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古時中國又稱奶疹、假麻疹,是一種常見於6個月到3歲之間幼兒的疾病。根據最近中國大陸的數據,此病發病率高達98.2%。家長了解了幼兒急疹的特點後,就會覺得幼兒急疹並不可怕,當6個月至2歲的小兒有不明原因的高熱時,要想到有幼兒急疹的可能性。不必因高熱不退而頻繁的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上其它疾病。要注意讓患兒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流食,高熱時及時服用退燒藥,以防發生驚厥。當疹子出來後,病也就算好了。

基本信息

病因

幼兒急疹一般會連續發熱三四天,等發熱退後才會出皮疹。但許多家長往往在孩子發燒的幾天裡,帶著孩子天天跑醫院,這樣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經明確診斷,只要按照醫囑在家護理,三四天后孩子就會慢慢好起來。

幼兒急疹起病急驟,常常是剛才還好好的,一會兒就燒起來了,尤其是小兒睡前一切正常,夜間突然發熱,而且高熱不退,許多家長很擔心。

發熱時孩子身上不出皮疹,發熱退後才出皮疹。也就是說,小兒持續發熱3~4天后,體溫退了,身上會看到一些皮疹出現,其皮疹呈淡紅色、針尖大小,最先見於軀幹,然後延及全身,軀幹最多,顏面、頸部也可見到,1~2天即可消退,退後皮膚上不留斑痕,家長不用擔心。

幼兒急疹是一種較輕的傳染性疾病,傳染性較弱,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得,甚至1歲以上的小兒也不會得,它只發生在半歲左右的嬰兒身上。

得了幼兒急疹,應該先到醫院明確診斷,並遵醫囑,按時給小兒服藥,在病情無大變化的情況下,不必因發熱不退而天天跑醫院。應注意多給孩子飲水,要飲熱水,或熱米湯,讓孩子出汗。只有出汗,體溫才能退。

小兒急疹的主要症狀就是剛開始的時候發熱,甚至高燒39度,40度,還伴有腹瀉等症狀,大概三四天,燒退以後就會出現玫紅色的小疹子,這就是小兒急疹。

寶寶急疹,就是人們常說的“燒疹子”,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過呼吸道傳染,常常在託兒所內傳播,冬春季節最常見。發病年齡一般為生後6個月到兩歲。

寶寶急疹的特點是“燒退疹出”。患兒突然高燒,體溫可升至39--41度。患兒雖有高燒,但精神很好,有的可有輕微咳嗽、嘔吐、腹瀉等症狀。高燒一般持續 3--5天,體溫便突然下降,在體溫下降時出現皮疹,即熱退疹出或疹出熱退。疹子的特點是全身散在小紅斑點,軀幹較多,面部、肘膝以下較少。皮疹在24小時以內出齊,經過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後不留痕跡。出疹子的同時伴有脖子、耳後、枕後的淋巴結腫大,但無壓痛,熱退後持續數周逐漸消退。

幼兒急疹在皮疹出現以前,診斷較為困難,容易被誤診為呼吸道感染,給予消炎、退燒、止咳等治療。家長不必擔心,不會耽誤患兒的病情,因為幼兒急疹一般很少有併發症,是一種急性而愈後良好的出疹性傳染病,患病後不需要特殊治療。

家長了解了幼兒急疹的特點後,就會覺得幼兒急疹並不可怕,當6個月至2歲的小兒有不明原因的高熱時,要想到有幼兒急疹的可能性。不必因高熱不退而頻繁的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上其它疾病。要注意讓患兒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流食,高熱時及時服用退燒藥,以防發生驚厥。當疹子出來後,病也就算好了。

(一般在這個年齡段,只要寶寶突然發燒兩天的,都可以懷疑寶寶得了小兒急疹。寶寶發燒不用急,先物理降溫,用冷毛巾給小傢伙降溫。一般出汗後,就容易溫度降了。如果溫度回復正常體溫後出紅點點,就一定是小兒急疹了。這時媽媽們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這種病是一出疹,病就是快好的了。)

小兒急疹:也叫嬰兒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小兒急性傳染以突起發熱病。臨床上,熱退出疹為特點。本病古稱“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於外感風熱時邪,郁於肌膚,與氣血搏結所致。流行病學特點:幼兒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屬哪種病毒,尚未分離出來,本病多為散發,患者以6一18個月幼兒較多,6個月以內和2歲以上幼兒少見,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冬、春、秋季多發。病後可獲較鞏固的免疫,再次發病者少見。由某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這種病毒尚未分離成功。可能經空氣飛沫傳播 。一般發生在2歲以內嬰幼兒,以6個月至1歲的嬰兒多見。冬、春季發病較多。潛伏期1~2周。起病急,體溫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有煩躁、咳嗽、嘔吐、腹瀉及咽紅,在高熱時可出現驚厥;發熱3~4天后,在降溫或退熱後出現皮疹 ,呈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為該病的特徵;頸部及枕後淋巴結輕度腫大;末梢血淋巴細胞明顯增高,可達70%~90%。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主要採取對症治療,高熱時可用物理降溫及退熱藥,煩躁及驚厥時可用鎮靜藥。

症狀習慣

區別:連續三天發急燒,高熱可致39到40攝氏度。一般在三天后退燒,並有皮疹析出。病兒可獲終身免疫。如果為6個月後小兒第一次突然發熱,並且無流鼻涕,咳嗽,腹瀉等症狀,小兒精神,飲食狀況尚好,則大部分可以判斷為小兒急疹。確診可以做病毒培養,檢測HHV-6病毒。有些無經驗或者訓練不佳的醫生看到嬰兒咽喉發紅,可能會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扁桃體發炎等,其實咽喉發紅是很多病毒感染的特徵,並不能作為確診感冒等疾病的依據。

該病為傳染病:1988年日本學者首次報告從患兒淋巴細胞中分離到人皰疹病毒6型,並證實其病原體。人皰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HHV-6)為1986年新發現的第六種人皰疹病毒。研究提示皰疹病毒6型在人群中傳播廣泛,尤其在嬰幼兒中,除了引起幼兒急疹外,尚可引起無皮疹的發熱以及肺炎、腦膜炎、腦炎肝炎等疾病。現已知HHV-6有兩個亞型HHV-6A及HHV-6B,兩者的核苷酸序列相似,但在病毒複製流行病學和抗原組成等方面都有差異。研究表明皰疹病毒7型同樣可以引起幼兒急疹病。HHV-6與HHV-7病毒極易從患者唾液和血液中檢出,且發現在健康人群中的血液中也可長期存在。

措施

本病並不需要特殊措施,一般會自動痊癒,而且極少有後遺症。但是,在發燒過程之中,需要給嬰幼兒補充充足水分,防止脫水。可以採用一些物理降溫的辦法,如溫水澡,睡冰枕,溫水搽額頭、四肢等。要溫度不高於40攝氏度,就沒有必要採用藥物降溫。一般採用的藥物有撲熱息敏,泰諾等,但是不能採用阿司匹林。

臨床表現

本病的潛伏期

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發熱39一40度,高熱早期可能伴有驚厥,病人可有輕微流涕,咳嗽、眼瞼浮腫.眼結膜炎,在發熱期間有食慾較差、噁心、嘔吐、輕瀉或便秘等症狀,咽部輕度充血,枕部,頸部及耳後淋巴結腫大,體溫持續3一5天后驟退,熱退時出現大小不一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壓之退色,初起於軀幹,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無色素沉著或脫屑。腫大的淋巴結消退較晚,但無壓痛.在病程中周圍血白細胞數減少,淋巴細胞分類計數可達70%-90%. 診斷依據: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特點,發病年齡和發病季節,有以下幾點:

驟起高熱,而其它臨床症狀較輕;頸.枕.耳後淋巴結腫大壓痛;周圍血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分類計數較高;發病年齡在2歲以內。

臨床特點

潛伏期:10~15天;前驅症狀:一般無;好發季節:冬春季;好發年齡:2歲以下嬰幼兒;皮疹特徵:突發高熱(39~40℃),持續3~5天后退熱,出現玫瑰色斑丘疹,周圍繞以紅暈,類似風疹、麻疹或猩紅熱。皮疹先發於軀幹,後向面部及四肢擴展,四肢末端及掌跖多無皮疹,黏膜無明顯皮疹;預後:有自限性,經1~2日後退盡,預後較好;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先升高后減少,淋巴細胞可高達70%~90%。

治療麻疹,藥疹:

預防治療:對症處理,高熱時注意降溫;

支持療法:臨床上有時可見周歲以內的小嬰兒突然出現無明顯誘因的發燒,體溫—般為高熱。高燒時小兒精神稍差,有時出現輕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狀。也有的無任何症狀。當熱退時精神好,嬉戲如常,一般納食欠佳,大便正常。高燒一般在39℃左右,持續3天左右熱退,隨即皮膚出現紅色較密集的皮疹,壓之褪色,不癢。大約l~2天自行消退,其間小兒無任何不適,活動、飲食等日常生活均正常。因為本病有發燒、皮疹,故有的家長誤認為孩子患了麻疹。其實這是由病毒引起的兒童特有的一種輕型發疹性傳染病。本病好發於春季,但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一般情況下藥物降溫作用不大,最好採用物理降溫,要是可採用不可讓溫度上升到40度,可用白酒擦小孩子的手心腳心,如果孩子不到一歲的話就不要用白酒或酒精,最好用冰袋。

鑑別診斷

小兒急疹 小兒急疹

麻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狀重,病初口腔黏膜有Koplik斑,發 疹和發熱可同時存在。

風疹 出疹前已發熱6~24小時,高熱同時發疹,頸後、枕後淋巴結腫大。

藥疹 有服藥史,末梢血淋巴細胞不高。

治療原則:本病為一自限性疾病,無特殊治療方法,主要是加強護理及對症治療。

一般治療:患兒臥床休息,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飲水,給予易消化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C等。對症治療:高熱時物理降溫,適當套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現驚厥給予苯巴比妥鈉或水合氯醛,可適當補液。

中醫治療早期治宜疏風解表

出疹期宜清熱涼血。

及時退燒,沒有其他特殊處理方法。中醫認為本病初起多因外感時邪,郁於肌膚與氣血相搏,外發肌表。故應採用疏表清熱之法。常選用蘆根10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8克,連翹10克,淡竹葉3克,黃芩6克,薄荷3克,丹皮5克等具有疏表清熱,涼血解毒之品。套用這種方法可以起到促進退燒,防止留有餘邪的作用,水煎後每日分3~5次服用,每次喝30—50毫升。值得一提的是中藥的熬制,這種藥性的藥物應先用水浸泡半小時,待開鍋後,微火熬15分鐘即可,這樣可以保存藥性,使藥物充分發揮作用。也可用金銀花10克,野菊花15克,貫眾6克熬湯代水喝,同樣有清熱解毒透表之功效。治療本病的關鍵在於及時退燒,不留余邪。

預防和護理

在預防和護理方面,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周歲以內的小兒形氣未充,發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帶孩子去串門或公共場所。因為公共場所人多,細菌及病毒在空氣中的密度相對比較高,這樣小兒染上疾病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周歲以內小兒飲食一定要有規律,在能添加副食後要注意蔬菜的攝入。中醫認為脾胃為人的後天之本,飲食規律、豐富,納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兒很好的發育成長。身體強壯後,抗病能力自然會增強;在小兒發熱期間,應多給孩子飲水,以溫開水為佳,不要喝甜水。因為小兒發熱時食慾欠佳,甜水會進一步影響小兒的食慾,不利於疾病的康復。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肥甘厚味會使氣機壅滯,影響脾胃運化、消化功能;患病期間小兒體虛,應特別注意避風寒,慎勿汗出當風,那樣會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覆。小兒發熱汗出時,可用溫熱的濕毛巾或柔軟的乾毛巾給孩子擦拭,這樣既可散熱又很舒適。

幼兒急疹是一種輕型傳染病,所以在冬春季節家長可以每天給小兒喝一袋板藍根沖劑,用以加強小兒抵抗病毒侵襲的能力,預防疾病。本病一般病程較輕,預後良好。所以當您的孩子患了此病,也不必驚慌,按上述方法去做,一般都可痊癒,倘若病情反覆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