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洞達人性的智慧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4月1日)
叢書名: 智慧中國文學/夏卷
平裝: 21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309059656
條形碼: 9787309059656
商品尺寸: 20.6 x 14.6 x 1.6 cm
商品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邵毅平,江蘇無錫人,1957年生於上海。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攻中國古代文學、東亞文學關係。著有《中國詩歌:智慧的水珠》(又名《詩歌:智慧的水珠》)、《洞達人性的智慧》(又名《小說:洞達人性的智慧》)、《傳統中國商人的文學呈現》、《論衡研究》、《中國古典文學論集》、《中日文學關係論集》、《無窮花盛開的江山:韓國紀游》、《黃海餘暉:中華文化在朝鮮半島及韓國》、《中國文學中的商人世界》、《朝鮮半島:地緣環境的挑戰與應戰》(又名《韓國的智慧:地緣文化的命運與挑戰》)、《胡言詞典》、《詩騷一百句》等十餘種。譯有《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等多種。為復旦版《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新著》作者之一。

內容簡介

《小說:洞達人性的智慧》是《智慧中國文學》“四季”的第二種“夏卷”,主要詮釋中國古典小說中所呈現的智慧,從“人性的枷鎖”、“存在的荒謬”、“願望的喜劇”、“心理的黑洞”“好人的報酬”、“恩仇的世界”、“犯規的樂趣”、“他人的地獄”、“人際的宿命”、“男人的困惑”、“情慾的深度”、“作者與讀者”等十二個方面,探討中國古典小說如何洞達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無與倫比的現代性。
《智慧中國文學》“四季”套書一套四種,從“智慧”角度詮釋中國古典文學四大文體,具有作者獨特的視角、文筆與寫法,既富深湛的思致和學理,又有很強的可讀性。

目錄

初版前言
第一章 人性的枷鎖
所未臻者愛而已
眼裡識得破,肚裡忍不過
奈何婚眇嫗之陋女
堪恨婦人多水性
潘金蓮唱
第二章 存在的荒謬
前程如黑漆,暗中摸不出
我們何嘗聽見些兒
我爺設這一計大妙
嚴監生臨死之時伸著兩個指頭
榮華難以久恃
第三章 願望的喜劇
乃連下二十滴
奇特的命運
丹煉不成也罷了
第四章 心理的黑洞
男孩為什麼要保衛母親的貞操
一個與成人世界相對立的孩子世界
強者之孽
從來廉吏最難為,不似貪官病可醫
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
第五章 好人的報酬
君豈有意於今日之事乎
孝義名高身並榮
又不邀己之譽以討上台的獎賞
省城官聲好到那步田地
第六章 恩仇的世界
我的文名也夠了
感恩是一種負擔
這叫做知恩報恩
因果報應:人際關係的“能量守恆定律”
第七章 犯規的樂趣
為了伸張正義,就可以接受誤判嗎
看你之面,一板也不曾責他
魯智深吃狗肉
只因貪吝惹非殃
第八章 他人的地獄
造物者偏要顛倒英雄
怨毒之於人深矣
小隙誰知奇禍連
且教他吃我一彈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第九章 人際的宿命
父母的悲哀
子女的悲哀
夫婦的悲哀
朋友的悲哀
為什麼杜十娘有了百寶箱還要自沉
第十章 男人的困惑
妖氣人肌,添得百倍精神
小兒放紙炮,又愛又怕
親妻忍得棄貧儒
功名是大事,表子是末節
第十一章 情慾的深度
妲己回首戲劊子
這段姻緣,還落在他家手裡
孤孀不是好守的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第十二章 作者與讀者
滕大尹與陳太守
為什麼人們總是喜歡壞蛋呢
困惑於本能與道德的張力之間
善惡分明的小說的人性基礎
代結語
重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