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與操作者相關因素
常見有無菌操作不嚴或操作不當,如皮膚消毒不徹底、未經消毒的手與導管或導管處皮膚頻繁接觸,操作不當造成血中纖維蛋白在導管內表面形成纖維蛋白鞘等為病原菌的生長提供有利環境。
2.器材因素
導管材料不同是導致導管相關性血液感染髮生的潛在因素之一;輸液接頭是被細菌污染的主要部位,是CRBSI的主要感染源;長時間使用無菌紗布或透明敷料覆蓋穿刺部位,容易引起局部溫暖潮濕,利於微生物繁殖,增加感染風險。
3.藥物因素
脂肪乳劑、血漿、人體清蛋白、全腸外營養液等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若帶菌的藥物經導管輸入,細菌就會停留於導管內生長繁殖,引起感染。
4.患者相關因素
繼發性血栓形成是導致CRBSI的危險因素之一。遠處部位感染來源的細菌進入血液循環與導管內段接觸後,細菌在導管上黏附定植,常誘發導管外周發生血栓,為致病菌的生長創造了條件。另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代謝能力低下,生理功能減退,合併有多種慢性疾病,住院時間長等也使感染的危險性增大。
臨床表現
常見有發熱、寒戰,置管部位紅腫、硬結或有膿液滲出等,無特異性。幾乎所有導管感染者都有發熱的表現,約1/3患者的惟一表現是發熱。通常突發高熱合併中毒症狀提示可能有CRBSI。
檢查
血常規提示白細胞計數升高,血沉加快,降鈣素原水平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靜脈導管和外周血同時培養,結果為同一種細菌。
診斷
1.留置導管時間長。
2.突發高熱合併中毒症狀。
3.靜脈導管和外周血同時培養,結果為同一種細菌。
4.置管處皮膚可有紅腫、硬結或有膿液滲出。
5.具有導管相關的嚴重感染表現,在拔出導管和適當抗生素治療後症狀消退。
鑑別診斷
發熱是大多數感染都會出現的症狀,需與其他原因引起的感染鑑別,主要通過病史和血液培養等輔助檢查鑑別診斷。
治療
1.拔出導管,消毒導管處皮膚,勤換敷料。
2.抗生素治療:在細菌培養獲得結果之前,用廣譜抗生素;明確感染病原體後,針對病原體使用藥物。
3.支持治療、營養治療等。
預防
1.嚴格保證手部衛生清潔,選擇最理想置管位置,皮膚消毒、輸液接頭處消毒,每日評估留置導管的必要性。
2.對年老體弱,尤其是患有糖尿病、惡病質等免疫力極差的患者,應加強基礎疾病的治療,注意保護和提高機體免疫力。
3.密切觀察置管局部皮膚有無紅腫、觸痛、分泌物等,監測患者體溫。
4.可疑CRBSI時,應立即停止輸液,拔出外周靜脈留置針,評估中心靜脈管拔出的必要性。
5.無菌紗布每48小時更換1次,透明敷料及輸液頭每7天更換1次,敷料潮濕、鬆動及時更換。
6.為減少全身毒性,抗菌藥物使用結束後應進行抽吸而不是沖洗。
7.每天多次評估血管內導管的必要性,撤去非必要的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