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劉俊岑,男,漢族,(1920-2009),河南省洛陽人,出身於中醫世家。自幼跟隨祖上學習中醫,苦心鑽研數十年,不斷學習總結前人經驗,在臨床實踐中,獨闢蹊徑,發明了治療腫瘤和疑難頑症的特色療法--"中草藥藥物圈療新法"及"梅花消瘤香"、"消瘤止痛膏"、"婦寶寧(清宮丸)"、"紅燈照"、"增生膏"、"騰藥"等十多種臨床新藥製備方法。人物生平
劉老先生本著"濟世為本"的宗旨,將這一醫學成果無私奉獻給世人。發明"圈療"數十年,行醫足跡遍及陝西、山東、北京等二十多個省市以及泰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治癒患者無數,享譽海內外。其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深得國內外同行的讚譽,被廣大患者稱為"神圈劉"、"癌瘤剋星"。迄今已發表醫療學術論文30餘篇,先後獲得"共和國名醫專家"、"國際發明金獎"等多項殊榮。被香港亞洲腫瘤研究中心、英國皇家醫學院及德國、東南亞五國醫學機構聘為客座教授。其主要成果"醫用腫瘤圈療新藥劑的製備方法"於1994年被國家專利局授予發明專利。成就及榮譽
劉老先生1991年作為特邀醫學專家參加在北京舉辦的首屆"國際傳統醫藥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其業績已被國內外多家醫學權威刊物載入史冊。1996年香港國際中西醫結合學術交流會頒發“國際名醫證”。1997年香港世界發明家商會頒發“理事證”。98年第二屆“愛迪生”世界發明博覽會國際最高金獎。行醫足跡踏遍祖國和泰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被廣大患者譽為“癌瘤剋星”、“神醫”、“神圈劉”,曾著“癌病剋星神圖劉”一書和論文30餘篇。2000年6月《中國人才辭典》第一卷,並發入選證,編號001001207。2000年7月18日香港國際中醫研究會聘為“亞太地區永久學術顧問”發證書;1999年4月聘為國際中華名醫協會會員;2000年被全球華人專家名人遠程交流協作中心編入大型國際交流經典《世界華人英才錄》發入選證書。圈療概述論文刊登在國際名醫雜誌。生物藥圈治療疾病的功能刊登在《科學中國人》50大慶雜誌;2000年8月被編入《共和國專家大典》頒發證書和獎盃、獎牌。個人其它信息
劉俊岑老先生出身於中醫世家。自幼飽受祖國傳統中醫學理論的 薰陶,17歲隨祖父應診,耳聞目染,收益頗多,具有50餘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劉老熟讀四部經典,總結了金元四大家及明清諸家的證治經驗,對其進行挖掘整理,分析了唐代以來的內外治法及中草藥藥理藥性。從60年代開始,劉老潛心鑽研中醫內病外治理論,悉心總結祖傳獨特用藥經驗,吸取中藥精華,革新中醫傳統治療技術,經過長時間的反覆實踐和摸索,終於創造和發明了重在攻克癌瘤類疾病的一種新型中醫藥療法,劉氏中醫藥圈療法;改革傳統用藥和投藥方式,用中藥液體在體表循經絡選穴畫圈,以達到治癌瘤和疑難雜症之目的。避免內服藥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帶來有毒副作用的矛盾。通過近50年的臨床反覆實踐、總結,在實踐、再總結,逐漸發展和完善了這種自成體系的獨特的治療方法.....此項發明填補了世界治療癌瘤的空白,並獲得國家專利,為治瘤創出了一條新路。該發明成果系純中藥製備,具有消瘤、治癌、清熱涼血、柔肝散瘀、益氣健脾、養血平肝、祛寒除濕、豁痰透竅等功能。對腦瘤、類風濕關節炎、宮頸癌、乳腺癌、直腸癌等有特效,對其他癌症有顯著療效,對晚期癌症鎮痛力高。為海外人士和歸國僑胞15萬餘名患者解除了癌瘤、減輕了類風濕關節炎、糖尿病等疑難雜症的痛苦。該成果的推廣套用可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醫用圈療新藥榮獲“98美國愛迪生髮明中心”頒發的國際最高金獎。繼而又發明了“梅花消瘤香、婦寶寧(原名:“清宮丸”)、騰寶、消瘤膏”等八大系列產品。劉老針對現代女性美容美顏、祛斑、卵巢保養、縮宮、豐胸等問題,切合國際最新美容觀念,獨創了“線繩牽引式排毒法”,巧妙地解決了生殖系統毒素難以自動地排除的世界性難題。他與消化系統排毒歷年相互補充,構成了中醫理論界著名的“排毒二元論”,引起了世界婦科美容界的轟動。榮獲世界優秀專利準入美國證書,業績栽入《中國人才辭典》《科學中國人》等名人刊物。
在傳統的四診基礎上劉老發明了“觸診、紅燈照、消瘤香藥物尋診”、“七診”探病,潛伏全身深部的病灶,提出皮膚之上肉眼可見大小不同形狀的病狀 。正確的診斷配以對症新藥辨證施治,對此中醫學術界給予高度評價。被《燎望》中外雜誌、陝西電視台、陝西日報、台灣民生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