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月繞一須彌山,外圍四大部洲、八中部洲,須彌山下入香水海中,水面以上分上下兩段,下段分為四層,第一層名堅手天,第二層名持鬘天,第三層名恆憍(亦譯常放逸)天,為四天王所統帥之夜叉神所居,屬於鬼類,非天道所攝,一說第三層之上還有日月星宿天,為日月星宿諸神所居;第四層為四天王天,與日月在一水平面上。須彌山頂為忉利天,此天與四天王天皆地居,忉利天以上為空居(天宮在虛空中),依次為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四天。六欲天之上覆一初禪天,與六欲天之下的人等五道眾生所居世界,為一“小世界”,乃宇宙中最小的世界單位。一千小世界之上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之上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之上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為宇宙世界海中基本的獨立世界單位。一大千世界為三個千數相乘,故稱“三千大千世界”,總計約有百億日月,亦即百億個小世界。小乘說一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一佛剎”),即一佛所教化的範圍、所居淨土。大乘則說大千世界之上還有“世界種”,為梯形,分二十層,每層皆有無量微塵數大千世界,無量微塵數世界種組成一“世界海”,為一佛淨土,在宇宙中有無量無數的世界海。
相關詞條
-
阿彌陀佛[佛教術語]
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
名號 相關經典 造像設定 本緣背景 功德成就 -
阿羅漢[佛教術語]
阿羅漢梵語arhat,巴利語arahant。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囉呵、阿黎呵、遏囉曷帝。略稱羅漢、囉呵。意譯應、應供、應真、殺賊、不生、無生、無學、真...
阿羅漢的原始含義 北傳佛教的解釋 意義 分別 第一阿羅漢 -
淨土[佛教術語]
淨土(梵文: Kṣetra),譯為剎、剎土,即地方或世界;是一個佛教術語。淨土即是清淨的地方,沒有染污的莊嚴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指的是任何一個佛菩薩為渡化...
淨土概念 經典依據 淨土概說 東方三聖 -
法[佛教術語]
佛教中的“法”字:梵語是“達磨”(Dharma)。佛教對這個字的解釋的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
法 三科 諸家釋義 -
摩訶[佛教術語]
摩訶,佛學用語,是梵文音譯詞,也作”摩哈“,漢語口語讀”馬哈“,省略讀法是”馬”,其基本意思是“大”。據果德日珍逹俄活佛弟子法樂維分析,漢語的“馬路”、...
定義 來源 衍伸 -
淨琉璃[佛教術語]
東方琉璃世界是藥師佛的淨土,藥師佛即藥師琉璃光如來佛的簡稱,據佛經記載,藥師琉璃光佛手持藥缽,醫治一切眾生之病源---無明痼疾,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中,最令...
介紹 法則 眷屬 淨土 表相 -
南傳上座部佛教
巴利語Theravàda。thera,意為長老,上座;vàda,意為說, 論, 學說, 學派, 宗派, 部派。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巴利語系佛教。 此...
概念 來源 特點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稱“小乘”(Hinayana ,音讀“希那衍那”),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裡面的“...
經典傳承 佛教流傳 分類概說 南傳經典 聲聞乘 -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Original Buddhism)。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印度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
原始佛教的修持之道 原始佛教的探究 原始佛教的界定 原始佛教的考證 當今南北傳佛教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