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名稱
尺側腕屈肌移位術
別名
尺側腕屈肌移位重建屈肘功能
分類
小兒外科/腦性癱瘓的手術/上肢及手部畸形的手術治療/腕關節和手指屈曲畸形
ICD編碼
83.77
概述
尺側腕屈肌移位術用於腕關節和手指屈曲畸形的治療。上肢痙攣性麻痹最常見的畸形是腕關節和手指屈曲畸形。這些畸形常常伴有前臂旋前、肘關節屈曲和拇指掌心位畸形。Zancolli、Goldner 和Swanson將腕關節和手指屈曲畸形分為3個類型。
Ⅰ型是當腕關節屈曲小於20°,手指可以主動伸直。這是手部相當輕的畸形,這時手部還有抓握和鬆開的功能,但當手指完全伸直時,腕關節不能伸展。此種情況可應考慮聯合行尺側腕屈肌腱切斷術及手指屈肌延長術,延長的部位最好在肌肉和肌腱接合部。也可以選擇屈肌滑移術。
Ⅱ型是只有在腕關節屈曲超過20°時,手指才能主動伸直。這種類型可進一步分為2個亞型。ⅡA型屈指時可以隨意伸腕,表明腕關節伸肌是有活力的,且手指屈肌未嚴重痙攣。ⅡB型是在手指屈曲時,病兒不可以隨意伸展腕關節,表明腕關節背伸肌麻痹,需要加強肌力以改善功能。在ⅡB型中,應考慮行手指屈肌延長,並聯合行肌腱移位以增強手指或腕關節的伸展功能。經典的移位方法是將尺側腕屈肌移位到橈側腕短伸肌腱處,以改善前臂旋後、腕關節背伸和手指屈曲(抓持)功能。如果手指伸直(放鬆)力非常弱,那么優先選擇移位到指總伸肌上。手術前肌電圖檢查有助於決定供肌在那一個期是有活力的,是抓持還是放鬆。
Ⅲ型有嚴重的屈曲畸形,即使從極度屈曲開始也不能主動伸指或伸腕。手部的感覺通常較差。外科手術不可能改善功能,但是有助於改善個人衛生能力。可將腕關節屈曲肌腱切斷,指淺屈肌腱移位到指深屈肌腱。腕關節融合術和腕骨切除術可以改善這些嚴重畸形的外觀。
適應症
尺側腕屈肌移位術適用於腕關節掌屈尺偏畸形。
術前準備
常規術前檢查。
麻醉和體位
臂叢麻醉或全麻。病兒取仰臥位。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見示意圖。
手術步驟
1.前側縱切口,從腕橫紋向近側延伸3cm,顯露尺側腕屈肌在豌豆骨上的止點。
2.從豌豆骨上切斷該肌腱的止點,向近側解剖。尺側腕屈肌在尺骨上的附著點常常延伸到整個肌腱的全長。保留尺骨骨膜,銳性分離該肌在尺骨上的止點。在肌腱的後側可看到位於鞘中的尺神經。然後用尼龍線縫合肌腱的末端,輕輕牽引,可以顯示出近端肌肉的輪廓。然後在肱骨內上髁遠端5cm處做第2個切口,切口長7~10cm,越過該肌肉的肌腹。找到該肌的外側緣,在此處切開深筋膜顯露該肌的邊緣和肌肉的深面。確定肌肉的肌腹後,切斷該肌在深筋膜深層和尺骨遠端的起點。將遠端肌腱牽入近側切口。進一步游離肌肉,使它能夠從起點直接通過尺骨緣到達腕關節背側。仔細找到並保護尺神經到該肌的分支,它們限制了向近端的進一步分離。下一步在尺骨的內側緣適當的水平,切開分開前臂掌側和背側肌群的肌間隔約4~5cm,顯露背側肌間隙。
3.然後在腕背側橫紋近側開始,向近側越過橈側腕伸長短肌腱做第3個切口,長約3cm。顯露這些肌腱並選擇其中一個作為移位肌腱的止點,其中橈側腕短伸肌背伸腕關節的作用更靠中線,而橈側腕長伸肌使前臂有旋後和腕關節橈偏的作用。
4.用肌腱導引器引導尺側腕屈肌腱的末端,從切口的近側沿著伸腕肌腱的走行進入背側間隔,到達選定的橈側腕伸肌腱。
5.在選定的肌腱上做一個扣眼,穿過尺側腕屈肌,在此處縫合尺側屈腕肌,縫合的張力要維持前臂完全旋後、腕關節至少背伸45°。關閉傷口。
術後處理
尺側腕屈肌移位術術後從腋部到指尖的石膏管形固定,維持腕關節於伸展、前臂旋後、手指幾乎完全伸直、拇指外展和對掌位。術後2周拆除縫線,重新更換石膏固定4周。術後6周開始手部治療。必要時間斷地使用夜間夾板幾個月,以保持手處於矯正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