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相聲

對口相聲

對口相聲,是兩個演員表演的,敘述人甲稱“逗哏”,輔助對話的乙稱“捧哏”,表演時,依甲乙二人說表內容的輕重與語言風格之不同,又可分為“一頭沉”、“子母哏”和“貫口活”三類。演員人數可為2人男女相聲,演員為一男一女;也有雙人女相聲,由兩個女演員完成表演。

基本信息


簡介

對口相聲對口相聲
對口相聲,又叫雙春,相聲形式之一,指由逗哏捧哏兩個演員對講的相聲。主要的表現形式有:貫口、平哏、子母哏、倒口、柳活、文哏等。

祖師爺

張三祿之後,相聲的表演漸漸形成氣候,形成了三個支脈,即朱紹文派、阿彥濤派、沈春和派。
其中的朱紹文,藝名“窮不怕”,漢軍旗人,世居北京地安門外氈子房,幼習二黃小花臉,後改習架子前臉(彩扮蓮花落的丑角)。據說鹹豐皇帝駕崩之後,勒令百日內不準動樂演戲,朱紹文為生計所迫,同治元年(1862年)改行到天橋一帶撂地演出,他有四名藝徒:貧有本、富有根、徐有祿、范有緣。在此之前,相聲的演出全是單口表演,朱紹文則常常與徒弟搭檔表演,開創了對口相聲表演的先河。之後,多人表演的“群口”形式也出現了,至清末明初,相聲不僅僅在京津地區廣為流傳,而且遠傳到了東北、山東、江蘇等地,成為了影響面較大又風格獨特的曲藝形式。

主要作品

取材文人軼事:《三吃魚》、《兄妹聯句》;描寫藝人軼事:《跑海》、《槓刀子》;寫軍閥趣事:《韓復榘講演》、《家務事》、《拔牙》。

表現形式

貫口

對口相聲中常見的表現形式,也叫“背口”。“貫口”的“貫”字,是一氣呵成,一貫到底的意思。常見的段子如《報菜名》 《八扇屏 》《白事會》 都含有大段的貫口。

文哏

以文學作品為基本內容的段子,說起來比較文雅,含有知識性,馬三立、蘇文茂的很多作品都屬文哏,如《批三國》等, 著名相聲演員蘇文茂因擅長文哏相聲被稱為“文哏大師”。

平哏

一般以敘述某事或談論某一事為主,一般都是一頭沉的敘述方式,捧哏起輔助作用。中間沒有大段的貫口,也沒有捧逗子母哏類的激烈衝突,主要依靠鋪平墊穩的敘述來推進情節,展開包袱。

子母哏

兩個演員(逗哏和捧哏)所承擔的任務基本相同,如通過相互間爭辯來組織包袱等。

倒口

指相聲里模擬方言。像傳統段子《繞口令》、《找堂會》、《拉洋片》等,幾乎從頭到尾都是“倒口”。

柳活

相聲中學唱類型的段子,具體的說是屬於相聲說,學,逗,唱中“學”的範疇,它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晚期。

基本功

對口相聲對口相聲
包括說、批、念、講四種手法。說,指吟 詩、對對聯、猜謎語、解字意、繞口令、反正話、顛倒話、歇後語、俏皮話、短笑話、趣聞鐵事等。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樓》、《天王廟》等。批,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國》、《批聊齋》等。念,指”貫口”,曲目主要有《選單子》、《地理圖》、《洋藥方》等。講,講的曲目主要有《講帝號》以及單口相聲《解學士》、《化蠟扦兒》等。

各種口技雙簧,摹擬方言、市聲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風俗習慣禮儀。曲目主要有《學四省》、《學四相》、《規矩套子》等。摹擬方言,又叫“倒口”,過去也叫“怯口”,是為表現人物的愚昧憨厚。最初大多摹擬河北省深(澤)、武(強)、饒(陽)、安(國)一帶的方言。當時,某些北京人譏諷從這些地方來京作工的人“怯”,誣為“一嘴螞蚱籽,兩腿黃土泥”的“怯勺”,帶有明顯的鄙視成分。後來發展到摹擬山西話、膠東話、天津話、寶坻話、唐山話。三十年代初,又擴及上海話、蘇州話、廣東話。四十年代中期以來,又增加了學英語。解放以後,又出現了摹擬外國味的中國話、華僑說國語等。學做小買賣的吆喝,又叫貨聲,主要摹擬賣大小魚兒、賣茶雞蛋、賣熏魚炸麵筋、賣硬面餑餑、賣餛飩、賣布頭、賣估衣、賣包子的吆喝聲。

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個捧哏,一個逗哏,一賓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貶評論,諷刺嘲謔。曲目主要有《論捧逗》、《找堂會》、《老老年》等。清末,英斂之《也是集續篇》中就曾提到相聲演員是”滑稽傳中特別人才”,形象地描繪了”逗”的藝術魅力,說:”該相聲者,每一張口,人則捧腹,甚有聞其趣語數年後向人述之,聞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動力亦云大矣!”可見,那時候的相聲已經把”說”的形式、”逗”的內容、”學”的手段熔於一爐。

演唱”發四喜”、”弦子書”、”太平歌詞”以及”農家樂”、”算了又算”、”十二月探梅”等以間小調,還有學唱各種戲曲、曲藝,統稱之為”柳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