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止痛,殺蟲。
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牙痛,腹痛,痔瘡腫痛,蛇蟲咬傷,蟯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全株無毛。枝纖細,質稍硬,有直線紋。葉薄革質,三角形,通常長6-10厘米,寬5.5-9.5厘米,頂端有時鈍,基部近截平;掌狀脈向上的3條,向下的4-5條,在背面明顯凸起,網脈稍明顯;葉柄長4-7厘米,盾狀著生於距葉片基部約1厘米處。單傘形聚傘花序腋生,稍肉質,雄花序梗與葉柄近等長,細而直,頂端無小苞片,小聚傘花序4-8個,簇生於花序梗的末端,每個小聚傘花序有花3-7朵。雄花:萼片6,排成2輪;卵圓形或卵形,頂端尾狀漸尖,長1.7-2毫米,其中尾狀部分長0.6-0.9毫米;花瓣3,稍肉質,貝殼狀,長0.6-0.7毫米,寬1-1.2毫米;雄蕊柱與花瓣近等長;雌花萼片和花瓣均3片,形狀大小均與雄花的相似。果序腋生,構造和雄花序相似,果序梗長8-9厘米;核果倒卵形,紅色;果核長約7毫米,寬約3毫米,背部二側各有7-8條小橫肋,胎座跡穿孔。花期夏季。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分布於四川。
相關論述
《四川常用中草藥》:“用於咽喉腫痛,牙痛,痔腫,腹痛下痢,咳嗽氣喘,下蟯蟲,蛇咬傷,蜘蛛傷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