促成了幾百年傳奇、驕傲和刀客的自豪。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廓爾喀刀不僅是尼泊爾的國刀,並且是庫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徵,獲得戰功的士兵將被賜予鐫刻上他的名字的廓爾喀刀。在有記載的戰爭歷史當中,廓爾喀刀它那寒光雪刃第一次暴顯威力是在1814年駐守印度的英軍士兵在尼泊爾西部與廓爾喀兵的戰鬥中。從那就產生了數不盡的傳奇故事。在廓爾喀人的手中,這個看上去小小的彎刀變成了一個令人不可置信的兇險兵器,在數次的戰鬥中面對敵人,用它樹立了了罕見的英勇頑強的威名。

廓爾喀刀是一柄中等長度的彎刀,在日常和戰鬥中每個廓爾喀士兵都佩帶在身。在他們手中,它是一柄令人敬畏的剃刀般鋒利的武器,也是一個切割工具。事實上,人刀已經合二為一,儼然是他們手臂的延伸。

當來福槍不能發射,或者子彈打光時候,廓爾喀人就會把拔出廓爾喀刀,以無以復加的勇氣狂風暴雨般與敵人作殊死鬥爭,這種景象誕生了廓爾喀刀的傳奇色彩。廓爾喀刀,一直作為一種超級乾淨利索的屠殺武器,敵人在兩刀刺中之後,往往軟縮下去,臨死都會驚奇於如此仁慈的刺死,因為它是極速的刺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