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鼠尾草

少花鼠尾草

少花鼠尾草, 唇形目、唇形科被子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外表紅褐色,主要產雲南西北部海拔2800—3400米林下或林緣。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少花鼠尾草
種拉丁名:Salvia pauciflora Stib.
種別名 :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鼠尾草屬
屬拉丁名:Salvia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北部;生於林下或林緣,海拔2800—34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德欽。
海 拔:2800-3400
命名來源:[Act.Hort.Gothob 9: 122. 1934]
中國植物志:66:106
英文植物志:17:204
系中文名:短冠鼠尾草系
系拉丁名:Ser.Brachylomae
亞組中文名:多年生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Perennes
組中文名:寬球蘇組
組拉丁名:Sect.Eurysphace
亞屬中文名:弧隔鼠尾草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Salvia
族中文名:鼠尾草族
族拉丁名:SALVI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分枝或單一,密被宿存的褐色鱗片;根簇生,條狀,徑約7毫米,有時為胡蘿蔔狀增粗,直伸或斜向,外

少花鼠尾草少花鼠尾草
表紅褐色,鬚根絲狀。莖2—4自根莖生出,纖細,上升或近直立,不分枝,疏具葉,密被長柔毛或變無毛。葉片寬卵圓形或卵圓狀三角形,長2.5—6(7)厘米,寬1.2—5厘米,先端短尖或鈍至圓形,基部心形或呈戟形,邊緣具圓齒,草質,兩面被剛毛或粗伏毛,上面深綠色,下面較淡,具銹褐色腺點;基出葉及下部莖葉葉柄最長,長約為葉片2—2.5倍,向上漸短至近無柄,葉柄扁平,密被長柔毛或變無毛。輪傘花序少花,通常2花,疏離,組成長2—8厘米的總狀花序,總狀花序有時具分枝,呈總狀圓錐花序;苞片位於下部的葉狀,較上部的卵圓形,比花萼短,先端銳尖,基部漸狹,全緣,略被粗伏毛,邊緣具緣毛;花梗長2毫米,與序軸被褐色開展長柔毛及具腺疏柔毛。花萼鐘形,長5—7毫米,外被具腺疏柔毛,內面被極細微硬伏毛,二唇形,上唇近半圓形,全緣,先端具短尖頭,下唇比上唇稍長,半裂成2齒,齒卵狀三角形,先端近銳尖。

花冠淡紫紅或紫白色,稀紫色,下唇具白斑點,長1.3—2厘米,稀超過2厘米,外面略被疏柔毛或近無毛,內面離冠筒基部2.5—3毫米有斜向連續的小疏柔毛毛環,冠簡向上漸膨大,稍向上彎,比花萼長約2倍,至喉部寬約6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近圓形,長約5.5毫米,寬5毫米,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扇形,長3毫米,寬5.5毫米,邊緣波狀,側裂片近半圓形,寬2.5毫米。能育雄蕊伸至上唇片之下,花絲扁平,無毛,長約4毫米,藥隔長約4毫米,彎成弧形,中部關節處略被小疏柔毛或近無毛,上下臂近等長,下臂較瘦小,先端橫生藥室,藥室先端聯合;退化雄蕊短小,長約1毫米。花柱略伸出花冠,先端不相等2淺裂,後裂片不明顯。花盤前方稍膨大。成熟小堅果未見。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北部;生於林下或林緣,海拔2800—34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德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