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寨溶洞

少寨溶洞

位於貴州黎平縣高屯鎮少寨山,共有3個洞,在少寨山脊右邊叫綰鳳洞,在左側綰鸞洞,兩洞相通,故稱“姊妹洞”。綰鳳洞洞口橢圓宏闊,入洞20米處又分東西兩洞。洞內溪水潺潺,多鐘乳石,形態各異,似柱、似筍、似觀音、似菩薩,更有梯田層層等,可謂奇絕,故又名“仙人洞”。綰鸞洞洞口狹小,深里許,洞內鍾乳石似寶塔、似鼓樓、似獼猴、似雄獅,惟妙惟肖,整個溶洞群,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內地形複雜,是遊玩歷險的好去處。

溶洞的形成原因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作用。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層是先決條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碳酸氫成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當這種水在地下深處有一定壓力時,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鈣被水溶解帶走,經過幾十萬、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沉積鈣化,石灰岩地表就會形成溶溝、溶槽,地下就會形成空洞。當這種含鈣的水,在流動中失去壓力,或成份發生變化,鈣有一部分會以石灰岩的堆積物形態沉澱下來,由於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壞,便形成了石鐘乳、石筍、石柱等自然景觀。由於這種地理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