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本片根據由法國作家勒內·戈西尼(René Goscinny)創作,漫畫家讓-雅克·桑貝(Jean-Jacques Sempé)配畫的系列同名漫畫故事改編。小尼古拉(馬克西姆·戈達爾 Maxime Godart 飾)深受父母寵愛,在學校也與一幫朋友玩得開心。有一天,尼古拉的媽媽(瓦萊麗·勒梅西埃 Valérie Lemercier 飾)建議爸爸(凱德·麥拉德 Kad Merad 飾)請老闆及夫人來家裡吃飯,以便獲得老闆青睞漲工資;但小尼古拉聽到和觀察到的結果卻讓他以為父母要生個小弟弟,不要他了。沮喪的小尼古拉請求朋友們的幫助,大家七嘴八舌給他出了一堆建議,包括送花、大掃除,甚至找罪犯領養弟弟等荒謬辦法。與此同時,教育部長也要來學校參觀,班級又換了嚴厲的代課老師。
角色簡介
主角
小淘氣尼古拉:愛幻想的小男孩,誤會自己的母親有了小弟弟。非常害怕自己會和喬辛一樣被父母遺棄。於是和小夥伴們發起了拯救 “尼古拉大行動”。尼古拉也是群隊里最有想法的一個。因此在基地里充當領袖的角色。
尼古拉爸爸:大公司里的經理,天天希望promotion好和俏秘書調情。不過他尋求升官的企圖和舉動實在不夠直接,經常令老闆抓狂。 總是和媽媽沒完沒了地為小事爭吵。典型“床頭打架床尾和”的婚姻。
尼古拉媽媽:完美的母親,也是稱職的家庭主婦。看似冷靜熱情,一個笑料百出的角色。
尼古拉的死黨們
亞斯特:只關心食物的胖男孩。無論去哪裡,他手上不是拿著朱古力卷、,也有三明治。尼古拉的死黨中,亞斯特最直率,他不怕大人並經常挺身作對。 體檢的時候可以一口吞掉一塊三文治。繪畫課上趁大家不留意把蘋果偷來吃。經典搞笑角色。
傑夫:傑夫父親很有錢,什麼想要的東西都買給他。住超級豪宅,上下學都以勞斯萊斯轎車接送。他特別喜歡盛裝打扮,在意的程度,在電影裡曾以騎士,太空人多個形象出鏡。
克勞岱:他總是在恍神,他從不專心聽課,也因此經常受罰,是留級生。即便如此,他依然是十問九不知。他最喜歡騎腳踏車,而且他希望有朝一日成為環法腳踏車賽冠軍。 然而代課老師卻非常喜歡他。
奧得:全班最身強力壯的男生,奧得可說是酷愛打架。特別是他經常一言不合就拳腳相向,還特別喜歡打同學的頭。
魯夫:魯夫的爸爸是警察,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大家,他爸是警察。可是,他也是最搗蛋的傢伙。
喬辛:喬辛愛遲到又不愛去學校。最近喬辛更加憂鬱了,因為他有了新的弟弟。喬辛覺得弟弟醜到爆,但他不準同學這樣說。喬辛的弟弟威脅嚇怕了尼古拉,於是引起了尼古拉的焦慮,想盡辦法討好爸爸媽媽。最後也是因為他的弟弟論徹底改觀,尼古拉竟然回家說自己想要弟弟。
阿南:阿南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總能回答老師的每一個問題。老師一發問他肯定會把手舉的最高。同時應該說他是老師的眼線,同學都恨死他了,體檢時他沒戴眼鏡時乘機賞他兩拳。代課老師卻覺得 他是一位多嘴的孩子,讓他嘗到了罰站的滋味。
班級導師:她喜歡她的每一個學生,但她不夠有權威,總是無法讓學生們乖乖聽話。
影片視點
《小淘氣尼古拉》(Le petit Nicolas)是由法國國寶級著名作家勒內·戈西尼(René Goscinny)創作,著名漫畫家讓-雅克·桑貝(Jean-Jacques Sempé)配畫的系列漫畫故事。以小尼古拉的形象創作的系列兒童文學作品創作於1959年,在法國幾乎是家喻戶曉,曾伴隨許多法國人度過快樂的童年,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擁有無數的“小尼古拉迷”。 影片即根據《小淘氣尼古拉》的系列故事改編而成。導演勞倫·泰拉德(Laurent Tirard)是法國影壇著名的導演和編劇,此前的作品有《謊言與背叛》、《莫里哀情史》等。
2009年是《小尼古拉》50周年,法國舉辦了一系列活動,最早小尼古拉,是1959年由漫畫大師Jean-Jacques Sempé和文學大師René Goscinny攜手打造的,現在看到了這個電影,之前的漫畫人物形象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雖然電影的人物和漫畫的人物表現手法不同,但是整個電影還是生動的,讓人時而想到放牛班的春天,或是四百下,有時侯又有Tati的幽默,總之是很典型的法國喜劇。
電影的開篇出字幕,是摺紙做的動畫,讓人重溫了一下Sempé的漫畫,Nicolas (Maxime Godart) 的同學Joachim,有了個弟弟,他覺得有個弟弟真是不好,他們的談話影響到Nicolas ,他誤會了爸爸媽媽的舉止和談話,他以為他的媽媽懷孕了,他也將要有個弟弟,而且他的爸爸媽媽因為這個弟弟,不要照顧他了,要把他扔掉,於是他想盡一切辦法讓媽媽喜歡他,用3法郎給媽媽買玫瑰花,陪媽媽去全是女人和女孩的聚會,帶著他的一群夥伴到他家,為了討好他的媽媽給家裡打掃衛生,接著還有一連串的誤會。。。
當然片子裡還有很多可愛的大人,Nicolas的爸爸(Kad Merad)媽媽(Valerie Lemercier), 學校里的女老師,當然還有那些來客串的老一輩法國喜劇明星Michel Galabru, Gerard Tugnot,還是傳統的法國喜劇,還是法國喜劇的傳統。
所獲獎項
本片獲凱撒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幕後製作
【法國人的集體懷舊】
《小尼古拉》是由法國國寶級作家勒內·戈西尼撰文、漫畫家讓-雅克·桑貝配畫的系列漫畫故事。搗蛋鬼尼古拉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最初兩個年輕人應比利時《蚊子》周刊的邀約開始創作。1959年開始作品在法國《西南報星期日版》和《領航員》雜誌上與讀者見面。這個小搗蛋身邊圍繞著一群好朋友:小胖子阿塞斯特,無時不刻不在吃東西;家境甚好的吉奧福娃,父親會滿足他的一切要求;阿尼昂,你不可以打他,因為他戴著眼鏡;還有混在男孩堆里唯一的女孩瑪麗-愛德維基等等。他的世界裡也有成年人:父母、他那可愛的老師、沸湯先生和兇惡的舍監……
《小尼古拉》陪伴一代又一代的法國人走過了他們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時代。這部誕生於1959年的連載漫畫在法國盡人皆知。今年正值《小尼古拉》50周年誕辰,法國人為這個不老的小朋友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其中電影的改編是最令人期待的一項。這部漫畫集為很多法國人帶去了歡樂,誰能想像漫畫的主角會化身為一個穿著紅色毛背心和藍色短襪的活生生的小男孩。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對一個時代法國的紀念。
影片於2009年9月30日在法國本土上映後票房表現神勇,一舉拿下全法雙周票房冠軍,吸引老老少少的法國人滿心歡喜地走進影院。
【創作緣起】
《小淘氣尼古拉》的拍攝項目由Fidélité影業的製片人馬克·米索尼耶和奧利弗·德爾博斯克一手促成。他們盤算著勞倫·泰拉德可能會是導演這部戲的最佳人選,便迫不及待地向他發出了邀請。作為看著《小尼古拉》長大的法國人,泰拉德欣然接受了這個讓人愉快的邀約。他說,“這已經不是一個任務,我沒有任何理由不接受它。我是看著《小淘氣尼古拉》長大的,少年時就跟著看每一期的漫畫。這部作品與我相通,向我述說。所以當製片向我提議時我已經對電影該怎么拍有了大概的想法。”
同大多數法國人一樣,《小尼古拉》對於導演勞倫·泰拉德有著特別的意義:“每個人都會在故事中發現自己,它將我們帶回燦爛的童年。它帶給我們歡樂,渲染著懷舊色彩的歡樂。很難解釋戈西尼和桑貝怎么就觸動了大眾那根敏感的心弦。這正是作為一名藝術家的本職,將作品與某種集體無意識建立起聯繫。他們知道如何從現實中捕捉到飄然而過的氣味和鏇律。
【艱辛的劇本改編】
同他忠實的合作編劇格雷戈瓦·溫格納瑞恩一塊兒,勞倫·泰拉德即刻投身於漫畫原著和創作者勒內·戈西尼的生平之中。泰拉德很想弄明白尼古拉這個人物從何而來,他認為人物的由來一定有創作者非常私人的理由。“我知道改編的鑰匙既在作品裡也在作者的生平里,於是我試著了解勒內·戈西尼這個人。創作漫畫之時他27歲,正在社會中尋找著自己的位置,在人們的譏諷中努力打拚。在他做會計的時候,他的一大樂趣就是想像自己化身成一顆沙粒,隨時可能擾亂什麼。他對混亂有種特殊的鑑賞力,而幽默既是他的防衛方式,也是融入社會的方法。這是我在閱讀他的自傳時看到的,它告訴我,小男孩尼古拉尋找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成為構建整個故事的中軸。”
從這箇中軸出發,泰拉德和格雷戈瓦重新翻閱了兩位大師的所有作品,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一個場景一個場景、一句對白一句對白地仔細剖析。導演坦承自己的前一部電影《莫里哀情史》也是這樣準備的。問題就是這次整理結束時他們意識到手裡的素材足夠拍上12小時的電影。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對這些素材進行刪節。必須毫不留情地刪掉很多場景,即使它們曾讓導演和編劇在整理過程中深感快樂,如此這般才能保證故事的連貫性。同時他們也保留了一些對故事不算重要卻對人物重要的場景。就這樣他們花了幾個月時間剖析作品、以流暢而連貫的方式重構起新的故事,直到第一稿劇本出爐。
對劇本進行修改的過程中,《埃及豔后的任務》的導演阿蘭·夏巴也加入進來。在漫畫作者戈西尼的女兒安娜·戈西尼看來,他無疑是勒內·戈西尼精神衣缽的最佳承繼者。安娜認為《埃及豔后的任務》的風格和父親的漫畫正是同道。在就電影對白、場景、一些小想法的設計上同阿蘭·夏巴取得共識後,劇本的準備終於告一段落。
【萬里挑一的小演員】
這樣一部全體法國人都諳熟其內容的電影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無疑在於兒童演員的挑選。製片方和導演為此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海選。選角過程中讓導演饒有興趣的是孩子們的表現充分展現了不同的天性:“很有趣的事情是,你會發現孩子很容易‘被腐蝕’。在拍攝現場,你會很驚訝的發現,三天之後,孩子們便開始要求有自己的髮型師或化妝師!他們很懂得如何從大人那裡獲取同情,其中的一些孩子來試鏡時充分施展了誘惑和裝腔作勢的藝術。然而從那時起,他們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天真和無邪。總的來說,我們選擇的主要演員都是很好的孩子。這也引起我另一方面的擔憂,不知道他們在攝像機前面表現會如何,既然我選擇的是一種品格,那么他們在拍攝現場的表現就只好賭一把了。我從沒有和孩子拍過戲,所有這些對我還是未知領域。結果我發現他們棒極了!他們就是真正的演員。”
小尼古拉這個角色,導演的選擇很快定格在馬克西姆·戈達爾身上,這位國小生有著跟漫畫中的尼古拉一樣的身材和面容,同時,他立志成為演員的決心讓導演頗為驚訝,“這孩子9歲時就對自己想在社會中擁有的位置和職業有了明確的想法。這樣一個性格外向的人,我想他大概不會在鏡頭前怯場吧。不過,他登台了卻是另一番表現。第一天,當一個龐大的升降機手臂帶著攝像機向他靠近時,他居然僵住了!不該你能看到馬克西姆比其他孩子更會享受演戲的愉悅。他從來沒流露過一絲倦意,也從不主動要求休息。”
與這些小演員們的相處給導演和劇組中的其他大人帶來了非常獨特的經歷。第一場戲讓劇組的每個大人都印象深刻。成人演員在面對這些孩子時以為一切盡在
掌握,而事實卻完全出乎意料,孩子們讓他們抓狂,一天下來一無所獲!接下去的每一天,早晨一開始都很好,漸漸地總會出岔子。大人們絕望地試圖保持攝影棚的氛圍卻總是無功而返。
不該即使每天晚上筋疲力盡地走出攝影棚,第二天一早大人們看到孩子還是很高興。導演把這次與孩子拍戲的經驗看得十分重要:“如果問我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什麼,那就是它給我一個機會讓我知道如何跟孩子在一起工作。我成功了,我從孩子堆中倖免,並且非常享受與他們的相處。”
【尼古拉周圍的成人世界】
老派演員凱德·麥拉德和瓦萊麗·勒梅西埃扮演尼古拉的模範父母,沸湯由喜劇演員弗朗索瓦-格薩維耶·德梅松扮演,而桑德琳娜·提貝蘭則化身他那可愛的女老師。
母親這個角色在創作劇本時,為了避免角色淪為乏味的家庭婦女,導演就以瓦萊麗·勒梅西埃為原型來做參照。因此,儘管當劇組向瓦萊麗發出邀請時她剛剛結束了《小姐好黑》的拍攝,並不打算接拍新片,導演還是成功說服了她。
至於凱德·麥拉德,他在《我很好,別擔心》中的表演已經讓導演印象頗為深刻了。去年熱賣的《歡迎來北方》更讓人相信,一名演員的成熟已經在他身上生長出來。而這正是尼古拉的父親所需要的。這是一個每天必須去工作的中產白領,有點怕老闆,夢想著升職。不算強壯,有點野心,卻總是被老婆占上風。同時,他還必須有點想像力和真正的溫柔。在導演看來:“凱德太適合這個角色了,他的體內還保留著很多的童心。”
可愛老師被認為是孩子們的第二個媽媽。她必須非常溫柔,而且善感。她經常被她喜歡的這些孩子弄得措手不及。藍色大眼睛的桑德琳娜·提貝蘭擁有這樣的溫柔。她有一種將最微妙的情感傳遞出來的本事,通過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動作。導演對之稱讚有加:“她是我一直想要合作的演員。”
【視覺天地的創造】
《小淘氣尼古拉》的絕大部分場景在攝影棚內完成。鑒於原作是個漫畫故事,因而影片試圖營造出一個非現實的空間。導演說:“裝飾、背景、服裝和音響都在講述一個想像出來的故事,這電影拍出來應該像50年代的好萊塢影片。如果我有足夠的資金,我會在攝影棚里重建所有的道路。我們試圖創造一個想像的、人造的、徹底理想化的世界,帶著過去的味道,我們童年的味道。”
對於電影場景的布置,導演很強調裝飾部件的取捨:“有些布景是一目了然的,比如學校、教室和房間內部。我們深知電影靈魂的一個重要部分來自於此。然而,我們的宗旨不在於還原桑貝的原畫,而是儘量貼近作品的靈魂,因此裝飾的細節拿捏很有講究。我們要讓觀眾感覺一切都到位了但不能被我們希望呈現給他們的其他裝飾分散了注意力。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影像的組合和布景之中賦予故事以生命力。”
《小淘氣尼古拉》是這樣一部製作,桑巴繪畫的力道、精緻和簡潔無疑是其視覺衝擊力的源泉。電影不能照搬原作,原作卻激勵導演製作一部精良的、有設計感的、優雅的電影。同時,影片還要跟隨戈西尼的文字的鏇律,讓這些詩一般的文字以沒有斷句的方式自然流淌出來。裝飾、背景、服飾,所有的現場都要在嚴格的控制之下。漫畫創作於50年代,電影也應當呈現出那個年代電影特有的氛圍。
電影的對白必須非常直接而且生動。導演談道:“我們不在現實中因而影片的對話必須非常書面,而且以非常正式的方式講出來。排演一個必要的工作就是訓練孩子們的朗誦、發音和節奏。這次的工作較以往更為細枝末節。一切都必須嚴格而精準。”
幕後花絮
影片於2008年5月開始拍攝,同年10月殺青。
片中年輕的Joachim的扮演者是導演勞倫·泰拉德的親生兒子維爾吉樂·泰拉德。
很多樂迷會在片尾音樂中發現法國年輕的民謠歌手羅南·呂思的歌曲《On N'est Pas A Une Bêtise Près》。
電影並不是漫畫《小尼古拉》感興趣的唯一媒介。法國電視台M6頻道也圍繞這部經典的兒童歷險記製作了一個系列卡通片。
影片評論
勞倫·泰拉德在這輪賭局中大獲全勝……他成功地展現出這些穿著學生短褲的小傢伙們天真、滑稽又詩意的一面。
——《星期天日報》
小尼古拉終於找到了他的真正位置和人格……影片的場景變換稍欠節奏感,但大多數笑料是真的很有趣。
——《十字》雜誌
影片中的笑話讓人歡喜也讓人動容,這些小演員們的表現出奇精彩。一部套著小短褲卻意味深長的電影。
——《巴黎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