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尋找歌王》是劉索拉的代表作,是現實與虛幻結合生出的奇葩,情節斷斷續續,要表達的感情也不甚明晰。主人公沒有名字,只有代號——英文字母B,也許有什麼特定的意義,也許沒有任何意義。B是個對音樂狂熱的青年作曲家,為了尋找傳說中的歌王不惜放棄繽紛世界的歌舞昇平,到寒風刺骨的北方到濕溽蟲多的南方到高山上到深谷里到森林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走啊走啊,只知道往前走。B一心想把藝術引向人們早已遺忘的純真,他是在挖一座古墓,如果有幸全身而歸將成為時代的英雄,如果不幸以性命祭奠了事業也將萬古流芳。但他偏偏默默無聞,於是喪失了爭奪名利的資格。B是“我”情感和精神的寄託,“我”雖然不能忍受他近乎瘋狂的偏執,卻願意以生命為代價換他達成心愿。“我”是一個被現代欲望湮沒的人,喪失了追求生命本源的勇氣,B不同,他的身上是人類只有在追求自己靈魂時才有的決心,“我”可以感受到他一生的熱愛和痛惜,對於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戀和對於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動和關懷。B若找到了歌王,他便找到了自己的靈魂,他找到了自己的靈魂,“我”便也找到了自己的靈魂——這幼稚的因果推理是“我”有勇氣和生活抗掙而不至於沉淪的唯一動力。歌王是B的靈魂,B追逐歌王就是追逐他的靈魂。靈魂於肉體,如同佛祖於佛教徒,上帝於基督教徒——有著聖潔偉大的意義。
《尋找歌王》是一部荒誕的小說,甚至有時是無賴、沒有道理可講的。但在這看似無理取鬧的喧囂背後是作者內心重重的矛盾和深深的思索,她以這樣不易被常人所接受的方式對現實進行拷問:我是誰?是靈魂還是肉體?還是靈肉的合一體?亦或不過是天地間的一團混沌?凡是嚴肅看待寫作、並對寫作懷著巨大熱情和強烈責任感的作家,他內心的最深處必然是痛苦的,因為他的思考範圍遠遠超出了自身和周圍的環境,將目光投向了另一個不可知的世界。他的痛苦來自於他的血,他從先人那裡遺傳了有著悲天憫人因子的血,這血與土地有關,與樹、雲朵、流水和陰影有關。很多時候,他對自己是無能為力的,於是只好避開喧囂的人群,在一個不為人知的低谷獨自吟唱。
劉索拉的筆法並不似一般女作家那樣的精緻細膩,她的語言是堅硬且直截了當的,是粗礪、鄉野的,是原始未經任何潤色的,有一股出於生命本能的力量,咄咄逼人。在她的作品裡,相當大的一部分與音樂有關。當音樂和文學糾葛在一起,僅靠理智已經不能解釋問題,因為事物的本質不是更明朗就是處於更混沌的狀態。不論文學還是音樂,最優秀最深入人心的作品幾乎無一例外會帶給人悲愴的情緒,這是一樁千古未解之謎。也許痛苦比歡樂更接近生命的本質。誰知道呢?我們都是凡人,凡身凡心,本來安守自己微末的生命不去思考宇宙的無窮最為妥帖,而一旦放棄安頓的生活投入思考的漩渦便注定再不能回頭。曾經滄海難為水——見識了生命的大氣象如何能再甘心忍受它的繁瑣細微?又怎么肯為了小恩小惠和它討價還價?《尋找歌王》中的“我”無疑是見識過生命大氣象的人,但她還未能參透它的真諦,於是一面想要脫離世俗的羈絆,一面又因為尋不到出路而躑躅彷徨。不甘心不甘心、絕不甘心,與其麻木著沉淪、何若痛苦著清醒?讓全世界都去製造虛空吧,我只要真實,哪怕此路不通哪怕頭破血流。
《尋找歌王》的結尾有一個極震撼人的意象,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一群歌精和B一起扭動身體大聲呼喚,沒有首領,沒有聽眾,全部都沉浸在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里,如同參加一場洗禮儀式。他們不停地扭動,不停地呼喚,那都是歌,是宇宙間的空靈之氣,一直到黑暗漸漸消失,歌精的呼喚就連同他們的人形一起遁入雲霧……
沒有人知道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歌精,有沒有歌王,劉索拉也不知道。但是她願意相信。她掙扎,正是因為她相信,她想用孩子的任性換一個答案。
作者簡介
劉索拉,女,祖籍陝西志丹,生於北京,作曲家、小說家、人聲表演藝術家。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3年畢業至中央民族學院任教。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發表中篇小說《你別無選擇》,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8年旅居英國,後定居紐約。1997年在紐約成立自己的音樂製作公司,致力於使中國傳統音樂以一種新形象進入世界音樂界。2001年,推出最新音樂文集《行走的劉索拉》。2002年,在北京成立了“藝術生活車間”。主要音樂作品有《藍調在東方》《中國拼貼》《纏》《六月雪》等;出版的小說集有《你別無選擇》《混沌加哩楞》等。