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小窗幽記(陸紹珩版)]

小窗幽記[小窗幽記(陸紹珩版)]
小窗幽記[小窗幽記(陸紹珩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窗幽記》 ,一名《醉古堂劍掃》,成書於近四百年前。作者[明]陸紹珩。明代天啟年間,江南才子陸紹珩流落北京。他目睹世態俗情,胸中塊壘頓生。在讀書之餘,陸紹珩從五十餘部經史子集中,擷取精妙辭句,分成十二卷,集結成書,用以自娛。它與《菜根譚》、《圍爐夜話》並稱為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從問世以來一直備受推崇,對於讀者感悟中國文化、修養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主要內容

《小窗幽記》,一名《醉古堂劍掃》,成書於近四百年前。

全書分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正合人生十二味。

此番全新版本《小窗幽記》,以日本嘉永六年星文堂《醉古堂劍掃》為底本。疑難處輔校以國家圖書館所藏天啟年間《醉古堂劍掃》七卷殘本、乾隆三十五年《小窗幽記》十二卷刊本。

內文試讀

文章不療山水癖,身心每被溪山縛。

秋露如珠,秋月如珪。

明月白露,光陰往來。

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讀史要耐訛字,

正如登山耐仄路,蹈雪耐危橋,

閒居耐俗漢,看花耐惡酒,此方得力。

俠之一字,昔以之加意氣,

今以之加揮霍,只在氣魄氣骨之分。

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

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

閉門閱佛書,開門接佳客,出門尋山水。此人生三樂。

是非不到釣魚處,榮辱常隨騎馬人。

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

秋月當天,纖雲都淨,

露坐空闊去處,清光冷浸,

此身如在水晶宮裡,令人心膽澄澈。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

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版本之爭

《醉古堂劍掃》在明末天啟4年(1624年)刊行,為明代江南才子陸紹珩從五十餘部經史子集中擷取精妙辭句,集結而成。目前發現的最早版本是天啟年間的四色套印本,根據了陸紹珩自序、凡例等情況可知這是初版本,國家圖書館善本部藏有殘本七卷( 全書十二卷) 。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部還藏有日本嘉永6年、明治41年的刻本3種,嘉永本有周作人1932 年的題記,說明此書購於日本並且指出此書在日本很流行,“與《菜根譚》同為人所愛誦”。

《小窗幽記》目前看到的最早版本刻於乾隆35年(1770年),然而卻與陸紹珩纂輯的《醉古堂劍掃》的卷名設定及內容基本無二,前者只對後者進行少量改造:刪掉重複條目;更改條目順序;改動個別字句;合併或分開條目。

曹鐵圈、郭孟良主編的《中華修身處世經典》首先提出質疑。在該書下冊《全本小窗幽記序》中,作者經過初步考證,得出了所謂陳繼儒《小窗幽記》實為陸紹珩《醉古堂劍掃》的結論。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小窗幽記》註譯者清風先生進一步考定,《小窗幽記》是清人偽托陳繼儒名字出的偽書。

北京語言大學學者成敏曾在《中國文化研究》中刊文指出,“《醉古堂劍掃》是明代陸紹珩編選的一部清言小品集,而《小窗幽記》則是乾隆年間刊印,署名陳繼儒的清言小品集,兩書名字不同,刊刻年代相異,內容卻基本相同。通過對這兩部書的版本、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可以判斷《小窗幽記》實為清代書商借陳繼儒之名而將《醉古堂劍掃》改頭換面而成。”

進入清代後,以教導溫良做人、謹慎處世的作品漸多,書商將富含不平之氣的“劍掃”,更名為“幽記”。而陳繼儒是晚明山人墨客的領袖人物,其詩文,尤其是清言類小品在明末清初影響甚大。書商找來陳繼儒的名號,藉以保駕護航,從而後世人多分不清二者關係,名不見經傳的陸紹珩更是鮮為人知。乾隆35年版《小窗幽記》作序者陳本敬贊其文字,“泄天地之秘笈,擷經史之菁華,語帶煙霞,韻諧金石……所謂端莊雜流漓,爾雅兼溫文,有美斯臻,無奇不備。”

作者簡介

陸紹珩,字湘客,明代蘇州松陵人,唐代隱逸詩人陸龜蒙後裔。

曾發願:一願識盡世間好人;二願讀盡世間好書;三願看盡世間好山水。

陸紹珩,生卒年不詳,天啟年間(1621-1627)曾流寓北京,纂輯《醉古堂劍掃》(又名《小窗幽記》)傳世。清代書商將《醉古堂劍掃》附於明人陳繼儒名下,更名《小窗幽記》另行刊印出版,流傳頗廣。是以後世多分不清二者關係,特此正名。

目錄

自序

卷一 醒

卷二 情

卷三 峭

卷四 靈

卷五 素

卷六 景

卷七 韻

卷八 奇

卷九 綺

卷十 豪

卷十一 法

卷十二 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