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笠原刺皮耳

小笠原刺皮耳

小笠原刺皮耳是一種真菌,膜質至革質,貼生,廣展,長寬均可以從1cm至10cm之多,新鮮時灰白 色,褐白色至淺褐色,乾後橙色或暗黃灰色,多少波狀,在闊葉樹枯枝上群生,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美國(模式產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小笠原刺皮耳
真菌
真菌

拉丁學名
HeterochaeteogasawarsimensisItoetImai
參考文獻
Trans.SapporoNat.Hist.Soc.16:133.1940.

形態描述

擔子果平伏,膜質至革質,貼生,廣展,長寬均可以從1cm至10cm之多,新鮮時灰白色,褐白色至淺褐色,乾後橙色或暗黃灰色,多少波狀。邊緣初為白色,流蘇狀或叢捲毛狀、乾後變成黃色,常反卷。切面厚100-300(-350)μm。刺柱散生,粗壯,規則圓柱形,鈍,黃色或微黃褐色,遇KOH成金黃褐色,突出部分(70-)100-140×30-55μm。子實下層黃褐色,菌絲易散離,粗2.5-3.5μm,內壁加厚明顯。膠囊體棒狀,近梭形或草履形,漸尖或鈍圓,頂端常突出子實層之外,30-55×7-10μm。側絲纖細,分枝。擔子橢圓形或近矩圓形,4細胞,偶見2細胞,14-17(-19)×10μm。孢子近臘腸形,12-15×5-6μm,萌發時產生再生孢子或萌發管
生態環境
在闊葉樹枯枝上群生。

中國分布

浙江天自山(2917,2931);安徽黃山(2985,2988,2989,2991,3000,3003,3007,3018,3048,3056);湖北神農架(2185,3998);湖南紫雲山(2677),莽山(2787,2839,3792,4310,4374,4419),綏寧(3544),張家界(3115);四川峨眉山(2451,2510);雲南西雙版納(3377,3378),思茅(3485,3506);貴州貴陽(1967)。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美國(模式產地)。

模式產地

美國

討 論

這個種在東半球分布廣,數量多,它和H.discolor,H.sinensis在肉眼下甚至在解剖鏡下均無明顯差異,經初步研究,可根據下列幾點加以區分:①H.ogasawa-rsimensis的孢子較細長,一般不小於12.5μm,大多在14-15(-17)μm之間;H.di-scolor與H.sinensis的孢子常不超過12μm,少數可達13.5μm;②H.ogasawarsi-mensis的擔子橢圓形,少見卵形,較H.discolor大,H.discolor的擔子卵形或梨形,H.sinensis的擔子多為倒卵形或近棒狀,長達20μm或更長;③H.ogasawarsimensis與H.sinensis的刺柱粗壯,規則圓柱形,H.discolor的刺往常為尖銳,較細長,有時可見粗短圓柱形或呈乳突狀。

盤點銀耳目花耳目的真菌(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