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血管發育不良

小腸血管發育不良所屬醫學名詞之一,是小腸血管發育不良而引起下消化道慢性失血。由於是間斷性出血,診斷檢查時不出血,因此難診斷。

腸道血管發育不良小腸血管發育不良而引起下消化道慢性失血。由於是間斷性出血診斷檢查時不出血,因此難診斷

病因病理

大多數病人病因未明,在 70~90 歲才被診斷,一般認為屬獲是老年退行性病變。其黏膜病理基礎是黏膜下靜脈進入肌層時,受肌肉收縮的影響,使靜脈血流呈擴張,迂曲,於是間斷性阻斷,逐漸發展至黏膜毛細血管擴張,喪失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功能,引起小動靜脈直接溝通,於是引起下消化道慢性出血。

臨床表現

其主要臨床特徵表現為下消化道慢性失血和貧血,為急、慢性便血、黑便、隱血和貧血,有時嘔血,有時無任何前驅症狀,無特異性定位、定性體徵,因此診斷困難。

治療

如果貧血嚴重,需要輸血。消化系統內窺鏡術治療是第一選擇。如果是急症,需要緊急外科手術切除血管發育小腸,或者需要緊急血管造影術血液凝結治療。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0%8F%E8%85%B8%E8%A1%80%E7%AE%A1%E7%99%BC%E8%82%B2%E4%B8%8D%E8%89%AF&variant=zh-c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