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論著指要與總目第一冊

對學生進行對外漢語教學課程學習,我們認為,首要的是要讓他們了解“對外漢語教學論著指要”,這是對外漢語教學入門之始的基礎。 我們把“對外漢語教學論著指要”作為教學的起點,就是基於讓學生具有學術史的基本功力、基本眼光而學會如何進行研究的考慮。 我們相信,這種中國式“治學”的傳統在今天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教學中不但沒有過時,而且更具有現實“治學”的價值和意義。

內容介紹

《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大系》依據對外漢語教學學科體系的基本框架,將其分作十大類:(一)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包括學科語言理論、語言學習理論、語言教學理論、對外漢語教材基本理論(涵蓋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理論、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通用原則、對外漢語教材評估)、對外漢語教學流派及教學法、跨文化教學論;(二)對外漢語語言要素及其教學研究,包括漢語語音與語音教學、漢語辭彙與辭彙教學、漢語語法與語法教學、漢字與漢字教學,漢語與中國文化教學;(三)對外漢語課程教學研究,包括對外漢語聽力教學研究、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對外漢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究、對外漢語綜合課教學研究;(四)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包括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語言系統研究、第二語言學習者的習得過程研究、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漢語認知研究;(五)語言測試理論及漢語測試研究,包括漢語水平考試(HSK)研究、語言測試評估、語言測試理論及漢語測試;(六)對外漢語教師素質與教學技能研究,包括對外漢語教師素質與教學技能、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七)現代科學技術與多媒體教學,包括對外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理論研究、對外漢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踐研究、對外漢語遠程教學;(八)世界漢語教學史研究,包括世界漢語教學歷史和現狀、海外華文教育史、世界漢語教育制度史研究;(九)漢外語言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包括漢英、漢日、漢韓、漢法等語言之間的相關語音、語法、辭彙對比及其與對外漢語教學相關的比較教學研究;(十)對外漢語教學學術集刊及其他。
《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大系》的編寫又是吉林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對外漢語教學”方向、廈門大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和套用語言學”專業 “對外漢語教學”方向碩士研究生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對學生進行對外漢語教學課程學習,我們認為,首要的是要讓他們了解“對外漢語教學論著指要”,這是對外漢語教學入門之始的基礎。從讀書入手,是中國式“治學”的傳統。現在所見較早的學習推薦導讀書目,是被後人稱作“唐末士子讀書目”的敦煌遺書伯2171號。此後又陸續有元代程端禮的《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明代陸世儀在《思辨錄》中所開的《十年誦讀書目》、《十年講貫書目》與《十年涉獵書目》;清代李頤的《讀書次第》、龍啟瑞的《經籍舉要》等。但推薦的導讀書目真正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還是自晚清開始。比如光緒元年(1875),一部以指導廣大讀書人“窺門徑”為宗旨的導讀類書目問世,即張之洞的《書目答問》。許多學者治學,都是從閱讀《書目答問》開始的。事實證明,從目錄入手“治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把“對外漢語教學論著指要”作為教學的起點,就是基於讓學生具有學術史的基本功力、基本眼光而學會如何進行研究的考慮。我們相信,這種中國式“治學”的傳統在今天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教學中不但沒有過時,而且更具有現實“治學”的價值和意義。
資訊時代知識大爆炸,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也是如此,以《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為基本視野,推而廣之,向更深、更高層次研究邁進,培養高素質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人才,向世界推廣漢語、傳播中華文化,研究者的前景肯定是不可限量的,我們願意為此而盡一份心力。
編撰《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大系》書稿,歷經10年時間,克服了種種困難。全書是目前所見收集最為完備的中國和世界相關國家“國別”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彙編,總字數為1200萬字。編排體例力求合理而科學,還從便利讀者的角度考慮,提供了一定的檢索辦法。
《對外漢語教學論著指要與總目》適用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國內外母語為非漢語的漢語學習者,以及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者、愛好者;其他學科,諸如文學、歷史、哲學、法律等方面的學者、愛好者也可以參考;國內外各種類型圖書館、資料室也可以把它當作專業性的資料加以收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