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燕青拳

少林燕青拳起源於唐末,傳至宋代時由盧俊義在少林寺加以發展而成,盧俊義收燕表為徒,後燕青廣泛傳授此拳,故稱燕青拳。

本套路舒展大方,動作輕靈敏捷,靈活多變,講究腰腿功,功架端正,發力充足,是少林寺傳統的優秀套路之一。
燕青拳
燕青拳
燕青拳又稱秘宗拳、顏青拳、彌祖拳、迷蹤拳、迷蹤藝。燕青之稱,傳為《水滸傳》中燕青所傳;又雲燕青為官府所輯之人,故隱姓埋名,稱其術為秘祖;又稱燕青被人捉拿途中,在雪地行走,巧施步法,得以逃脫,又名迷蹤。以上諸說,假託小說人物,不足憑信。據史料記載,它出自少林,最早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燒火僧緊那羅王"所創。相傳,他原不在少林寺出家,他游遍天下訪遍名師.後來少林當了一名燒火僧,他頭不剃,臉不洗,穿破僧衣, 目的為掩蓋起真面目.元朝時紅巾軍攻打少林寺,眾僧不能抵抗,緊那羅王手持一條鐵棍打退百萬紅巾之兵,後借燕青為名創燕青門,其有一師姐(為道姑),練秘宗拳,故稱"一路秘宗,二路燕青,燕青秘宗不分家''
燕青拳,它具有內家拳內避,練精化氣,弧形走轉之勢,又兼有外家拳的開張,劈打,舒展之態,更以其動作變化豐富而體態靈動,受到廣大愛好者的喜愛
燕青拳是子午門三十六殺手功之一。此拳鋼柔相濟,內外兼修,招式大開大合,有排山倒海之勢,內藏殺機,專擊人身之要害,往往一招半勢能制敵於死地,為防止此功傳入歹人之手,幫此拳法一直密不外傳,只傳入本門中品德高尚正派之弟子。
燕青拳後來傳到清代的孫通,其師:張先師為第一代, 燕青拳傳入滄州滄縣,在清代乾隆年間。當時的山東泰安人孫通曾在嵩山少林寺苦習樹年,燕青拳藝爐火純青,被人尊為“鐵腿孫通”。孫通因犯命案去東北避難,途中,瀋陽,青州,泰安,濟南等分別傳下燕青拳,晚年隱居河北省滄縣教拳。此後燕青拳在滄州廣泛流傳。在滄縣,以陳善(外號"賽勝英"第三代)為主的一派陳善,陳廣志(叔侄),親傳弟子(第四代):郭連祥(滄州八虎在第五"稱郭五爺"),趙友爺,李虎爺,陳廣志,余桐波,趙一爺,福印爺,於五爺,呂戰鰲等
後陳廣志再傳弟子(第五代):陳玉山,楊裼山(外號"楊快手"),郭西山,劉俊岑
滄州東郊陳善,陳廣志,其弟子郭連祥(字仲三,生於1886年,逝於1973年)在抗日戰爭時期 因在滄州殺日本兵逃難到山東省濱州市(原北鎮市)在此定居文化大革命後廣收門徒於80年代去世,現在濱州有其弟子400餘人,,,後隨其子郭玉芬(第五代,從師於楊裼山)又在此發揚,
傳弟子(第六代):張風員(武術六段),郭寶申(武術六段),,杜學堂,任會珍,,孫忠誠(武術六段)等
再傳弟子(第七代):楊姚生, 張天,(武術四段),,郭會波,張維英(武術三段),王磊(武術三段),劉鵬 程等創燕青武館于山東省濱州市魏家小區發揚燕青武術今傳至第7代
燕青武館多次參加省,市比賽,,取得總分第一,,優秀團隊等獎盃,,,並獲得省優秀拳種稱號
燕青拳練功決
本門武藝少林傳 架子首列諸藝前 架子功課日日練 拳法招法占優先 上氣下壓下氣提 手足身步眼法全 勾穿插捧抹子手 虛實進退身法顯 解開架子把拳練 練拳須講四門嚴 閉咀呼吸久磨練 槍刀劍棍拳為源 單練功深練雙打 對練步步擊實戰 散手訓練不可少 接招進招自己選 千招熟練一招精 功力膽藝不能松 功夫深淺在苦練 武術絕妙在深練
主要內容
燕青拳內容有:(以下內容根具2007年山東省"省優秀拳種稱號"濱州燕青武館現有燕青套路整理,不包括失傳的)
燕青拳
一:徒手:1、燕青大架120式 2、溜腿架子
3、燕青拳 4、燕青三十六式 
5、十路彈腿拳 6、綿掌拳
7、小進拳 8、劈掛拳
9、連手拳 10、查拳 
11、十面埋伏內傳招法套路
二:器械:1、清平劍 2、燕青四門刀 3、劈掛刀 4、十二連戟 5、昆吾劍 6、八仙劍 7、行者棒 8、五虎群羊槍 9、五虎群羊棍10、燕青小花刀 11、春秋大刀12、雙手帶 13、勾槍拐 14、鴛鴦鉞 15、太師鞭 16、陳香拐 17、雙鐧 18、行鉤 19、護手鉤 20、梅花鉤 21、燕青雙刀22、梅花雙刀 23、梅花槍 
三:對練:1、子母錘 2、頭路靠 3、二龍靠 4、靠打十八鉤 5、小進拳對打 
四:器械對練:1、太祖棍 2、單刀拐子進槍 3、大小刀對咬 4、單刀進槍 
5、雙刀進槍 6、雙手帶進槍 7、三節棍進槍 8、空手奪刀
9、雙鉤進槍 10、對扎槍 11、扇車刀
==============================================================================================
第一支:滄州東郊陳善,陳廣志
其弟子郭連祥(字仲三,生於1886年,逝於1973年)在抗日戰爭時期因在滄州殺日本兵逃難到山東省濱 州市(原北鎮市)在此定居文化大革命後廣收門徒於80年代去世,現在濱州有其弟子400餘人,,,後隨其子郭玉芬(第六代,從師於楊裼山)又在此揚,傳弟子(第七代):張風員(武術六段,濱州市武協主席),郭寶申(武術六段),,杜學堂,任會珍,,孫忠誠(武術六段)等
再傳弟子(第八代):楊姚生,張天,(武術四段),,郭會波,張維英(武術三段),王磊(武術三段),劉鵬程等創 燕青武館于山東省濱州市魏家小區發揚燕青武術今傳至第7代
燕青武館多次參加省,市比賽,,取得總分第一,,優秀團隊等獎盃,,,並獲得省優秀拳種稱號
第二支:呂銅錘一支,傳於青縣和滄縣東北部,門徒以周義和周六名氣較大。周六去北京謀生,周義分別傳青縣趙六和滄縣韓七。趙六傳黃德貴,韓七傳李奎,周達,黃傳楊錦榜,黃鳳山,李、周二人傳劉閏湘、左清河,黃鳳山傳王歧,劉閏湘傳劉滋茂,左清河傳董西元。
第三支:科牛莊餘式一支,傳於滄縣高家口(今屬黃驊市)劉吉發,劉傳本村高錫林,高傳 高德懷,德懷傳高玉庭,玉庭傳高思武、高思義。
第四支:滄縣李龍屯志遠和尚 一支,志遠傳蔣炳,蔣傳官長元、官長和,長合傳北閣趙炳岩等。趙傳自來屯李恩慧諸人。
第五支:霍氏一支,自東光縣移居靜海縣(今天津市)小南河村。霍恩第傳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棟。霍元甲門徒廣多,改稱迷蹤藝。霍元甲之子東閣去東南亞傳藝。
燕青拳法有鮮明特點:架勢大開大合,腿法突出,拳腿相隨,快慢具理,手中寓發,伸屈待發,虛實相輔,變化靈活,難以捉摸。燕青拳之手法,講出手皆為招,抓、捋、拿、打、棒,出手連三招。其腿法以十八種勾法為重,云:手似兩扇門,全憑腿贏人。功成者。手撥六向,腳踢八方,穿手畫弧,五弓抱樁。其步法多為斜行(提手加幼),進退閃胯,躍縱騰挪,連點展搓。其身法講側、轉、鑽、翻、吞、吐、俯、仰,隨機應變,一法數招。起伏、翻轉、迴環、側繞、勾掛、盤鏇、跳躍、順送,巧妙運用。
燕青拳法內容豐富,技術全面,故其演練風格優美,快慢有度,瀟灑大方,招術科學,老幼皆宜練。
燕青拳法之習練,講究慢練功,快練功。練功講八字要訣:搶、靠、粘、卷、提、挎、弾、,稱八大招。它亦拳法之鋼,每字不能以一招一勢代替,而在每招每勢之中,每字含八目,計六十四目。基本功練就,技擊法則會深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