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本病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由於甲基丙二醯輔酶A變位酶(維生素B無反應型)或輔酶腺苷鈷銨缺乏(維生素B反應型),使L-甲基丙二酸不能轉變為琥珀酸而在血中蓄積所致。
臨床表現
甲基丙二酸血症雖有多種生化缺陷,但臨床表現類似。起病早,一般於新生兒或早嬰兒期發病。常見嗜睡、生長發育不良、反覆發作性嘔吐、脫水、呼吸窘迫和肌張力低下。部分有智慧型落後、肝大和昏迷。缺陷為mut0者症狀出現早,80%在生後第1周。血清鈷胺素濃度正常,有代謝性酸中毒,80%有酮血或酮尿症,70%有高氨血症。半數病人有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貧血。部分病例有低血糖症。患者尿或血中有大量甲基丙二酸。輕症、晚發性或所謂“良性”病例甲基丙二酸水平較低。攝入丙酸和甲基丙二酸前體蛋白或胺基酸會增加甲基丙二酸積聚,甚或引發酮症或酸中毒。
遺傳性甲基丙二酸血症伴同型胱氨酸尿症,缺陷為cblC,cblD,cblF。cblC缺陷者臨床表現變異較大,但均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早發病例在生後2個月出現症狀,表現為生長發育不良、餵養困難或嗜睡。遲發病例可在4~14歲出現症狀,可有倦怠、譫妄和強直痙攣,或痴呆、脊髓病等。大多數病例有血液系統異常,如巨幼紅細胞和巨紅細胞貧血、多形核白細胞核分葉過多和血小板減少等。血清鈷胺素和葉酸濃度均正常。cblD缺陷者一般發病較晚,表現為行為異常、智慧型落後和神經肌肉病變,無血液系統異常。cblF缺陷者在生後2周出現口腔炎、肌張力低下和面部畸形,部分有血細胞形態異常。部分病例有低甲硫氨酸血症和胱硫醚尿症,套用GC-MS進行血、尿有機酸分析可診斷本症。各種遺傳缺陷的確定有賴於培養細胞酶學分析。
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貧血,為巨幼紅細胞和巨紅細胞貧血,多形核白細胞核分葉過多和血小板減少等。
2.血液和尿液檢查
血清鈷胺素和葉酸濃度均正常,有代謝性酸中毒,有酮血或酮尿症,有高氨血症和低血糖症。
3.患者尿或血中有大量甲基丙二酸
輕症病例甲基丙二酸水平較低。攝入丙酸和甲基丙二酸前體蛋白或胺基酸會增加甲基丙二酸積聚,甚或引發酮症或酸中毒。部分病例有低甲硫氨酸血症和胱硫醚尿症。羊水或中期妊娠孕母尿中甲基丙二酸濃度或培養羊水細胞中酶活性測定可進行產前診斷。
4.B超
可發現肝臟腫大,腦電圖異常腦波,智力檢查有智力水平落後等表現。
5.尿同型胱氨酸測定
可用篩查法,即硝普鈉試驗:尿液1毫升加入5%氰化鈉水溶液,放置5分,加入5%硝普鈉水溶液1滴,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為陽性,表示尿中有過量的含硫胺基酸。
6.確診要靠酶活性測定
可用皮膚成纖維細胞測定酶的活性,也可用此法檢出雜合子。
7.產前診斷
可測羊水細胞的酶活性。
8.其他
應做X線、B超、CT等影像學檢查。
併發症
生長發育不良,嘔吐可致脫水、酸中毒,呼吸窘迫和智慧型落後或痴呆、脊髓病等。肝大和昏迷。可發生高氨血症,低血糖症,譫妄和強直痙攣。血液系統異常如巨幼紅細胞貧血和血小板、白細胞減少等。
治療
飲食治療有效。應儘早開始限制蛋白質攝入量,減少甲基丙二酸前體胺基酸的攝入。左卡尼汀和口服抗生素可能有效。部分病例對補充大劑量維生素B有效,即B依賴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可首先給予B1周,若出現效果則可長期給予維持量治療,根據臨床和生化反應調整。
預後
輕症、晚發性病例預後尚好,本症常發生嚴重併發症而影響預後。
預防
絕大部分的遺傳性代謝性疾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更為重要。遺傳性代謝性疾病產前診斷是防止遺傳病發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人類遺傳學知識的實際套用,是優生的重要措施。遺傳性代謝病的產前診斷是生化遺傳、分子遺傳和臨床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具有很強的實際套用價值。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用經腹壁羊膜腔穿刺術於產前診斷以來,產前診斷技術發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