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耳穴

小腸耳穴,耳穴名。位於耳輪腳及部分耳輪與AB線之間的中1/3處,即耳甲6區。主治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鳴,腹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過敏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腸結核,腸絞痛;心悸,陣發性心動過速,心律不齊,期外收縮,心肌炎,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對乳少,咽痛,頸腫也有一定療效。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

診斷作用

本穴是診斷小腸、心臟疾病的參考穴。使用電測器探測該穴時,脫髮生高頻率音響則為陽性反應,局部者可觸及隆起,說明心、小腸有炎症及熱性病症,若心、小腸出現陽性反應可能是風濕性心臟病。

功能作用

清熱化滯,調理胃腸,利氣寧心。

穴性

平。

定位

位於耳輪腳及部分耳輪與AB線之間的中1/3處,即耳甲6區。

主治

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鳴,腹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過敏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腸結核,腸絞痛;心悸,陣發性心動過速,心律不齊,期外收縮,心肌炎,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對乳少,咽痛,頸腫也有一定療效。

操作

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

針法:用30號耳針垂直進針1-2毫米,以不穿透耳殼為度,一般留針1-2天可愈。

耳穴壓療法:治療消化不良,耳部常規消毒後,去大小適中的長方形膠布一塊,王不留行子1-2粒,貼壓於穴上。囑患者每日晨起,飯後、睡前按壓穴位,要有痛、脹、熱感,輪壓15分鐘,3天后貼另一耳,5次為一療程。

耳穴注射法:治療慢性胃機能衰弱,3%-5%香附液0.5-1毫升,注入穴位。

按摩法:用食指來迴旋轉擦揉此區,直至有發熱感為止。也可用按摩棒對準此區,以適當力度按摩1-2分鐘。

功效

本穴性平,故有利氣寧心,清熱調氣之功。

附註

本穴與胃穴穴性同屬平,都有理氣清熱之功,可以治療胃腸失調、腹痛、泄瀉等症,但本穴以化滯調氣為主,還能利氣寧心,治療心臟疾患;而胃穴以消食行氣為主,還能養血安神,治療神經衰弱。兩穴雖然同中有異,但在治療胃腸功能紊亂等症時,常配合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