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
1.《儒家倫理的創造性轉化:韋政通倫理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2.《儒家倫理的創造性轉化:韋政通倫理思想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2008年8月。
3.《斐然集·崇正辯》(點校),長沙:嶽麓書社,2009年7月。
二、科研論文
1.《九華山宗教文化的巨觀考察》,《九華山佛教》2010第2期;
2.《南泉普願與中國禪宗的轉型》,《安徽史學》2009年第5期;
3.《南泉普願禪學思想及其禪宗史地位》,《池州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4.《高校人文課程教學要廣泛運用討論法》,《池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5.《王陽明游九華山時間考證》,《皖江文化與東向發展》,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6.《論南泉法系對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池州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7.《平常心是道——南泉普願及其禪學思想》,《廣東佛教》2007年3年;
8、《南泉禪與現代生活》,《甘露》.2007年第3期;
9、《明清時期九華山高僧略論》,《池州師專學報》2007年第4期;
10、《透脫,南泉禪的人生智慧》,《池州師專學報》2007年第1期;
11、《韋政通關於新倫理建構的構想》,《全球化時代的儒家倫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
12、《建立與農村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制》,《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6期;
13、《王陽明與九華山》,《當代中國哲學學報》(台灣)2006年12月;
14、《王陽明游九華山綜考》,《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第2期;
15、《地藏道場的形成》,《佛學文摘》2006年第1期;
16、《唐池州南泉院普願禪師研究三題》,《皖江文化探微》,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17、《濂溪“立人極”的成功嘗試及其現代啟示》,《船山學刊》2005年第4期;
18、《地藏道場的形成》,《佛緣》(香港)2005年1月號;
19、《南泉普願研究三題》,《池州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20、《思想家韋政通先生的倫理關懷》,《中國哲學的創造性轉化》,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21、《論九華山佛教文化與我國地藏信仰的互動》,《池州師專學報》2004年1期;
22、《南泉普願語錄及其禪學思想》,《甘露》2003年2期;
23、《濂溪<太極圖>與蕺山<人極圖>比較略論》,《周敦頤與汝城》,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2003年4月;
24、《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十六大報告學習讀本》,池州師專教材,2003年4月;
25、《地藏信仰:九華山佛教文化的核心》,《甘露》2003年1期;
26、《南泉普願生平及其法嗣考》,《池州師專學報》2003年1期;
27、《南泉山,禪宗史上的重鎮》,《禪文化》(韓國)2003年1期;
28、《簡議胡宏人生哲學思想》,《湘學》(湘潭大學湘學研究所主辦)第二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29、《八十年代以來的道德悖論:可能性與現實性的差錯》,《中國研究》&NBSP;(國際網路雜誌ISSN 1424-4373),2002年9月;
30、《九華山與我國地藏信仰嬗變略論》,《甘露》2002年3期;
31、《從經驗信任到制度信任》,《安徽日報》2002年7月15日;
32、《對聯是大眾文化,必然有其現實生命力》,《中國當代聯壇千家論典》,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2年6月;
33、《白面山南靈慶院,茆齋道者雪峰禪——尋訪和龍山妙空守訥大師遺蹤》,《甘露》2002年2期;
34、《池州歷史上的禪門龍象》,《池州日報》2002年3月22日;
35、《“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要注重三個環節》,《池州師專報》2002年1月18日;
36、《南泉山,禪宗史上的重鎮》,《池州日報》2002年1月11日;
37、《儒家倫理與馬克思主義倫理比較初探》,《池州師專學報》2002年1期(此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複印資料中心《倫理學文摘卡》2002年第2期摘錄)
38、《濂溪<太極圖>與蕺山<人極圖>比較略論》,《嘉應大學學報》2002年1期;
39、《一代名僧南泉普願的一生》,《甘露》2002年1期;
40、《儒學社會秩序的形成、結構及其現代意義》,《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4期;
41、《“思想道德修養”課如何教》,《中國基礎教育教研成果集》,光明日報出版社,2001年5月;
42、《說儒》,《池州師專學報》2001年1期;
43、《論劉宗周的慎獨學說》,《池州師專學報》2000年2期;
44、《現代日常道德重建的哲學前提:生活圈哲學的基本統一與長久穩定》,&NBSP;《池州師專報》2000年6月30日;
45、《高校“兩課”教學要“四講”》,《池州師專報》2000年5月31日。
46、《地藏信仰,九華山佛教文化核心》,《中國民族報》2011年3月22日。
47.《南華一代中興祖,五中流芳萬古揚——虛雲和尚中興禪宗的重大貢獻》,《池州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三.學術會議
1.參加“首屆虛雲大師佛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江西雲居,2009年10月27-29日;
2.參加“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銅像景區文化開發建設方案論證會”,九華山,2009年5月9日至10日;
3、參加“第二屆皖江地區歷史文化研討會”,安徽池州,2006年11月;
4、參加“首屆周敦頤國際學術思想研討會”,湖南郴州,2006年9月15—17日;
5、參加“馬祖與中國禪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四川什邡,2005年8月25—29日;
6、參加“首屆皖江文化學術研討會”,安徽安慶,2004年12月18—19日;
7、參加“中韓南泉普願禪師學術思想研討會”,安徽池州,2003年12月25-27日;
8、參加“九華山佛教文化首屆學術研討會”,安徽九華山,2002年6月28—29日;
10、參加“全國周敦頤學術思想研討會”,湖南汝城,2001年10月27-29日。
四.主持項目
1、主持《南泉普願及其禪法研究》,池州師專人文社科項目(2001年度)。
2、主持《王陽明、湛若水在池州的文化活動及其影響研究》,池州師專人文社科項目(2003年度)。
3、主持《明代心學在九華山的傳播與影響研究》,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NBSP;(2006年度)
4、主持《九華山歷代高僧研究》,池州師專人文社科重點項目(2006年度)
5、主持《南泉普願禪學思想研究》,安徽省高校青年人才基金項目(2008年度)。
6、主持《行政管理學案例教學法研究》,池州學院教研項目(2008年度)。
7、主持《九華山宗教文化的巨觀考察》,池州學院人文社科重點項目(2009年度)。
8、主持《地藏菩薩圖像學研究》,教育部人文一般項目(2010年度)。
相關詞條
-
尹文
尹文(約公元前360—前280年),齊國人。戰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與宋鈃齊名,屬稷下道家學派。他們的思想具有調和色彩,對後期儒家思想有深刻影響。尹文於齊...
所屬流派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宋尹異別 個人著作 -
中華尹氏
尋尹家祖仙的足跡,尹姓來源主要可分為兩支。一支是源於少昊之子殷,相傳殷擔任工正(就是掌管百工和經營手工業的官),受封於尹城(今山西隰縣東北),其子孫就以...
簡介 尹氏起源 遷徒史 堂號和通用對聯 家訓 -
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於空桑,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竹書紀年 軼事典故 籍貫爭議 -
尹文[戰國時期哲學家]
尹文(約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尊稱“尹文子”。齊國人。中國戰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與宋鈃齊名,屬稷下道家學派。他們的思想特徵以道家為主,兼儒墨...
生平 思想 著作 詩詞 評價 -
摯[商朝大臣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於空桑 ,因其母居伊水之上 ,故以伊為氏 。為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竹書紀年 軼事典故 籍貫爭議 -
尹[姓氏]
尹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可追溯至遠古時期。宋版《百家姓》中,尹姓排在第100位,占中國總人口的0.26%。 在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國姓氏中,尹...
歷史發展 姓氏文化 人口分布 姓氏名望 研究考證 -
尹繼善
章佳·尹繼善(1695年—1771年)章佳氏,字元長,號望山,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大臣,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尹泰之子。 雍正元年進士,歷官編修、雲南、川陝...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史籍記載 家庭成員 詩作選摘 -
尹珍
尹珍(公元79-公元162),字道真,牂牁郡毋斂(今貴州正安)人 ,東漢學者,是貴州最早見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問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學者, 曾任尚書承郎...
人物生平 尹珍文化 -
尹文正
尹文正,字致賢,河南省封丘縣人。齊號湖東草堂、晴暉樓。1941年生,漢族,大學文化。現任河南省開封市京古齋書書畫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京古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