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奇式教學法探究

導奇式教學法探究即通過一定的新奇、趣味的問題、故事等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的教學方法。

導奇式教學法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社會環境變化的突飛猛進的大背景下,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對興趣的依賴性越來越濃。他們不願意吃苦,過多的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而且有的學生出現的問題更加嚴重,底子不好,學習沒有興趣、厭學的現象十分普遍。如何將學生地興趣吸引到學習上來。是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教學原則
2004年,《導奇式教學法探究》課題在內蒙古自治區立項、開題。我們本著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原則,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的好奇心,在各個學科進行實驗,收到了一定效果。把握學生心理,通過適時採取不同方式方法引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總結起來,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則:
一、“奇”的原則。
根據教學的需要,可以別出心裁,變換授課形式,使學生產生好奇心,願意積極嘗試,從而在好奇中學習知識。
學習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我問學生:課文中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能用自己的畫筆將它描繪出來嗎?然後,我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去閱讀、討論,並要求每個小組做出一幅畫。這樣做,學生還從來沒有經歷過,他們上課分組討論沒有做過,語文課要做畫更沒有做過,所以學生都很興奮。第二天再上課,一幅幅圖畫展示了出來:有遠景,有近景,有白天的,也有夜色的,有給人明了的全景,也有引人想像的小屋的一角……。更有趣的是,一個小組竟然用電腦設計了三維圖象。
展示完畢,我問大家:“和你的想法一樣嗎?哪一個畫得更好些?”最後我做了總結:一方面,我們大家對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優越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鑑,從而彌補自己的不足,使認識更加完美;另外,我們有很多同學都指出,自己的圖畫仍有許多言尤未盡的地方,許多自己想像到的無法用圖畫表達出來,說明,有些抽象的東西是無法通過具體描繪能夠展示出來的,只能“意會”不可“‘畫'傳”,這就要我們用心去領悟文章中美的意境。這樣,在大家領會了作者主旨的情況下,課堂氣氛也就活躍起來了。
二、“新”的原則。
其實,學生從內心深處還是有學習的主動性的。對於那些令他們耳目一新的新生事物,都想了解個究竟。所以,恰當利用好這一點,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我們的學生來自下面的旗縣,教學條件相對差一些,一般的教學手段對他們都是吸引。以前,我們的老師就利用當時的投影機、 VCD來調動學生。色彩活潑、表現直觀、形象生動的投影和錄象極大的感染了學生。後來,學校引進了電腦,我們又用電視機做為顯示屏。由於當時條件不好,還沒有WINDOWS,老師們就用QBASIC來編寫程式,製作一些比較簡單的課件,來幫助教學,這樣,新生事物--課件也走進課堂了。後來計算機升級,有了WINDOWS95、98,各種形式的課件都有了。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調動。現在學校建立了多媒體教室,上課的條件越來越好了。我們一年上一個新台階,無論對新生還是老生,都產生了很大的促進。
另外,我們還注意變換不同角度來引導學生。尤其語文的閱讀題,涉及方方面面,十分廣泛。從“新”的角度,“新”的視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或多或少地學習了一些“新”的知識。
三、“趣”的原則。
無論“新”的方式,還是“奇”的態度,目的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或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或從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形式出發,使學生產生興趣,並逐漸形成濃厚的興趣,實現自主學習,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比如,講戲劇單元的時候,學生的態度就比較鬆懈,不太喜歡這類課文。學習《雷雨》時,我先找了一部分學生下去排練,課上表演。之後,我又播放了電影片段,讓學生與演員的表演相對比。不論演的還是沒演的,都找到了缺點和不足。我對他們表演好的地方進行了積極的肯定,對於不足的地方也進行了指導。由於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大家有了對比,從而深入了解了周朴園、魯侍萍等人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徵,以及戲劇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和事件衝突的方式,進而逐步領會戲劇的真諦。這樣,大家都表現很興奮,對戲劇有了一定的興趣。上第二節課時,很多學生主動要求表演,我就有針對性的安排了他們的任務,滿足他們的願望,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雖然我們還比較年輕,經驗不足,但熱情較高,和學生溝通也容易。針對教學中出現地問題和錯誤,我們立足這三項原則,互相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可以相信,教學中會有好地成績,我們也會學到更多的東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